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小学六下科学知识点.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六下科学知识点.doc

上传人:莫比乌斯 2022/10/25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六下科学知识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小学六下科学知识点 】是由【莫比乌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学六下科学知识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1放大镜》
1、放大镜是(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观察到电视机和电脑屏幕都是由色彩点(红绿蓝)组成的。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边缘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球形的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
3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有两种: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越小,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老花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5、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培根发明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6、借助放大镜能观察到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如蜻蜓、苍蝇的眼睛是复眼;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蝴蝶翅膀上的鳞片是扁平的细毛;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蝗虫:丝状蝴蝶:棒状蚕蛾:羽毛状天牛:锯齿状。蚜虫的天敌是草蛉,在10倍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见蚜虫的肢体。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1-3放大镜下的晶体》
7、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都是有(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食盐是立方体状,白糖是立方体状,味精是柱状。
8、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花岗岩中的矿物晶体主要有长石、云母、石英等。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9、制造晶体的方法有减少水分、降低温度等,雪花、维生素C、水晶、黄铜矿是晶体,玻璃不是晶体。
《1-4怎样放得更大》
10、简易的显微镜的制作步骤:(1)准备好两个放大镜(2)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3)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4)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
11、一个凸透镜放大倍数是有限的,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讲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因为第二个放大镜将第一个放大镜放大的图像进一步放大了,其放大镜倍数是两个放大镜倍数的乘积。
12、(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常见的光学显微镜的镜片两块都是(凸透镜)。
13、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4、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200万倍,大肠杆菌和SARS病毒可以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1-5、6、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二三》
15、
16、。
17、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要求。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制成玻片标本的切片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18、地球上的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9、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生物进化论)
20、玻片的制作过程:;;;。(书上13页制片的四幅图要看)
21、显微镜的结构:1、目镜2、调节旋钮3、物镜4、载物台5、反光镜
:;;;;;;
2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目镜内看到的像是倒像,使用显微镜时,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是相反。
24我们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25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26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27、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叶细胞中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和叶表皮上的气孔(进行呼吸作用)
28、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29、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也有微生物。
30、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时,我们可以通过吸走多余的水分或在载破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来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31、我们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在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常见的有草履虫、变形虫、喇叭虫、眼虫、团藻等
32、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如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能运动、能排泄、能繁殖、能新陈代谢、能适应并影响环境等。水中的微生物也是由细胞构成的。
33、在放大镜和显微镜没有发明以前,人们只能用眼、耳、鼻、舌、手五种感觉器官探知世界。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了微生物、细胞。
《1-8微小世界和我们》
34、微生物对人类不都是有害的。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也要靠微生物,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就将成为垃圾的世界。
、霍乱这些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克隆羊是人类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2-1我们身边的物质》
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空气、电、火、声音都是物质。
2、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的,有的物质变化很快,如小苏打和白醋;有的物质变化比较缓慢,如铁生锈。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物理变化。
3、三态的变化(固、液、气三者之间的转换)是物理变化变化。
4、混合沙和豆子的过程中,物质没有发生变化。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跟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同等重要。
5、白糖加热的过程变化:白糖(融化)是物理变化,(加热呈焦糊状)是化学变化。
6、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2-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7、米饭本身不甜,反复咀嚼米饭,米饭中的淀粉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糖类(麦芽糖),所以出现甜味
8、(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色(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9、富含淀粉的食物:米饭、麦片、面包、馒头、包子、马铃薯、碗豆、绿豆,香蕉„„
不含淀粉的食物:鱼,肉,菠菜,蛋„„
《2-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10、小苏打的特点:白色粉末状颗粒。白醋的特点:无色透明、液体,有酸味。
1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剩下的液体也是一种新的物质。
12、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后的现象:
①玻璃杯中产生大量气泡;②用手触摸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玻璃杯外壁,比原先更凉。
13、蜡烛加热过程变化:蜡烛融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14、从实验中我们能知道产生的气体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无色无味,科学家经过研究证实这是二氧化碳,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呼吸时呼出的气体,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都含有二氧化碳。
《2-5铁生锈了》
15、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16、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使铁生锈。因此,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
17、(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8、(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观察到的现象:
①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这是从硫酸铜溶液中被置换出来的铜;②出现沉淀物,有一部分铁钉中的铁进入了硫酸铜溶液
③蓝色的硫酸铜溶液颜色变浅
19、灯泡发光是物理变化,橙汁饮料是物理变化,柠檬汽水是化学变化,粮食酿酒是化学变化,白糖溶解是物理变化,燃烧是化学变化,泡茶是物理变化,温度计是物理变化,光合作用是化学变化
《2-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20、防止、减缓铁生锈的办法:刷上油漆、涂上油脂、电镀、晾干、形成氧化膜、组成合金
21、在盐水中、咸湿的空气中,铁更容易生锈。水泥的生产过程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2-8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3-1地球的卫星——月球》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2、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方向运行。
3、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阿姆斯特朗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1610年,意大利的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首次用天文望远镜观察了月球。
《3-2月相变化》
4、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5、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月()
6、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7、在白天,我们有时在天空中可以看到月亮。月球亮的一面始终向着太阳。
8、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亮面由右变到左。
《3-3我们来造环形山》
9、(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也有人认为月球的环形山可能是火山爆发形成的。
《3-4日食和月食》
10、(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日食可分为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月食可分为月全食、月偏食。
11、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的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12、月食的成因: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的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我们只能看到太阳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月食。
13、日食的三者位置关系:日——月——地时间:初一(月相是新月)
14、月食的三者位置关系:日——地——月时间:农历十五(月相是满月)
《2-5太阳系》
15、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在转动的八大行星(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它的直径大约是140万千米。
16、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最大的是木星,最小的是水星,离地球最近的是金星。
17、能发光发热,是恒星(如,太阳);不能发光发热,围绕恒星转动是行星(如,地球),围绕行星转动是卫星(如,月球)
《2-6在星空中》
18、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成不同区域叫做星座。星座是一些距离不同,彼此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排列图像,从不同方位看形状不同。
19、(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方向随着季节而变化。斗转星移是地球自转形成的,活动观星图的圆心是北极星。北极星位置是不会发生变化,不会东升西落。
20、(北极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但北极星是颗不太亮的星星,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它: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
《3-7在星空中二》
21、夏季是观察星座的好季节,其中的三颗亮星(天津四)(属于天鹅座)、(织女星)(属于天琴座)和(牛郎星)(属于天鹰座)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
22、天蝎座的主星是心宿二,是一颗红色巨星。
23、在夜晚观星时,将活动观星图举过头顶,并转动星座图来认识。
24、在天空中看起来大小差不多的星星其实离我们有远有近。
《2-8探索宇宙》
25、我们观察到的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也是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他们有的也会组成类似的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26、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
27、我们用天文望远镜无法看到宇宙的边缘,而且科学家还发现宇宙正处于膨胀之中。
28、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恒星都在不停地高速运动。有些恒星自身还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有些恒星还不断地向外抛射物质。
29、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4-1一天的垃圾》
给垃圾分类:按材料可分为塑料、金属、纸、玻璃等;按是否有毒可分为有害垃圾、一般垃圾;还可以按是否容易腐烂分„„。
《4-2垃圾的处理》
2、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
3、填埋垃圾模拟实验:
瓶子代表垃圾填埋场;瓶子中的细石子代表土层;清水代表地下水;浸过墨水的纸巾代表填埋的垃圾;喷水代表下雨;喷水后瓶子底部的水变色了代表地下水被浸滤出来的有害物质污染了。
4、现代新型垃圾填埋场用不透水的衬垫把“垃圾屋”与周围的土层隔开来,防止污水外流,污染地下水。填埋场在填满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是不能用来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4-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5、(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6、(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7、(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
8、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4-4分类和回收利用》
9、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
10、生活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不可回收垃圾。
11、垃圾可按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两类
可回收垃圾:塑料、金属、布、橡胶、纸、玻璃、电子废弃物等
不可回收垃圾: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
厨余垃圾:剩余饭菜、果皮等
有害垃圾:废电池、废旧日光灯、药品、水银温度计、油漆桶等
其他垃圾:砖块、瓦片、土石垃圾、费餐巾纸、渣土、卫生间废纸等
12、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面积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无法饮用,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电池里包含的汞、铅、镉,对自然环境威胁很大。如果将废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渗入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通过食物链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13、厨余垃圾可以用(堆肥法)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4-5一天的生活用水》
14、绝大多数水污染是由人类的活动引起的,如生活废水、工业污染、石油污染。
15、目前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农业污水。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16、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自水库、湖泊或河流。自来水是主要的饮用水,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能用沉淀、过滤等方法把污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
《4-6污水和污水处理》
17、污水应该经过处理,再排放到自然水域中。
初步处理:沉淀再处理:过滤追加处理:天然净化
18、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垃圾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19、(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无车日”)活动,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科学家也正在研制太阳能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20、白色污染指的是塑料制品。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4-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4-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21、现有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人类滥捕乱猎和过度开发利用,使得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22、为限制各国二氧化碳的排放,京都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23、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使人的眼睛失明、免疫力下降、皮肤癌的发病率增高。

最近更新

艺术学的理论与实践-博士生研究成果的深度解析.. 26页

数学与市场营销的结合-演讲人角色:市场营销专.. 19页

会计科目培训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41页

如何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分享版公开课获奖课件.. 17页

全站仪测量放线使用方法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 32页

2025店铺转让的协议书书样本 14页

2025建筑防水劳务合同书范本 17页

2025弃土场场地租赁合同书范本 15页

2025房地产评估合作协议书范本 15页

2025房屋居间租赁合同书书 15页

2025承包连锁餐厅经营合同书 15页

2025挖掘机买卖合同书协议书书 14页

2025昆明房屋买卖合同书1 16页

建筑作业巴塞罗纳馆分析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 24页

人教统编版二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第18课《古诗.. 10页

耐火材料碳复合耐火材料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 81页

生活中流体力学现象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 13页

12绩效考核规程 5页

居住区规划设计公共设施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 21页

仙人球观察日记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4页

中国化肥产业发展现状简析1 64页

春风得意马蹄疾 3页

莫干山介绍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18页

设备风险识别与控制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 105页

曲轴拐档差测量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15页

2025年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建筑工程实务考试题库.. 162页

项目结题科技报告范本 10页

202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湖南省初赛试题 13页

免疫球蛋白单体的结构 17页

剧本杀剧本——四人本《暗船》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