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语文必考知识点.doc

格式:doc   大小:263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语文必考知识点.doc

上传人:联系 2017/8/21 文件大小:2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语文必考知识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汉语语法大全
第五章语法
一、名词解释:
1、语法规律:语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词和词构成的短语,词或短语组成句子,都有规律可寻。
2、语法科学:语法科学是人们对语法规律研究的结果。
3、词类:指的是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
4、量词:是词是用来计算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包括名量词、动量词和时量词。
5、词的兼类:词的兼类现象指的是有少数词具有两类词的语法功能,即既具备甲类词的特点,又具备乙类词的特点。
6、句法成分:在句法结构中承担结构关系的关系项叫做句法结构成分,简称为句法成分。
7、中心语:在偏正短语中,起限制或描写作用兵成分叫修饰语,被修饰的对象叫中心语。
8、定语:体词性偏正短语中的修饰语叫做定语。
9、状语:谓词性偏正短语中的修饰语叫做状语。
10、复说语:两个词语同指一个事物,一个用在句首或句末,另一个用在主语或谓语里,这句首或句末不属于主语或谓语的那个词语叫作复说语。
11、非主谓句是由单个的词或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构成的句子。
12、主谓谓语句:由主谓短语作谓语的句子叫做主谓谓语句。
13、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称兼语句。
14、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句子。
15、联合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平等地连接起来的复句,称为联合复句。
16、偏正复句:由具有主从关系的分句构成的复句,称为偏正复句。
17、关联词语: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
18、
二、散知识点:
1、语法有三种含义:语法规律、语法教材、语法科学。
2、语法分析的两种基本方法:A、把大类分成小类,如把词分成动词,名词等;B、把整体切成部分,如划分主语谓语等。
3、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词的组合能力,包括:A、能充当什么句法结构成分,不能充当什么句法结构成分;B、能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组合以后发生什么样的关系。
4、实词能单独充当句法结构;虚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结构。
5、名量词表示事物的量,有的名量词组成量词短语只能修饰名词,如“个只根条件张粒对”;表度量衡单位的名量词组成的量词短语能够修饰演名词或形容词,如“三斤重”“两丈高”;表度量衡的名量词短语还能加上“的”修饰名词。甚至构成的名词短语前还可以再加量词短语,如“一条三斤的鱼”。
6、时量词表示时间的量,兼有名量词和动量词的特点,组成量词短语后,可用在名词前面,与名词之间可以加“的”,如“三年(的)计划”,也可以用在动词后面,如“忙(了)一天”。
7、区别词只能修饰名词表示事物的特征和分类。
8、介词“对、对于、关于、朝”等组成的介词短语,有时可以用来修饰名词,但后边一般要用助词“的”,如“关于目前形势的报告”。
9、连词起连接作用,在单句中连接词或短语表示并列或选择关系,如和/跟/同/与/及/以及/并且/而/而且/或/或者。
*“和/跟/同/与/及”一般连接名词,表并列。“及”所连接的词语在意义上有主次和先后之别。
*“并且/而且/并”表示进一层的意思,“并”一般只连接动词;“并且/而且”可以连接动词/形容词。
*“而”用来连接形容词,表示并列关系或转折关系;或连接动词,表示先后承接;
*“或/或者”可以连接各类实词,表示选择关系。
10、助词是附着在词或短语上,表示加意义的虚词(念轻声),可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其他助词。
11、叹词表示感叹或呼应,特点:能独立成句,或充任插说语,不跟别的词发生结构关系,如“哎哟”。
12、拟声词摹拟事物声音,特点:能独立成句,或充任插说语,但也能充任定语和状语,如“哗啦的一声”“咿咿哑哑地叫”。
13、兼类是指某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特点,而活用是由于修辞的需要把甲类词临时当作乙类词来用。
14、法结构的分析,主要包括内部结构关系和外部结构功能。
15、层次分析应注意到的问题:A、二分与多分;B、切分到词;C、按实际情况切分:1)一个句法结构切分出来的直接成分都应该是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即它们或者是词,或者是个被包含的句法结构;2)一个句法结构拆分下来的直接成分应该能够搭配;3)一个句法结构切分下来的直接成分搭配起来的意义要符合整个结构的愿意。
16、句法结构层次切分的方法和顺序可概括为:由大到小,从左到右,逐层剖析,切分到词。
17、汉语里动词、形容词可以充当主语,和这种主语组合的谓语通常是形容词、由“是”构成的短语、使令性动词或其他表示评价、判断的词语。
18、从带“得”和不带“得”的形式来看,补语有三种情况:
A、情态补语必须用“得”,可能补语肯定形式必须用“得”;
B、结果补语、趋向补语,有用“得”与不用“得”相平行的两种格式;
C、不能用“得”的补语,如数量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