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工业规划.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工业规划.docx

上传人:wo1230 2022/10/20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工业规划.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工业规划 】是由【wo1230】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工业规划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泗城镇“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15)
根据上级批示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在全面分析我镇“十一五”期间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形势,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过去五年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的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双千亿、双翻翻”和县委、县政府“东向发展、开放兴县、项目立县、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实际实施“富民强镇”工作程。初步确立我镇未来五年工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主要目标、实施步骤和基本工业规划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精神,坚持以转型发展、加速崛起、富民强镇为主线,以“工业扩张、城镇扩容、农业提升、城乡居民增收”为重点,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轮驱动,坚持“开放发展、创新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大力实施“工业强镇、项目兴镇、开放活镇、高效农业富镇”四大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小城镇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途径,努力把泗城建设成为产业集聚、人口集中、体制创新、社会和谐的示范镇。
(二)基本思路
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结合我镇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在今后五年中,我们将举全镇之力;“主攻一个工业区,狠抓两个经济带,培植完善三个基地、拓展创建五大市场,推动二产、三产协调共进,加快富民强镇步伐,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引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奋力打造工业大镇,经济强镇与和谐文明镇。具体解释是:
①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抓好工业试验区建设。②狠抓明睢高速彭铺出口至试验区10公里的沿路农副产品深加工经济带和泗许高速四里桥出口致城区5公里沿路餐饮服务经济带建设。③广泛争取扶植,着力培植以五中为基础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以劳动服务中心为载体的劳务输出基地,以新联种鸡厂为龙头的畜禽产品、科研、生产、加工、销售基地。④多途径争取扶持,采取市场运作方式,积极创建高尤泗州建材大市场、西关蔬果批发兼营大市场、北关泗州粮油批发销售大市场、朱桥畜产品加工销售大市场和三湾农贸综合大市场。以工业试验区为龙头,以两个工业经济带为双翼、以五个大市场为平台,充分发挥三个基地的优势,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引领农民参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力争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和最佳的效果。把泗城建设成为工业大镇、经济强镇,和谐文明镇,为县域经济的快速掘起,发挥排头兵和领头雁作用。
(二)基本原则。
一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城镇发展改革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放眼长远,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区位特点和资源条件,搞好规划布局。建设要量力而行,逐步实施,多出精品,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小城镇;二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培育和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资源,既要创新发展模式,又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政府管理体制,努力消除发展的体制障碍和机制问题,按照国家要求,走出一条大胆探索创新的发展路子。
(三)发展目标。主要经济发展目标概括为“11131”工程:五年固定资产累计投资达100亿元,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累计达到1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亿元,综合实力进入全市乡镇前三位,居民收入翻一番。城镇发展目标:城区面积不低于2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不低于30万人。科、教、文、卫、医、保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社会事业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把泗城建成规划科学、经济繁荣、居民富裕、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特色明显、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现代化小城市。
三、基本规划
(一)上下联动、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二〇一一年年初,园区已修建主次干道4400米,硬化路面积79000平方米,同时配套铺设管网4846米,预埋强弱电线网8576米,安装路灯158盏。根据年初规划,目前园区又铺设柳沟北路、嘉能利华东路776米,硬化路面积4656平方米;墩集西路两侧的污水管网已铺设1604米;完成园区绿化50061平方米;柳沟南片主供电线路及弱电线网已架设1500米;墩集西路、金环大道的延伸段、汴石引河西路工程也正在紧张的施工中;金光大道延伸段、金鑫路的铺设工作正在设计规划中。五年内工业园拓展面积将达3000亩,入园项目超过300户。
(二)培育龙头产业,实施产业带动战略。产业兴,城镇旺。充分发挥泗城纺织服装产业、机械制造产业、汽车配件产业、家居建材产业、农产品加工的“五大产业集群”新型工业化的支柱的作用,积极实施产业带动战略。一是实施区域品牌营销战略,大力提升泗城“暖暖纸业”的品牌影响力。放大这一品牌对泗城的经济拉动效应,采取各种措施,包装、策划、推介这一品牌,积极承接国内外知名企业集团的转移,吸引更多的龙头企业落户,形成集群优势,并在自主技术创新方面有新的突破,培植建立自己的本土龙头企业,提高园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丰富区域品牌的内涵。通过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和丰富深化品牌的内涵,不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增强业内外人士的品牌认同感。利用3—5年时间将泗城真正打造成皖东北轻纺加工制造业基地。加强与省信息产业厅、宿州市信息产业局的沟通与交流,努力争取产业政策、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的支持。二是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区的建设步伐。打好毗邻泗许高速的区位招牌,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积极引进大项目,在五中以南建造一座300亩的皖北汽贸城。在引进华盛汽配、鸿运机械汽配汽贸项目的基础上,着力壮大汽车配件产业,努力建设成为国内外产业转移特别是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基地,构筑招商引资新的平台,打造泗城镇新型乡村工业园核心区域和新的产业高地。
(三)培育专业市场,提高三产档次。泗城位于徐宁高速和泗许高速、宿淮铁路出入口之间的黄金位置,随着高速公路、铁路的建成通车,蕴藏巨大商机,发展路域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北部新车站建设和西部徐宁高速的开通为契机,着重发展商贸流通、仓储、交通运输业,联动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利用位置优势和交通便捷条件,配套建设仓储基地和物流配送中心,推进现代商业经营方式,积极发展各种类型的超市、专卖店、仓储式商场,促进商贸流通现代化,使之真正成为一条黄金大道、景观大道。
(四)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休闲经济。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园东边——清水湾公园独特建筑风格和泗城镇新型乡村工业园绿化、亮化景观,重点开发“两河”即汴石引河、柳沟一河两路绿化带的休闲景点,做好生态旅游文章。同时兴建生态饭庄、旅游垂钓设施和滨河休闲区,构建水在城中、城在林中的自然景观,发展休闲度假业。
四、主要措施
(一)大力实施项目牵动战略,构筑产业集聚平台。只有坚持狠抓大工业和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才能实现工业园区经济的高速增长。我们要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本着“扩大总量、淘汰落后、集群发展、产业链延伸”的原则,促使优势产业更优、支柱产业更强、新兴产业成长更快。要积极推动以新林时装为龙头的纺织服装产业,以网印烫画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产业、以华盛汽配为代表的汽配汽贸产业、以亨运通不锈钢和耐力钢构为代表的建筑建材产业向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方向发展,实现产业集群的规模扩张,把泗城建设成皖东北最有竞争力、影响力的制造加工基地。要加强园区现有功能整合提升,切实增强园区产业集聚能力、就业吸纳能力、环境承载能力。要加强土地管理,优化供地结构,提高入园项目投资强度、科技含量和社会贡献率。
树立全新招商理念,围绕经济结构调整招大项目。我们要抓住新的发展机遇,以全新理念创新招商方式,招大商、引大资。恰当设置企业准入门槛,围绕园区功能定位,有侧重地进行产业招商。重点引进投资在亿元以上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大型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项目,新型产业支撑项目,以及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关系泗城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项目。充分考虑区域优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禁止引进重污染型工业项目。同时注重均衡发展,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园把现代高效农业项目作为招商主攻方向,发展现代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生态休闲农业和外向农业,促进特色农业向规模化、园区化、基地化发展。建成绿色蔬菜、水产养殖、畜禽养殖、食用菌、干鲜果等五大特色种养示范基地。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带动效应,使“龙头+协会+基地+农户”种养殖生产模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重视引资和引“智”并举,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产业、人才、资金、技术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在鼓励全民创业的同时,注重引进优秀人才、先进管理团队来泗城创新创业,借脑生财、借技术来发展、借人才来兴镇。
打造最优投资环境,构建最佳服务平台。我们要围绕项目建设这个中心,进一步完善客商投资服务体系建设:即客商投资审批的全程代办服务、企业建设过程中的全方位服务、企业开工投产后的经常性服务,要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都是泗城形象”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真正形成亲商、重商、稳商、富商氛围。正确处理好拆迁征地与村民利益关系。从实际出发,探索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努力使群众在开发建设中先受益、得实惠。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大对土地收储工作的引导,实现群众、政府、投资商“三满意”。加大对失地农民供养办理力度,逐步妥善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吃饭、养老、居住、就业等关系切身利益的问题。正确处理好群众利益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积极开展民企和谐共建活动,确保企业进场建设、企业生产经营无障碍。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积极组织,工业经济发展工作顺利开展。为确保工业经济发展的顺利实施,泗城镇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工业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和推进工业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业园管委会,具体负工业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实施,推动工业经济发展规划的落实。同时,做好与上级政府及发改部门的协调与衔接,确保工业经济工作圆满成功。在发展工业经济过程中,可能遇到新情况、新问题,领导小组要及时研究,及时修改实施方案,及时制定新的实施意见。

(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推动工业经济工作整体推进。按照宿州市政府的要求,对涉及的工业经济发展任务逐一分解落实,落实到相关部门和单位,明确分阶段的目标与任务,强化考核和奖惩措施,努力推动工业经济工作的开展,使工业经济发展达到预期目标。
(三)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十二五”规划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单位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从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出发,积极履行各自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形成部门协调、上下联动、强力推进的工业经济发展工作机制,确保工业经济取得圆满成功。
泗县泗城镇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