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初中运动与声音的知识点 (2).pdf

格式:pdf   大小:171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中运动与声音的知识点 (2).pdf

上传人:86979448 2022/10/21 文件大小:17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中运动与声音的知识点 (2).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初中运动与声音的知识点 (2) 】是由【8697944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初中运动与声音的知识点 (2)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走进物理实验室录初始值。
(3)测量:读数时,要求眼睛正视刻度线,记录数据时,要实事求是。
科学探究: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
(4)规整:实验完毕,要整理仪器,放回原处。
交流合作。
3、用方格测量不规则图形面积,小于半格的不算,大于半格的算一格。
一、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米(m)。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运动与能量
:1km=103m1m=103mm1mm=103μm1μm=103nm1m=109m一、认识运动
1m=10-3km1mm=10-3m1μm=10-3mm1nm=10-3μm1nm=10-9m1、运动分为宏观运动(机械运动),微观运动(分子热运动,原子内部运动(包括原子核内的运动、
二、测量工具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1、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2、宏观运动;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判断标准时物体位置的变化,
2、常用刻度工具观察:①零刻度②量程:最小测量值~最大测量值(要有数字和单位)③分度值物体位置变化分两种,(1)物体间距离发生变化,(2)物体的方向发生变化。
(最小刻度值):刻度尺上最小一格所表示的长度。(要有数字和单位)3、微观运动:(1)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着。(2)分子是有原
3、使用规则:子组成的。在原子的内部,还存在复杂的结构和运动。(3)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
①刻度尺零刻度(或某一整刻度)与被测物一端对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和中子都是由夸克构成的。
②刻度尺与被测边平行,不能歪斜。二、运动的描述
③刻度线要紧贴被测边。(若是木尺等较厚尺,要“立放”)1、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叫做参照物。(我们描述
④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物体的运动,必须借助参照物来描述,即: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静
4、记录结果:①数字(准确值和估计值)+单位。②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改变了,则称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5、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人体温度的变化一般在35℃到42℃之间,所以体温计的刻度通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
常是35℃到42℃,而且每度的范围又分成为10份,。)。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6、测量质量的工具:天平秤(使用注意:。(游3,运动按照路线的形状,可把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经过的路线的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
码必须归“0”平衡螺母向相反方向调)。,要用镊子夹取。千万不能把砝码弄湿、弄经过的路线的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脏,游码也要用镊子拨动。。、运动的速度
能直接放在天平的盘中。。,砝码用镊子放回砝码盒。1,比较运动的快慢1、相同时间比路程,2、相同路程比时间。速度的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公式v=s/t。
7、测量时间工具:秒表。2、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1、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这样的运
8、电的测量工具:测量电压为电压表,测量电流为电流表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物理学中,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定义为匀速直
9、力的测量工具:弹簧秤线运动的速度。
10、体积的测量工具:量筒2、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1、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这样的运
三、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一般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情况。平均速度:①平均速度是指
1、误差是不能避免,但可以减小。s
对某一段路(或时间段)而言。②公式:v(s是总路程,t是总时间)。
2、减小误差的方法:1、改进测量方法,2、使用更精密的仪器,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t
四、特殊测量方法:
1、测少算多:如:测高层楼房的高度等v1v22v1v2
两段路程(1)时间相同v,(2)路程相同v
2、化曲为直:如:测地图两城市的距离。
3、化直为曲:如:车轮测公路长2v1v2
四、能量,
4、测多算少:如:测金属丝的直径、测一页纸的厚度、测硬币的厚度。
1、能量的各种形式(1)机械能: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具有机械能。如跑步的运动员,流动的水,流动
5、:对不能直接测量的采取平移法
的空气,举高的重锤等。(2)电能(3)光能(4)内能:物体内部的分子运动具有的能量,(5)化学
五、最常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当一个问题可能受到多个因素影响时,为探究其中一个因
能,物体发生化学反应时所释放的能量。(6)核能,原子核发生裂变或聚变时释放的能量
素对这个问题的影响,我们通常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探究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
2、能量不仅可以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地方,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还可以互相转化。能量的转移是能
2、仪器的选择和使用
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地方而能量的形式不改变。能量的转化是能量的形式发生改变,是一种形式
(1)选择合适的仪器: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量程和分度值都合适的测量仪器。
转化成另一种形式转化。
(2)调零:测量仪器使用前,一般应先调整指针到零刻度,这个过程叫做调零。如果不能调零,要记
2、响度:人耳能听到声音低大小叫响度(也叫音量);响度的决定因素1、物体振动幅度(振幅),振
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2、人与声源的距离,距离越近响度越大,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声3、音色:声源自己特有的声音特色叫音色。决定因素:发声体本身的特点。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
一、声音的产生: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六、超声波和次声波
钟振动发声,等等);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2、正在发生的物体叫声源。声源一定在振动。
3、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4、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及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5、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
二、声音的传播是妨碍人们正常学****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3、常见招生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见的声音;0dB是有声音的。
4、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低于20Hz叫次声;5、三十四十,理想音,超五十,无休息,超七十,误学****超九十,坏听力,一百五,耳失聪。
(物理学中,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用字母f表示,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简称兹。)5、控制噪声:(1)在生源处较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
所以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弱(戴耳塞)
、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声速的计算公式是s;声音在空气中的速
5m/sv=t八、声音的利用
度为340m/s;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超声波的特点:定向性好,穿透力强,容易得到集中,能携带信息。
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1、听见回声的条件:(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3、次声波:预测地震,台风和监控核爆炸等。次声波的特点传播过程中能量衰减很小,穿透能力强,
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听到回声所需要的距离至少17m。波坏性强。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4、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
3、混响:声音在室内传播时,被室内障碍物反射和吸收,当声源停止振动后,声音还能持续一段时间,振动发生)
这种现象叫混响。
4、混响发生时,一般声音将持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做混响时间。混响时间过短,声音干涩不丰满:
混响时间过长,不同时间发出的声音混在一起,听不清楚。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
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
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
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
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决定因素是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