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docx

格式:docx   大小:47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docx

上传人:260933426 2017/8/22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国际关系理论
一、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来源
1、第一个来源与组成部分是马列主义国际关系经典理论(以张季良先生、梁守德教授与冯特君教授为代表
2、第二个来源与组成部分是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在国内,最早介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文章是陈乐民先生在《国际问题研究》杂志上推出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简介》,最早介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著作是陈汉民的《在国际舞台上——西方现代国际关系学概说》
3、第三个来源是中国历史和新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北京大学叶自成教授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思想》和《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等
二、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意义
①、中国是一个日益有影响的大国,需要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人的智慧、知识与制度;
②、将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紧密结合,以此解释和回答实践提出的问题,最后提出创建中国理论、孕育中国学派;
③、从学科的角度,有利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新领域的开辟,有利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与多元取向。
三、简述工业革命以来的发展观
1、发展观: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的看法。发展观是从哲学角度对发展问题的诠释,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涉及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等方面,涉及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如何发展等问题。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需要,可以将工业革命以来的发展观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古典主义发展观(从工业革命兴起到20世纪50年代) 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一大批经济学家受制于当时物质财富贫乏的客观历史条件,更多地从劳动生产效率提高对于财富增长的角度理解发展问题。“有增长无发展”。
第二阶段:综合发展观(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 以刘易斯、普雷维什为代表的一批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学者发现,古典主义发展观指导下的发达国家经济理论不能够用于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问题的分析。
第三阶段:可持续发展观(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 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发表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等丰富了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旨在追求“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和“人与人之间和谐”。
第四阶段:以人为本的“人类发展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 人类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扩大民众各种选择的过程,强调增长的收益必须转换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所有人的生活,增进人类幸福、自由、尊严、安全、公正等等。以人为本的“人类发展观”的确立,标志着全球化时代新发展观的成熟。
综合发展观的演变趋势,我们认为,全球化时代的新发展观分别在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多重关系方面确立了对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等一系列环节和方面的系统观点,因此全球化时代的新发展观包括四重内涵:全球普遍发展观、社会和谐发展观、可持续性发展观与以人为本的人类发展观。
四、简述中国科学发展观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在发展观上经历了一个从单纯强调高速增长到重视社会全面发展,继而到关注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再到提倡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曲折演变过程。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观点来看,中国的科学发展观具有五大特征:
①、以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务。
②、科学发展观视发展为全面发展。
③、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