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doc

格式:doc   大小:36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doc

上传人:莫比乌斯 2022/10/25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八年级上学期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是由【莫比乌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八年级上学期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八年级上学期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学****八年级地理知识就像一场拔河比赛,只要用坚持,就能获得胜利。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金砖四国之一)
一、辽阔的疆域
1、位置优越
⑴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⑵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⑶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⑷位置优点
发展农业生产我国地域广大,南北、东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对外交往与合作东濒太平洋,多优良港湾,海上交通便利,有利于同海外各国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多国接壤,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发展海洋事业东临太平洋,沿海多优良港湾,便于开发各种海洋资源。
其它造就了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北国冰雪、南国热带风光。
2、国土辽阔
⑴陆地面积:约960万Km2,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国家。
⑵领土四至: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最西:x疆的帕米尔高原(73
最南: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最北:黑龙江省漠河以北主航道的中心在线(53N)。
⑶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海岸线:1、8万多千米。
⑷陆上邻国:陆上邻国(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⑸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⑹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渤海、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⑺半岛、岛屿:主要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主要岛屿台湾岛(我国第一大岛)、海南岛。
3、34个省级行政(P7中的图1、7)
⑴行政区划: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⑵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
⑶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新课标第一网
⑷特殊的省级行政区。①跨纬度最广的是海南省。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纬度最高的是黑龙江省。纬度最低的是海南省。
②人口最多的是广东省。人口最少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是云南省。
③面积最大的是x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最小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大陆海岸线最长的是广东省。沿海岛屿最多的是浙江省。全部处于热带的是海南省。同时濒临黄、渤海的是辽宁省、山东省。
④邻国最多的是x疆维吾尔自治区。邻省最多的是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
⑤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二、众多的人口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⑴据2019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以上。2019年1月6日,为中国13亿人口日。⑵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⑶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2、人口东多西少
⑴人口密度: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4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
⑵人口分布特点:以黑河(黑龙江省)腾冲(云南省)为界,东多西少。
⑶34个省级行政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x藏自治区。23个省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江苏省。
三、多民族的大家庭
1、56个民族
⑴人口数最多的是汉族,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
⑵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最少是珞巴族,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⑶各民族有独特的风俗****惯、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如汉族的端午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维吾尔族的开斋节、彝族的火把节、朝鲜族的长鼓舞等。
⑷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2、民族的分布
⑴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⑵汉族: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⑶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地势和地形
1、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⑴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⑵三级阶梯概况
阶梯名称海拔高度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级阶梯1000~2019米高原、盆地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间分布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⑶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②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入海洋;河流从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的水能。③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2、地形复杂多样()
⑴四大高原的特点: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黄土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⑵三大平原特点:
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我国最完整的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著名的鱼米之乡。
⑶四大盆地特点:
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最大内流河塔里木河。准噶尔盆地:我国面积第二大盆地,相对湿润。
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也称紫色盆地,西部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⑷主要山脉()
①东西走向的三列:北列:天山阴山;中列:昆仑山秦岭;南列:南岭。
②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长白山武夷山;东列:台湾山脉。
③西北东南走向的三列:北列:阿尔泰山;中列:祁连山;南列:巴颜喀拉山。
④南北走向的三列:北列:贺兰山;中列:六盘山;南列:横断山区。
⑤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
⑥中国五岳: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河北),中岳嵩山(河南)。
⑸主要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3、山区面积广大
⑴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⑵山区的开发利用:
有利条件: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等方面优势较大,森林、矿产、生物资源、山区水能丰富。
不利条件: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易发生自然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的发生。
二、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1、南北气温的差异
⑴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北寒南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北方比南方获得的太阳热量少,气温低;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南方由于山岭的阻挡,受到的影响较小。
一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⑵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在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大多数地方南北相差不大。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南北获得的太阳热量差不多。
⑶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x疆的吐鲁番。
⑷我国温度带的划分:①依据:A、农业生产的实际;B、将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称为活动积温,它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针。②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
作物熟制一年一熟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一年两熟到三熟一年三熟一个一熟
2、东西干湿的差异
⑴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⑵我国降水最多地方是台湾省的火烧寮;最少地方是x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⑶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可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类型。(P36中的图2、17)
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干湿状况降水量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
植被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多荒漠
3、我国气候特点
⑴季风气候显著:①季风:季风是指随季节变化而变更风向的风。②季风的成因: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我国季风的主要原因。③季风气候的特征:冬季吹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吹偏南风,温暖湿润。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其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⑤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区别:季风区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⑥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的降水形式:锋面雨。
⑵气候复杂多样:()①东部: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②西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③西南部(青藏高原地区):高原山地气候。
4、我国气候的影响⑴气候复杂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使我国的农作物和各种动植资源极其丰富。⑵季风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降水量最多的时候,也是气温最高的时候,这时也正是农作物生长时期,雨热搭配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⑶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冬季风活动强烈,会爆发寒潮;夏季风活动不稳定,也会导致水旱灾害的发生。
主要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寒潮、台风、旱灾、洪涝等。其中水旱灾害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三、河流和湖泊1、众多的河湖
⑴外流河、外流区:最后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外流区。
⑵内流河、内流区: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内流区。
⑶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