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十章日本90年代的萧条
学习目标
了解日本十年萧条的背景,掌握十年萧条的特点
分析日本20世纪90年代长期萧条的原因
探讨日本为走出萧条所采取的措施
3
本章内容
日本的十年萧条
萧条的原因
走出萧条隧道
4
第一节日本的十年萧条
一、泡沫经济及其崩溃
背景——日本经济之所以陷入十年萧条,其重要原因就是泡沫经济的破灭。1985年9月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协调其经济发展失衡达成了“广场协议”,联合干预汇率。
在此背景下,一系列因素导致泡沫经济开始逐渐形成:
降低贴现率,同时,日本银行持续买进美元卖出日元,造成货币量供应膨胀,大量游资充斥市场,金融缓和导致利率长期低迷
日本政府制定了“第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综合保养地域整备法”
8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加速金融自由化步伐,银行不仅直接投资于股票和债券,而且通过信托投资方式进入股市;金融机构也积极地进行融资,特别是对不动产等领域的融资急剧增长;民间企业也进行所谓“财务技术革新”,对股票、办公楼、厂房及机械设备进行过度投资;一般炒股者也争相购入股票,以期取得增值效益。结果,股票、土地的价格被越炒越高,一股空前的投机狂潮席卷日本。
不管金融泡沫(过度的股价和地价)还是实体泡沫(过剩的楼宇)迟早是要破灭的。当1989年日本银行为抑制经济过热而开始紧缩金融,%,并推出对不动产融资的限制措施时,股价便于1989年底开始反转,而地价也于1990年6月涨势开始减缓,1992年转为下跌,日本经济也从“平成景气”转为“平成萧条”,日本由此进入了长期萧条。
二、萧条期的四个阶段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史上,在泡沫经济之前,虽然也出现过若干次不景气,但也都是与上一年相比增长率略微下降,%的负增长外,其他年份并没有出现过负增长。但泡沫经济崩溃以后的日本经济却和以往不同:
第一,出现了(1998年度和1999年度)连续两年的负增长。
第二,平均增长率显著下降。
第三,萧条特征明显。
第四,萧条持续时间长。
7
8
萧条期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1—1994)为泡沫经济崩溃期
这一时期由于土地、股票等资产价格的下跌给企业和国民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经济陷入萧条。
9
10
第二阶段(1995—1996)为伴随不安的短暂景气期
这一期间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经营状况稍有好转。%%。总体经济形势也向恢复方向发展,恰似严冬的“小阳春”。但各种潜在危机在这一期间也都开始显露。
各类企业,特别是以制造业为中心的中小企业深受其害,因短期资金不足而倒闭的企业数量逐渐增多。大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积极推行企业改革,大量裁员,失业问题开始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