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养牛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87KB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养牛方案.doc

上传人:mkjafow 2017/8/22 文件大小:8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养牛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养牛技术
  绪言
 养牛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将饲料转化为畜产品的效率高
牛的瘤胃有无数的细菌和纤毛虫,能起发酵作用,分解青粗饲料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因此牛能广泛利用75%不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农作物秸秆、藤蔓和各种野草及其它农副产品,转变为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奶、肉、等食品。
奶牛的奶料比小,仅为1:,(猪的肉料比为1:3;鸡的蛋料比为1:),耐粗饲等特点,经济价值也很大.
肉牛对饲料的转化效率较低,但高档牛肉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在国外售价是猪肉的3倍以上,利润仍很高。
——牛奶和牛肉等
牛奶含有120种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乳糖、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和人体营养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
全世界范围内乳类提供的动物性蛋白约占乳,肉,蛋动物性蛋白总量的37%。人均占有量为103千克。。经济发达的国家牛奶及其制品已占人们食品总营养的20%以上。
在肉类中1994年世界人均占有牛肉10千克。发达国家为30-40千克,而我国仅为2。73千克,我国很多地区养牛主要是为耕田,上市的牛肉多为由耕牛淘汰的老,弱,病,残牛。味道及营养都较差,近几年牛肉消费的增长速度比其它肉类的增长速度高2-5倍。

养牛业不断生产的牛皮、牛骨、牛毛、角、内脏、血等都是轻工业和医药业的重要原料。牛皮在制革工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促进农业发展
养牛业能有效地将大量粗饲料转化为高质量的动物性食品——动物蛋白,并且其饲料转化率高,是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
为农业提供大量的有机肥料。一头牛一年可生产10—15吨有机肥,肥农田8—15亩,这对改良土壤,农业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养牛技术培训班,根据本地多肉牛和育肥牛的实际情况,重点介绍育肥牛各个阶段的饲养管理,内容还涉及到密切相关的几个方面:牛的品种、牛的体型外貌与消化生理、公牛的饲养管理,最后一章简单介绍了肉牛的饲养技术。希望对本地发展养牛业有一些贡献。
 第一章牛的品种
 第一节  我国地方黄牛品种
主要有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晋南牛、延边牛、蒙古牛、隆林牛,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秦川牛
1、产地
秦川牛产于陕西关中地区。
2、外貌及品种特征
被毛以紫红为主,鼻镜呈肉红色,蹄壳和角多为琥珀色。在中国黄牛中为大型品种,肌肉丰满,前躯发育良好而后躯较弱;牛群中常见有尖斜尻的个体。
3、生产性能
秦川牛体重成年公牛为656kg,母牛为414kg。产肉性能好,在一般饲养水平下,±,±。27月龄时屠宰,平均屠宰率为63%,净肉率为53%,肉质细,大理石花纹明显,肉味鲜美。优于国外肉牛品种。其适应性良好,与国外品种及国内其它品种杂交中,杂种优势明显。

1、产地
原产于河南省南阳地区。
2、外貌及品种特征
色以黄色最多,面部、腹下、四肢下部毛色较浅。结构紧凑,属大型役肉兼用品种。公牛以萝卜头角为多,母牛角细;背腰平直,颈短厚而多皱;鬐甲较高,公牛肩峰隆起8—9cm,前胸较发达。
3、生产性能
成年体重公牛为980kg,母牛为478kg。南阳牛役力好,最大挽力为体重的70%。其产肉性能;在一般肥育下,,其平均活重为411kg,日增重813g;屠宰率55%, 3—5岁阉牛强度肥育,屠宰率达64%。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大理石花纹明显。
南阳牛在东北严寒地区和南方炎热地带均可正常生长繁殖,适应性好。

1、产地
鲁西牛原产于山东省西南部。
2、外貌及品种特征
鲁西牛毛色从浅黄到红棕色,眼圈、口轮、腹下及四肢内侧色淡。垂皮较发达,角多龙门角,公牛肩峰宽厚而高。鲁西牛按地区不同而有“抓地虎”型和“高辕型”。高辕型牛肢高体躯较短,而抓地虎型则体矮,四肢短粗。
3、生产性能
成年牛平均活重公牛为644kg,母牛为365kg。最大挽力为体重的55%。肉用性能:18月龄平均屠宰率为57%,净肉率为49%;该牛皮薄骨细,肉质细致,大理石花纹明显。有抗结核病和抗焦虫病的特性。但耐寒力较差。

1、产地
原产于山西省南部。
2、外貌及品种特征
晋南牛属于我国大型役肉兼用品种。毛色枣红,鼻镜、蹄壳粉红。公牛额宽、顺风角,颈较短粗、垂皮发达,肩峰不明显;胸部发达,臀端较窄;母牛乳房发育较差,乳头小。具有役用牛体形特征。
3、生产性能
成年体重公牛607kg,母牛340kg。该牛役用能力好,最大挽力平均为体重的55%;一般育肥条件下,24月龄屠宰率为58%,育肥期日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