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0
文档名称:

《智者的逻辑》交大学习教材.pdf

格式:pdf   大小:1,690KB   页数:3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智者的逻辑》交大学习教材.pdf

上传人:Q+1243595614 2017/8/22 文件大小:1.6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智者的逻辑》交大学习教材.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概念
李白:诗赠汪伦
概念与语词
汪伦是唐代安徽泾县的一个隐士。他重交游,好赋诗。
开初汪伦和李白并不相识,但他知道李白是一位贪杯,好游
山玩水的诗人,素有斗酒诗百篇之称。汪伦非常仰慕李白的
才华,很想和他交往。有一次,当汪伦听说李白正在漫游江
南时,便写了一封慕名相邀的信给李白,信中写道“:先生好
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收到信以后,满以为那里是一个既风景秀丽,又繁华热
闹的游玩胜地,便欣然前往。可是,李白到达以后,所见到的
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既没有成林的桃花,也没有众多
的酒店,因此,心里很不是滋味,暗暗责怪汪伦,不该谎言相
欺。汪伦早已看出李白的心思,便主动解释说“:我信中写的
‘十里桃花’,是指我们这里有一个桃花潭,人们称它为‘十
里桃花’;‘万家酒店’是指桃花潭西边有一位姓万的人开的
酒店,招牌上写着‘万家酒店’,想必先生也是这样理解的
吧!”李白听了大笑不已,知道自己是中了汪伦的计。
但是李白来到汪伦的家乡后,受到汪伦的盛情款待,桃
花潭的村民也用桃花潭水酿制的美酒供他畅饮。临别时,汪
伦和村民“踏歌”送他到渡口,依依不舍。李白被汪伦和乡亲
们的隆情厚谊所感动,当众提笔写了一首《桃花潭绝句赠
汪伦》的诗: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到底指什么?这就涉及概念与语词
的关系问题。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在一类事物的许多属
性中,有些是本质属性,有些是非本质属性。所谓本质属性,就是决
定该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区别于它事物的属性。本质属性是
事物存在的根据,区别的标志。比如能思维、能劳动并能制造劳动
工具是人类的本质属性,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标志。非本质属
性是事物的外在属性,对该事物的存在及其区别不起决定性作用
的属性。例如,高矮、肤色、性别等,是人类的非本质属性。
人们认识事物的目的就是要掌握事物的规律,把握事物的本
质。而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把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非本质
属性区别开来,然后把某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抽象出来,再运用适
当的语词来表达,从而形成概念。所以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
映。
任何概念必须借助于语词来表达。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
词则是表示概念的语言形式。
概念与语词既密切联系又互相区别,但概念与语词并不是一
一对应的,这表现在:
第一,同一个语词(或词组)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十里桃
花”这一个词组既表达“长达十里的桃花林”这个概念,又可以表达
“十里桃花潭”这个概念。“万家酒店”也是如此,它可以表达“数量
很多的酒店”这个概念,也可以表达“姓万的人家开的酒店”这个概
念。例如:
一天,沙皇下令召见乌克兰革命诗人谢甫琴科。到了
召见的时候,宫殿上文武百官都向沙皇弯腰鞠躬,只有谢
甫琴科一个人凛然站立一旁,冷眼打量着沙皇。
沙皇大怒,问道“:你是什么人?”
诗人回答:“我是谢甫琴科。”
“我是皇帝,你怎么不鞠躬?举国上下,谁敢见我不低
头?”
谢甫琴科沉着地说:“不是我要见你,而是你要见我。
如果我也像周围这些人一样在你面前深弯腰,请问,你怎
么能看得见我呢?”
俄语中“召见”一词,可以表示“应邀前来”的意思,也可以表示
“见脸面”的意思。诗人赋之以后者这种特殊意义,表现了他不畏强
权、大义凛然的气概。
至于实际中,一个语词究竟是表达一个确定的概念,还是表达
几个概念,这是由人们长期的约定俗成而确定下来的。有时一个语
词可以表达几个概念,而在有些情况下只能表达概念,否则就陷入
了诡辩。
第二,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五四”运动时期,“赛
先生”和“德先生”风行全国,其实这两个词分别是“科学”和“民主”
的代名词“。科学”与“民主”根据英语音译是“赛因斯”与“德谟克拉
西”。后经梁启超趣称为“赛先生”和“德先生”。
“望梅止渴”的故事记载在《世说新语假谲》篇中。据说,曹操
有一次带兵打仗,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士兵们渴得很,曹操骗
他们说:“前面有很大一片梅树林,梅子很多,又甜又酸”,士兵听
了,都流出口水,不再嚷渴。“望梅止渴”的成语由此而来。所以后
来有人把梅子叫作“曹公”。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说,江南许多
人把梅子叫作“曹公”。有人送给朋友一坛子醋梅,信上就写道“:送
上醋浸曹公一坛。”“曹公”这个词失去了它的本义而有了新的含
意,即指那种又甜又酸的东西,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