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科技知识竞赛知识点 】是由【莫比乌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科技知识竞赛知识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神州飞船
今天我国研制的第十一艘太空飞船,也就是神舟十一号将从太空返回,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神州系列飞船的发射时间和乘组信息吧!
编号
发射时间
返回时间
发射地点
乘组
神舟一号
1999年11月20日06时30分
1999年11月21日03时41分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无人飞船
神舟二号
01月10日01时00分
01月16日19时22分
无人飞船
神舟三号
03月25日22时15分
04月01日16时54分
搭载模拟人
神舟四号
12月30日00时40分
01月05日19时16分
搭载模拟人
神舟五号
10月15日09时00分
10月16日06时28分
杨利伟
神舟六号
10月12日09时00分
10月17日04时32分
费俊龙、聂海胜
神舟七号
09月25日21时10分
09月28日17时37分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神舟八号
20XX年11月01日05时58分
20XX年11月17日19时32分
搭载模拟人
神舟九号
20XX年06月16日18时37分
20XX年06月29日10时03分
景海鹏、刘旺、刘洋
神舟十号
20XX年06月11日17时38分
20XX年06月26日08时07分
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神舟十一号
20XX年10月17日07时30分
20XX年11月18日13时33分至14时13分
景海鹏、陈冬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看完神舟飞船相关信息,小伙伴们有没有顿时觉得自豪心满满啊?嘻嘻,好好关注相关信息哦,期待你们在科技知识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中国四大航天发射场
中国第一座自主建设的发射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创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是我均海拔1500米以上,每年无霜期仅90余天,最低温度达-40℃。艰苦的自然环境让一代代创业者苦不堪言,但特殊的经度、纬度,使这里成为我国近地、极地轨道卫星发射最理想的场所。
中国发射卫星最多的发射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70年,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是我国发射卫星最多、对外开放最早、发射轨道最高、发射场气象条件最复杂的航天发射场,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发射任务,年发射能力可以达到15发以上。
中国目前唯一载人航天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祖国西北荒无人烟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距离酒泉市260余公里,是我国建设的第一座航天发射场,也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座载人航天发射场。
中国纬度最低的发射场——【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随着长征七号成功首飞,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以全新的面貌首次在世界面前精彩亮相。作为中国航天发射场新成员,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与我国现有的3个卫星发射中心相比,具有纬度低、射向宽、安全性好、运输限制少等优势,与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卫星发射中心形成沿海内陆、高低纬度、各种射向相结合的科学布局。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1983年美国提出的“战略防御倡议”(即星战计划)、欧洲尤里卡计划,日本的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等,对世界高技术大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震动。鉴于美国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向,发展中批示,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4] (863计划[5] )[6] 作为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一项战略性计划,经过20多年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它不仅是中国高技术发展的一面旗帜,而且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面旗帜.
蓝色革命
长期以来,人类最早对海洋经济价值的认识,仅限于“兴渔盐之利,引舟揖之便”,现代科技进步使人们发现海洋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食物,还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蛋白脂和脂肪仓库。开发海洋牧场已成为人类大力增加食品来源的努力方向,海洋牧场也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开发的领域。80年代初,在我国正式提出开展“蓝色革命”的新构想,其含义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向蓝色的海洋和内陆水域索取人们所需要的、更多的水产品。
哈雷彗星
,肉眼可以看到。中载,最早可上溯到殷商时代。“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至汜而水,至共头而坠。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时有彗星,柄在东方,可以扫西人也!”(《淮南子·兵略训》)据张钰哲推算,这是公元前1057年的哈雷彗星回归的记录。《诗经》中提到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日食,这是我录。更为确切的哈雷彗星记录是公元前613年(春秋鲁文公十四年)的“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春秋左传·鲁文公十四年》)这是世界第一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世界四大科学难题
当今世界有4个最大的科学难题,如果解开这些谜团,人类的生活及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一、人体基因结构。人的基因存储在一个螺旋的大分子中。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准确地知道在哪一种基因中存储那些信息。现在知道每种基因由约3万个信息构成,目前已查明约10万种基因中的100种。如能揭开全部基因的秘密,那么由于基因受损而引起的癌症、糖尿病以及其他迄今已知的4000多种遗传疾病,都可以通过修复基因来根治。
二、宇宙中的黑暗物质。根据新的计算成果,宇宙间存在的物质比现在天文学家看见的要多9倍。然而这些物质在哪里,是什么成分,是否还能发现大量的黑暗物质,完全是个未知数。
三、受控核聚变。7克氢核燃料能够产生6吨煤的能量。氢核燃料是从水中提取的,用之不尽,而且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也只是现在的1%。现在,理论问题虽然解决了,但实际问题还没解决,即氢核聚变的前提是1亿度高温,如何建造能承受如此高温的熔炉是个难题。
四、生命起源。美国科学家米勒仿造40亿年前地球上的条件,产生出氨基酸-生命的组成部分。但是如何演变成生命仍然是个谜。现在,计算机科学家编制出人工生物的程序,在计算机世界中观察“生命”起源。他们认为,这是理解生命结构的第一步,未来的目标是要模拟出生命的形成。
美国火星探测计划
美国实施“火星探测漫游者”计划,先后将勇气号(Spirit,MER-A)和机遇号(Opportunity,MER-B)两部火星车送往火星。勇气号于6月10日发射升空,于1月3日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在大幅超过原本设计3个月的任务时间后于20XX年3月22日失去联络。20XX年5月25日,NASA在最后一次尝试联络后结束勇气号的任务。机遇号于7月7日发射升空,于1月25日成功着陆火星。大幅超出原本设计3个月的任务时间并工作至今。
地球中心说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发表《天论》一书,并提出“地球中心说”。公元2世纪罗马天文学家托勒密又加以推演论证,进一步系统化了。地心说认为地球静止不动地居于有限的宇宙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运转。教会借助这种理论,说上帝创造了地球,并让它居于宇宙中心,日月星辰都是上帝创造出来用于点缀宇宙的装饰品。这个理论被教会奉为金科玉律,用来统治、愚弄人民,为他们自己服务。
现代机器人
现代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其技术背景是计算机和自动化的发展,以及原子能的开发利用。1954年美国戴沃尔最早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并申请了专利。该专利的要点是借助伺服技术控制机器人的关节,利用人手对机器人进行动作示教,机器人能实现动作的记录和再现。这就是所谓的示教再现机器人。现有的机器人差不多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