文档介绍:心理诊断依据
1、刺激性质
2、病程
3、痛苦程度
4、社会功能
5、是否泛化
6
一般
心理问题
内心冲突始于常形
(与生活事件、现实意义、
道德性质相联系)
1-2月
体验到不良情绪,但仍在理智控制下
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尚未泛化:
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不良情绪。
严重
心理问题
同上
2-6月
遭受的刺激强烈,会短暂失去理智控制
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影响
已泛化:
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
神经症性
心理问题
同上
3月以下
已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
同上
已泛化:
同上
没有严重
人格缺点
精神病
病与非病三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4、
病程持续时间长
5、
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6、
无自知力
7、
没有主动求医意识
8、
具有典型精神病症状,如幻觉、妄想等
9、
思维逻辑混乱、感知觉异常
神经症的类型与诊断要点
类型
诊断要点
恐怖症
场所恐怖
社交恐怖
特定恐怖
害怕与恐怖不相称
病人感到很痛苦,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对所怕处境的回避,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害
焦虑症
惊恐障碍(急性焦虑发作)
广泛性焦虑障碍(慢性焦虑症)
焦虑的情绪体验
焦虑的身体表现(运动性不安、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
强迫性障碍
(强迫症)
强迫思维:(强迫性)穷思竭虑、疑虑、对立观念
强迫行为:(强迫性)仪式动作、洗涤、询问、计数
因为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造成精神痛苦
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化障碍
是一组反复陈述躯体症状,相应的器质性检查均为阴性,并缺乏充分的生理机制,对症状的说明、解释只能从心理因素或无意识中的冲突来推测的神经症。以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的神经症
疑病症:主要症状:1、对健康过虑2、对身体的过分注意3、感觉过敏和疑病观念(妄想除外)
以担心或相信罹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优势观念为主,各种体检的阴性结果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消除对疾病的疑虑
神经衰弱
症状可分三组:
主要特征:
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
临床表现:
精神疲乏、注意力难集中、效率低;回忆及联想增多且难以控制;对声、光、噪音敏感;易烦恼、易激惹;紧张性疼痛;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睡眠障碍
1、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