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黄瓜栽培技术.ppt

格式:ppt   大小:1,652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黄瓜栽培技术.ppt

上传人:jiquhe72 2017/8/21 文件大小:1.6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黄瓜栽培技术.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黄瓜栽培技术
一、环境条件
二、特征特性
三、施肥、整地、作厢
四、覆盖地膜
五、定植、浇水、盖小拱棚
六、后期管理
七、病虫害防治
一、环境条件





黄瓜属喜温作物,不耐寒,但也不耐高温。其生长适温为白天25℃-32℃,夜间14℃-16℃,10℃左右的昼夜温差有利于黄瓜的生长。
黄瓜的根系对温度十分敏感,适宜的地温是20℃-23℃,原则上应保持地温15℃以上,当地温低于12℃时,根系不伸展,根毛停止发生,吸水吸肥受抑制,导致地上部生长受阻,叶色发黄,甚至沤根导致植株死亡。
发芽适温28℃-30℃,出苗期适温28℃-30℃,苗期白天适温20℃-24℃,夜间10℃-12℃,开花结果期白天适温24℃-30℃,夜间14℃-16℃。

黄瓜喜光,光照充足有利于提高产量,但耐弱光能力较强,在冬春保护地栽培仍能取得高产。
苗期给予8-11小时的短日照有利于促进雌花分化。

黄瓜喜湿、怕涝,不耐旱,要求较高的土壤含水量和空气湿度。
一般封绝对含水量20%左右,空气湿度70-80%最适宜黄瓜的生长。
在苗期要注意控制水分供给,防止湿度过大而徒长或冻伤根系。

黄瓜喜肥,要求充足的肥料供应,有机质丰富的肥沃壤土最有利于黄瓜的生长。
-,-。
施肥时最好施用腐熟有机肥,并注意氮、磷、钾的均衡供应,特别是注意补充钾肥和微量元素肥。
二、特征特性
普通黄瓜生长势强、抗重茬、瓜条生长速度快。成瓜性好,瓜条棍棒型、白刺、刺瘤明显、瓜把短、瓜条长35厘米左右,单瓜重250克左右,颜色深绿,有光泽,肉厚、质密、畸形瓜少、商品性好。抗病性强,前期主蔓结瓜为主,回头瓜多,中后期主侧枝均有结瓜能力。亩产达6000公斤以上。
水果黄瓜来自日本的最新水果黄瓜,特别甜,从小到大都能食用,果皮薄,口感脆嫩,特别适合鲜食。果条直,表皮光滑无刺,圆柱形,不易弯曲,果肉绿色。标准果长17-20厘米,粗3厘米,单果重100-120克。高抗白粉病和霜霉病。分枝座果强,产量高可达20000斤。现代化温室高水平管理下可达30000斤以上。
三、施肥、整地、作厢
前茬收获后,及时翻耕20-25 cm深。
每亩施腐熟的猪粪2000-3 000 kg或人尿粪1 000-1 500 kg,加腐熟饼肥100-125 kg、过磷酸钙20-30 kg。
作成畦高20cm,宽80 cm,沟宽30 cm的深沟高畦。
四、覆盖地膜
开厢、起沟完成后,覆盖地膜。
将地膜拉紧,使其紧贴厢面,四周用土封严。
五、定植、浇水、盖小拱棚
定植前5-7天晒地增温。
每畦栽2行,普通黄瓜株距30-33公分,亩栽3000-3500株。水果黄瓜株距33-45cm,亩栽2500-3000株左右。
定植时把种苗摆正,用细土固定好,及时浇足定根水后,再用细土把栽植口封严,利于提高地温。
栽后,拱小拱棚,7天内不通风,保温保湿促进缓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