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初三化学空气知识点总结.pdf

格式:pdf   大小:173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三化学空气知识点总结.pdf

上传人:zxwziyou8 2022/10/21 文件大小:1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三化学空气知识点总结.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初三化学空气知识点总结 】是由【zxwziyou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初三化学空气知识点总结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一、概念:
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定义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燃烧、发酵、生锈、腐烂(变三态的变化、形变
关键字
质)、光合作用通电条件下发光、发热
玻璃破碎、木条折断、水变成水蒸
蜡烛燃烧、米饭变馊、铁生锈、
举例气、铁丝变弯、气球炸裂、电灯发
碳和氧气反应、燃放爆竹……
光……
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2、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物理性质
需要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不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
定义
的性质性质
颜色、状态、味道、硬度、密度、
举例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
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
(关键字)
溶解性、挥发性、光泽……
3、纯净物和混合物:
混合物纯净物
定义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由一种物质组成
氧气、氮气、蒸馏水、冰水共存
举例河水、自来水、空气、糖水……
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和确定的性质;
区别
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和确定的性质。
4、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属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
定义
的反应质的反应
特点“多”变“一”“一”变“多”
5、氧化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有氧参与的反应)
6、催化剂的特性(一变两不变):
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注意:“改变”指的是既可以加快又可以减慢。
二、空气的组成:氮气(N2):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做保护气、制冷剂;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做保护气、做电光源(通电发光)。
(1)药品:红磷(暗红色固体)二氧化碳(CO2):制碳酸饮料、灭火、人工降雨、舞台效果等
(2)现象:红磷燃烧时:黄色火焰、大量白烟;氧气(O2):化学性质活泼,医疗、潜水、航天、炼钢炼铁等
打开止水夹后:水倒吸入集气瓶至1/5处。
(3)原理:4P+5O22P2O5[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三、氧气的性质:
(4)结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1、氧气的物理性质:
(5)推论:空气中剩余的约4/5体积的气体为氮气,其不燃烧、不支持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态和固态氧均
燃烧、难溶于水。为淡蓝色。
(6)实验成功的关键:
①红磷过量;②气密性良好;③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2、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活泼)
点燃
(7)结果(测量值)偏小的原因:①红磷与氧气反应:4P+5O22P2O5
①红磷量不足;②气密性不好;③未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
现象:黄色火焰、大量白烟。
2、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点燃
②铁丝与氧气反应:3Fe+2O2Fe3O4
氮气(N2)78%、氧气(O2)21%、%、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
二氧化碳(CO2)%、%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点燃
3、大气主要污染物:③木炭与氧气反应:C+O2CO2
二氧化硫(SO)、二氧化氮(NO)、一氧化碳(CO)、可吸入颗粒物。
22碳氧气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两种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现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4、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紫黑色固体)(黑色固体)
点燃
④氢气与氧气反应:2H2+O22H2O(4)注意事项: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四、氧气的用途:
试管口要塞棉花——防止高锰酸钾受热进入导管。
医疗、潜水、航天、炼钢、炼铁、切割金属、焊接金属
加热时要先均匀加热,后固定集中加热。
五、氧气的制法:
1、氧气的工业制法: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有连续的气泡产生时才可以开始收集气
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沸点不同)——物理变化。体,否则收集到的氧气不纯。
2、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实验室制法之一):
实验结束后,要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
(1)药品: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
吸入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5)操作过程: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装药品→组装仪器→加热→收
(2)装置:
铁架台水槽
试管集气体→从水槽中撤出导管→熄灭酒精灯
集气瓶
酒精灯(6)用KMnO4制氧气时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塞紧单孔塞,将导管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手握住大试管,
导管如果导管口处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后,有一段水柱倒吸入导管内,
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3)原理:2KMnO4K2MnO4+MnO2+O2↑
(7)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8)氧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3、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实验室制法之一):
①药品:过氧化氢水溶液、二氧化锰(黑色固体)
②原理:2H2O22H2O+O2↑
过氧化氢水氧气
★注意:
(1)二氧化锰是这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2)催化剂不是只有二氧化锰一种,许多物质都可以做催化剂
(3)过氧化氢溶液指的是过氧化氢和水的混合物。
③装置:
分液漏斗
五、其他锥形瓶
1、本章常见物质颜色:
黑色固体:碳、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
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2、发生装置的选择:
——根据反应物的性质、状态、反应条件。
①固体加热制气体的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
②固体和液体混合制气体的装置:“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
气”的装置。
3、收集气体的方法的选择:
——根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溶解性。
不易溶于水
排水法或者难溶于水
且不与水反应
向上排空气
密度比空气大

向下排空气
密度比空气小

“→”表示通入气体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