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为学生营造一片明礼诚信的天空.docx

格式:docx   大小:1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为学生营造一片明礼诚信的天空.docx

上传人:niupai21 2022/10/21 文件大小:1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为学生营造一片明礼诚信的天空.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为学生营造一片明礼诚信的天空 】是由【niupai2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为学生营造一片明礼诚信的天空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为学生营造一片明礼诚信的天空
浅谈明礼与诚信教育
摘要“明礼诚信”也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之一,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只有学校、家庭、社会都给学生营造一片诚信的天空,学生的心灵才能纯净,学生的思想才会有诚信这个概念,他们的行为才会按照文明诚信的准则办!
关键词明礼诚信美德学校教育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长河,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明礼诚信”也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之一,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也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首次提出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它实际包含着“明礼”和“诚信”两个规范。理解和阐释“明礼诚信”,需要分别理解“明礼”与“诚信”;还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认识,以便更好地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明礼”是人的行为外在表现,是讲究“礼仪”、“礼让”,主要包括重礼节和讲礼貌,简单的说就是讲文明,注重公共文明和公共道德,包括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扰乱公共秩序。小朋友在这些生活细节中,养成懂礼节、讲礼貌的****惯,归根到底,是养成尊重他人、互相礼让的道德精神。“诚信”是人的内心状态,“诚”主要讲的是诚恳、诚实,不弄虚作假,“信”是讲信用、信任,不欺诈坑弱,做到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讲信任,通俗地说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明礼与诚信关系密切。一个明礼的人,必定很讲信用;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也一定是位知礼懂礼的人。
明礼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源泉,是做人的最基本的准则,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基石。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世的标准,是法律的基础。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诚信是道德建设的根本,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诚信是品格,也是素质和能力,在社会活动中是无形资本,商业巨子无不以诚信赢得市场。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石,他关系着个人的生存和国家的发展。信誉不仅是一个人、一个企业的无形财富,也是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无形财富。纵观历史,横看世界,没有一个不讲信用的人能够长久立足,没有一个不讲信用的企业能够发展壮大,也没有一个不讲信用的国家能够兴旺发达。孔子曾说:“民无信不立。”韩非子也说:“巧诈不如拙诚。”
然而,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不再重视明礼与诚信,甚至将其抛置于脑后,完全忽略了自己的人身道德与素质。特别是诚信方面,为了利益和金钱的诱惑,违反市场规则,违背法律的规定,违背人心道德,违背自己的良心而做出了很多不诚实的事情,这些事情甚至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如三聚******事件、地沟油的泛滥使用等等。诚信已经出现了危机。人们对任何事物都半信半疑,因为那些为了利益而漠视诚信的事情一再出现,物欲横流和人心浮躁,已使人们对诚信淡漠,人
与人之间好像陷入了戒备的危机。许多时候很多人当众说谎而不脸红,违背誓言而不内疚。
在工作中,我也发现有这样的问题:不是学生爱撒谎,而是老师常骗人。比如说,有时课堂上学生提出一些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老师的答复常常是这样的:这个问题我们下课再研究,好吗?学生很高兴得说“好”。布置作业时,老师也常说:今天回家把课文读三遍,明天我要检查的。很多学生也兴致勃勃地去做了。可是老师往往有了上文没有了下文:说好下课研究的问题直到学期结束也没有再提起研究,要检查的读书直到课文学完了也没有检查。这样的故事实在太多了。在经历了一次次“上当受骗”后,老实的学生会觉得自己吃亏了,偷懒的学生会觉得自己沾光了。在说过的话都可以不算许过的愿都可以忘记的前提下,我们的学生也就在不自然中学会了偷梁换柱、金蝉脱壳、阳奉阴违了。
为了让学生形成诚信的意识,培养诚信的行为,做明礼诚信之人,我觉得我们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通过具体的故事、事例让每一个学生充分认识到明礼诚信的重要意义。“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学生要养成明礼诚信行为****惯,首先是以“知”为开端,遵循知、情、意、行的内在规律,最后以形成自觉、自主、自动的行为****惯为归宿。知是行为的先导,是产生行为的思想基础。我国有很多的诚信故事,像古代《曾子杀猪》《季札赠剑》《司马池教子》等,现代企业中海尔集团中发生的《76台冰箱》、奥康集团的发展经历等这些故事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诚信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个人生活、社会交往都需要明礼诚信,社会的建设发展也需要明礼诚信。。
美国小说家德莱赛曾说“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孔子也曾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里的“信”就是指“诚信”,人如果不诚信,不知道他还有什么事可以做好。古人还说:“民无信不立,信无诚不成。”意思是说一个人若无信用,则不能成其为人;守信用,必须讲真诚。古人又说“诚则信矣,信则诚矣”,信与诚在本质上统一的。人们用心愈诚,所得的信用则愈多。投机取巧、欺骗坑诈只能暂时得逞,最后还是难以立世。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灌输,教给学生应具有良好品质,帮助他们分析社会生活上和集体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使他们懂得讲礼仪、守规范的重要意义,识别和抵制不诚信的行为****惯和言行举止,养成讲文明、讲礼仪,守信用的自觉性。要让学生意识到在现代社会,人们若想树立自己良好的道德形象,保持与他人、与社会的良好关系,就必须做到诚信。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人的基本道德要求之一。
2、其次,要积极发挥榜样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美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思的话,他说:“对儿童进行教育,最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人应该做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教育学生,使养成教育形象化、具体化,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给学生一个更感性、更直观的认识。”第一,我们可以通过名人示范。
如我们联系思想品德教材中的《讲究礼节》中的周公进行思想教育等。第二,教师要做好表率,以自己的良好师德给学生树立榜样。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好模仿的特点,积极为他们树立榜样。在教育教学中,尤其要讲究诚信,实现不了的事不要说,达不成的愿不能许,教师每做一件事情都要给学生一种言必行、行必果的感受,即使有时事情完成不了,教师也要向学生解释清楚原因。这样给学生做出示范,让学生意识到诚信感是能建立在诚信而不是威胁的基础上的。第三,学生示范。通过学****班级中“礼仪之星、诚信之星”学生的事迹,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训练、自我完善,促进良好公德行为****惯养成。
3、以班队活动为阵地,促进学生明礼诚信。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让学生在活动中渗透。班队活动是学校对进行传统美德礼仪教育的主阵地,使班队活动内容更充实,班队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亲自参加实践,这就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时机活动,活动对小学生来说是自由的、轻松的、愉快的。他们会大胆地、毫不顾虑地、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行为。班队活动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有效方式,我们可以开展一些例如“公共场所活动礼节训练”、“名人明礼诚信故事比赛”、“没有诚信,我们的社会会如何”主题班会,以及一些助老、助小、助残、助弱、扶贫等关心他人的小实践活动。
4、为学生营造明礼诚信的氛围。除了在学校加强教育之外,我们还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给学生诚信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在家庭生活中,家长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诚信,家长在给孩子许诺之前要考虑清楚,说过的话要做到,不能当初为了刺激孩子说考好了带孩子去旅游,而当孩子通过努力达到了后家长又心疼钱不愿意出去,或者是带孩子去了又提出一些孩子难以接受的条件。我们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电话等各种平台和家长做好沟通,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诚信教育中来,为孩子营造诚信的氛围。
小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担负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任,因此加强对小学生进行明礼诚信教育就显得犹为重要。只有学校、家庭、社会都给学生营造一片诚信的天空,学生的心灵才能纯净,学生的思想才会有诚信这个概念,他们的行为才会按照文明诚信的准则办!也只有这样,文明的社会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讲文明、讲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