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天津体育学院校园改扩建详细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天津体育学院校园改扩建详细规划.doc

上传人:贾敬 2022/10/23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天津体育学院校园改扩建详细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天津体育学院校园改扩建详细规划 】是由【贾敬】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天津体育学院校园改扩建详细规划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天津体育学院校园改扩建详细规划
谢卫红张润兴假勇军摘要:本文介绍了高校改扩建规划的设计思路,邓考虑实施的可操作性,并注重校园空间环境形戊空间环境形戊的整体规划,同时要为科技面向市场,高校服务于全社会创造条件。
关键词:高校体育建筑中图分类号:Tu-:D文章编号:1004-8537(2002)05-0046-02
Abstract:.
Keywords:utilizingtheexistingcondition,rollingdevelopment,marketguidance,serviceforsociety
天津体院是面向全国招生的市属高等体育院校,始建于1956年。现状总体布局比较分散,建筑形式简单,建筑多为1~3层,校园基本建设、基本设施已不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受天津体院的委托,接受了天津体育学院校园改扩建详细规划的工作任务。
规划原则
适应时代要求,大学走向社会,科技面向市场,体育院校要服务于全社会,满足全民健身的社会需求,规划布局既要满足校内教学的要求,又要为向社会开放创造条件。
按照生长校园、动态体系的理论进行规划。为适应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适应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和新专业、新学科设置的不断增加,近期采用建筑相对集中和密集的布局手法,并在规划中确定远期的预留、改造发展用地。保证在今后一定时期内能有合理发展空间。
利用现状,最大限度节约建设资金,在注重研究改扩建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和保证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分期实施,滚动开发建设,使改扩建规划成为逐步建设实施的蓝图。
注重校园空间环境形态的整体规划,强调校园空间与城市环境的协调,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协调。
规划布局
现代化的大学校园,不再仅仅是作为教授和汲取专业知识的封闭的象牙塔,而是逐步由内向型转变为面向社会的开放
型,同时现代社会中飞速发展的信息交流也对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信息化不仅在教学中体现为运用高技术设备和手段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也体现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校内各院系之间的相互渗透,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我们力求使规划设计适应时代社会化、信息化的要求,使其成为井然有序,充满生机的新型大学校园。在对现状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后,我们着手对学院总体构架的功能关系进行调整,将学院用地明确划分为教学科研行政区、体育运动场馆区、室外体育运动区、学生教工生活区、水面及绿化景区等,各区之间既相对独立,同时又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⒈教学科研行政区
教学实验楼、行政楼
建筑呈“凹”字型,面向卫津南路,与学院的主入口相对,是学院的中心区。待规划实现后,将形成学院的环境特色,以其开阔严谨的空间形态、简洁大方错落有致的建筑形体展现在城市快速干道上,使校园空间与城市道路空间相融合。考虑今后教学的需要,建科研及函授学院用房一幢,位于教学科研行政区的南侧,与教学实验楼联系方便,可分可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区。
图书馆
图书馆设在足球场与水面之间,用绿地空间使其与足球场相隔离,保证安静的阅读环境。并接近学生生活区,便于学生使用。
⒉体育运动场馆
体育馆
根据体育院校的特点,体育场馆用房是学院教学用房的重要组成部分。按教学需要规划拟建体育馆一座,位于卫津南路与纪庄子道相交的学院西南角地段(学院发展控制用地内),既能满足教学需要,又能与市体育馆共同组成服务于天津市人民体育事业的运动场馆区。
综合训练馆
根据教学需要,规划在学院用地的西北侧――卫津南路与体院北道相交的地段内建设一座综合训练馆,与现状保留的田径馆形成了一组规模较大的体育场馆区,主要为满足学院自身教学发展的需要。
⒊室外运动场区
室外集中设置田径场1块(现状原地改造)、足球场1块、篮球场16块、网球场6块、排球场13块。现状田径场地下排水设施原施工质量较高,排水效果好,并且现状位置适中,规划予以保留。跑道改造为塑胶跑道。
⒋学生生活区
学生生活区分两部分设置,一部分位于水面北侧,由教工宿舍置换、改造为学生宿舍5栋,建筑面积为13680m2,设学生食堂一座,建筑面积为3600m2。另一部分位于水面南侧,现状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拟改造为研究生公寓,同时规划两栋研究生、留学生公寓,建筑面积为14700m2,另建学生食堂一座,建筑面积为3600m2。
⒌教工宿舍区
学院教工宿舍,,按天津市教委(2000)38号文件精神,充分挖掘学院现有土地资源潜力,扩大教育用地的原则。同时结合城市居民住房制度的改革,将一部分建筑质量不好,近期需拆除的教工宿舍规划为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教工住宅用地供需缺口的矛盾,不在学院用地范围内解决。规划在教工、学生生活区与学院教学用地之间用透空围墙相隔,只留人行出入口,在体北道开设教工宿舍小区主入口,以减少其对学院的干扰。
⒍其它
根据学院对外教学文化交流的需求,及社会体育运动发展的需求,沿环湖中路设置学院对外接待及社体中心综合楼,在环湖中路与纪庄子道交角地段规划为社会体育运动发展用地、学院远期发展用地。
交通组织
天津体院其内部道路骨架及与城市道路的关系已成定局且基本合理,并无大的矛盾冲突,本次规划只是将其略加调整,使各部位的功能关系更加明确,各负其责。
⒈交通主路
路宽7m,连接卫津南路主入口,环湖中路次入口,学院南侧20m路次入口。
⒉次要交通环路
路宽5m,连接体院北道次要入口,并在足球场及水面的东侧分别与交通主路相连形成环路。学院内道路交通系统主次分明,畅通便捷,与城市干道连接位置合理,并且最大限度地节省道路的占地面积,提高学院土地的有效利用率。
绿化、水、空间、环境规划
大学校园的形象环境,理应具有更深层次的美学内涵,在规划设计中我们是通过建筑群体形象的塑造,通过绿化、广场、水景、空间及道路交通的组织,强调了校园空间形态规划的整体构思,强调了校园形态与城市环境形态的协调,强调了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等。
⒈水景空间环境规划
规划保留现状水池,并对池边形状略加修整。。图书馆设在足球场与水池之间,用绿地空间与足球场相隔离。在水池的南侧为学生生活区的中心绿化广场,水池的东北侧为对外接待及社体中心综合楼。水景空间与绿化空间、建筑的室外空间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了生动活泼的空间环境特色。并向环湖中路敞开,与城市道路空间相融合,为城市道路景观增色。
⒉校园交往空间规划
友伴的交往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健康的友伴交往对青年良好的心理结构和智能结构的形成都是十分有益的。在环境规划设计中,我们注重利用建筑围合成大小各异的空间,用池边堆石、林中坐凳、草坪的绿篱等形成多功能、多层次的交往空间,以满足各种需求,有助于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益于学生好的品格、聪明才智的养成与发展。
作者单位:天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收稿日期:2002年3月
天津体育学院鸟瞰图
天津体育学院扩建规划图

2/view-63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