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9
文档名称:

诗词曲五首(公开课).ppt

格式:ppt   大小:4,958KB   页数:8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诗词曲五首(公开课).ppt

上传人:q1188830 2017/8/21 文件大小:4.8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诗词曲五首(公开课).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赤壁
过零丁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裁之完整,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上,境界之高远,都达到了完美与辉煌,堪称中国传统诗歌之集大成者。
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独立的重要的文学形式。它原是配合隋唐“新声”(燕乐)而创作的歌词,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渐脱离按曲拍谦词的束缚,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以格律诗的形式流传至今。
元曲起源于金、元之际民间流行的“俗谣俚曲”,因而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风味。
刘禹锡  (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六)、《浪淘沙》(一)、《浪淘沙》(八)、《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其诗结有《刘宾客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惜惺惺。白居易在席上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同情和不平,刘禹锡因写此诗回赠。
资料: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
写作背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是一首赠答诗。刘禹锡谪迁二十三年后,应召回京。途径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白居易在席上吟诗,对刘禹锡的遭遇表示同情,刘禹锡因此写此诗回赠。
感叹遭际
辛酸怅惘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
难点点击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
柯人”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与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烂柯人”指王质。王质入山砍柴,停下来观看两个童子下棋,棋局终了,手中斧柄已经腐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诗人借第一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加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借第二个典故比喻自己长期贬谪在外,乍回家乡,仿佛有隔世之感。作者引用典故说明物是人非,表达诗人因思念友人而生发出的恍若隔世的惆怅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