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新教材).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新教材).doc

上传人:莫比乌斯 2022/10/26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新教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新教材) 】是由【莫比乌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新教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名师推荐精心整理学****必备
名师推荐精心整理学****必备
名师推荐精心整理学****必备
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和谐发展科学技术
2、学****科学的方法是: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实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3、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
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
常见仪器: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试管内的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爆裂。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①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②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
③不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水槽、漏斗、量筒
④加热常用仪器:酒精灯、电炉、酒精喷灯
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使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
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酒精灯失火:立即用湿布扑灭。②割伤:用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血贴。
③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
④吸入有毒气体: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并请医生处理
名师推荐精心整理学****必备
名师推荐精心整理学****必备
名师推荐精心整理学****必备
⑤被化学试剂灼伤:首先用抹布拭去皮肤上的化学药品,接着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4、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
注意事项:使用滴管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滴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滴管用完后应立即冲洗,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其他试剂。“悬挂式”
5、酒精灯的正确使用
①酒精灯的结构:灯帽、灯芯、灯芯管、灯身。
②酒精的量:灯座容积的1/4到2/3
③点燃:用火柴点燃,严禁用另一个已经燃着的酒精灯点火。
④火焰的结构: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加热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
⑤熄灭:用灯帽盖灭,切不可用嘴吹。
第三节:科学观察
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的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地判断
经常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常见的记录方法: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图形记录
第四节:科学测量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测量:
国际单位:米;常用: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米=106微米=109纳米
3、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正确使用该工具的方法是:一选二贴三垂直,估读单位莫忘记。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量程:一次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名师推荐精心整理学****必备
名师推荐精心整理学****必备
名师推荐精心整理学****必备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有刻度一端紧靠被测体。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单位。
*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的。
(3)长度的特殊测量法。
*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测多求少的方法间接地测量。如:测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滚轮法: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周长×圈数。如:测量操场的周长。
*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如: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长度。(测硬币直径)
4、体积的测量:
体积是指物体占有的空间大小。固体体积国际的单位是立方米(m3)。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升(L)和毫升(ml)。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米3=1000分米3=106厘米3=109毫米3
1升=l分米3=1000毫升=1000厘米3
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可以直接测量,利用公式求得。
如果是测量液体体积,可用量筒或量杯直接测量。
不规则物体用排水法测体积。
在使用量筒(刻度均匀)和量杯(刻度不均匀)时应注意:
(1)放平稳:把量筒和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2)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3)读正确: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筒壁并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处相平。
俯视时,读数偏大;仰视时,读数偏小。
名师推荐精心整理学****必备
名师推荐精心整理学****必备
名师推荐精心整理学****必备
5、温度的测量
1、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计测量
2、实验室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3、常用温度计的种类:体温计、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家用气温计。温度的常用单位是:℃,它的规定: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在0~100之间等分成100份,每一等份表示:1℃。
温度的国际制单位是:开尔文(K)。
4、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不能用来测量超温度计量程温度。
(2)测量时,手握温度计上端,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若测液体的温度,应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接触容器壁。
(3)读数时,应等到温度计中的液柱稳定后开始,一般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眼睛应平视,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注意零下和零上温度的区别。
(4)记录时,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零下的温度要标上负号。400C,读做四十摄氏度;-3℃,读作零下三摄氏度。
5、体温计
(1)用途:测量人体的体温
(2)构造特点:水银柱很细、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很细)的弯部
(3)优点:反应灵敏、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4)使用时应注意:一次用后,再次使用应先将水银甩回玻璃泡
(5)测量范围(量程):35℃~42℃。
6、其他温度计: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不同的温度计原理不同,构造和量程不同。
第五节: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和证据→检测与评价→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