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革命烈士诗两首
教材分析:
《囚歌》是叶挺同志1942年11月21日写的。当时他被囚禁在重庆歌乐山“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内。此诗是在囚禁叶挺同志的第二号牢房墙壁上发现的。这首诗写出了诗人不畏敌人的威逼利诱,为了革命勇于献身的精神。
《耕荒>>是蓝蒂裕临刑前在渣滓洞楼上第六号房写给儿子的遗书,希望儿子继承他的遗志,为祖国而生,为祖国而战,诗句语言精练,节奏鲜明,直抒胸臆,朗朗上口。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两首诗的写作背景,使学生懂得这是用生命写成的诗,帮助学生读懂诗句的意思,特别是有比喻义的诗句。
3、理解诗句,体会内容,学习先烈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革命生死观。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读懂诗句的意思。
2、体会先烈们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革命豪情。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革命烈士的诗歌和录音磁带。
学生:课前让学生了解有关叶挺和蓝地裕的英勇革命事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自探
1、介绍作者,引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甚至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革命烈士诗两首》,就是他们在敌人的监牢里,面对严刑拷打写下来的,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学习这两首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读了这个题目,你能提出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自主质疑,教师归纳补充。
3、出示自探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读这首诗歌,边读边思考:
1)《囚歌》是什么意思?
2)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囚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喜欢的方法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然后同桌互相交流,注意做好批注。
4、学生自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二、解疑合探
1、检查字词,指导朗读。
A指名读,正音。注意评价与指正。
b指导朗读: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尔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c指名读——学生评价——指名读
2、展示交流自探成果。
(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评价补充,优生评价。)
(1)《囚歌》是什么意思?(是当时叶挺在重庆歌乐山“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内囚禁时,写在第二号牢房的墙上。引导:同学们,想一想,叶挺同志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这首诗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宁死不屈、深恶痛绝的情况下写的。)
(2)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师随机出示重点词句,点拨、引导学生回答并板书。)
a、出示:“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句中“人”、“狗”各指的是什么?
(“人”在这里指的是坚贞不屈的革命者。“狗”指的是革命队伍里面的叛徒。这句主要写出了革命者面临的是坚贞不屈与苟且偷生的考验。)
b、出示: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一个声音”指的是什么?(国民党反动派的声音。这句话应该怎样读?(读出敌人引诱革命着投降的语气。)
c、出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