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文档名称:

初中生物知识点整理.doc

格式:doc   大小:184KB   页数:4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中生物知识点整理.doc

上传人:莫比乌斯 2022/10/26 文件大小:18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中生物知识点整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初中生物知识点整理 】是由【莫比乌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初中生物知识点整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初一上册)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物质。)
2、生物能进行呼吸。(大多数的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少数的生物进行无氧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的方式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的方式排出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片合拢。)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例:植物能产生种子,动物产卵、产仔繁殖下一代。)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科学探究的方法:
1、观察: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1)方法:可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对看上去相似的生物,要注意观察它们的不同之处;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观察它们的相同之处。)
(2)注意问题: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还要同别人交流看法。
2、调查:(见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3、收集和分析资料:(见第二章第一节生物圈)
4、探究实验:(见第二章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调查:
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2、调查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3、抽样调查: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二、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
1、要记录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
2、要如实记录,不能凭个人好恶取舍。
3、不要伤害动物和损伤植物。
4、注意安全。
三、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生物圈
一、生物圈
1、生物圈的概念:
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
2、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10千米,向下深入10千米,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大气圈的底部:大气圈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有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2)水圈的大部:水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中。
(3)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收集和分析资料
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1)收集资料的途径: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搜索。
(2)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音像资料等。
(3)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者发现探究的线索。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光、水分、温度、空气等
2、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圈内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
(1)捕食关系:例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2)合作关系:例如蜜蜂大“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3)竞争关系:例如到田里的杂草和水稻
(4)寄生关系:例如寄生在人体内的蛔虫
(5)共生关系:例如根瘤菌和豆科植物
二、探究实验:
1、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2、设计对照实验:
在研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所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3、变量唯一:
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都应相同。
4、对照组和实验组:
一般来说,对照组要确保实验对象的某种生命活动正常进行,满足实验对象所需要的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处理)。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则缺少一个适宜的条件(接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处理)。
三、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
1、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2、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适合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3、方法步骤: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取10只鼠妇放在铁盘中央。然后以铁盘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一段时间后观察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
4、注意问题:
(1)本实验的变量:光
(2)本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是无光的一侧;实验组是有光的一侧。
(3)如何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确定的变量引起的?
采用对照实验,可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
(4)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而不用一只?
防止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小实验误差。
(5)所用鼠妇的数量是不是越多越好?
不是,所用鼠妇的数量越多,实验的难度也就越大。
(6)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小组的平均值?
计算全班各小组的平均值,可减小实验误差。
(7)实验结束后,对鼠妇如何处理?
将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例如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沙漠中的植物大多根系发达,叶片退化成刺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例如植物的蒸腾作用能调节空气湿度;蚯蚓能疏松土壤。
二、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1、提出问题: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吗?
2、作出假设: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在裸地、草地或茂密的灌丛中,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
3、制定计划:分早、中、晚三次,每次分草坪、裸地及灌木丛三个地方进行实验,为了准确,每次每个实验进行三次,并取其平均值。
4、实验记录: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相对湿度
时间
裸地
草地
灌丛
早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中午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晚上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5、实验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早、中、晚三个地方空气湿度均有差异,且都是草地湿度最大,灌丛其次,裸地湿度最小。
6、实验结论: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在裸地、草地或茂密的灌丛中,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
第四节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二、物质流和能量流
1、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为了获取能量而捕食其他生物形成的食物联系叫食物链。(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
(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2、物质流和能量流:
(1)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能量在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被多种生物逐步消耗。营养级越低,生物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
(2)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叫做生物富集作用。会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就越多。
三、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生态破坏
1、生态平衡: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一个生态系统,其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它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3、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4、人类活动是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因素。
第五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类型
1、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各种生态系统。常见的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
(1)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有“绿色水库”之称。
(2)草地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植物。
(3)荒漠生态系统:生物稀少,生态环境最为恶劣。
(4)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源,蓄洪抗旱,有“地球之肾”之称。
2、人工生态系统:在人工栽培或建造的环境中形成的生态系统叫工生态系统。常见的有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较少。
(2)城市生态系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
二、了解当地的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
2、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第六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2、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练****使用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结构
1、镜座:支持稳定显微镜。
2、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3、镜臂:握镜的部位;
4、载物台:用于放置玻片标本。中央的圆孔,叫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玻片。
5、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连接转换器。
6、转换器:镜筒下端能转动的圆盘。其上安装物镜。
7、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种。平面镜有反光作用,光线强时使用平面镜;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光线弱时使用凹面镜。
8、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
9、镜头:是显微镜最重要的结构,包括目镜和物镜两种。目镜安装在镜筒上端,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低;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高。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如观察时所用物镜为40×、目镜为10×,则物体放大倍数为40×10=400倍。
10、准焦螺旋:
(1)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较大;
(2)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较小。
(3)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逆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镜筒向前,镜臂向后,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前端与载物台保持2厘米距离。转动遮光器,使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要睁开),转动反光镜,通过目镜可看到明亮的视野。
(3)放置玻片标本: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4)调节距离: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两眼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以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防止玻片标本损坏和划坏物镜镜头)。左眼注视目镜,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5)观察: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移动玻片标本,全面的观察材料,如果需要重点观察的部分,将其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再转换高倍镜进行观察。
2、清洁收镜: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3、注意问题:
(1)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2)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下看到细胞的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放大倍数越小,显微镜下看到细胞的数目越多,细胞的体积越小。
(3)倒像:显微镜下看到的物象是倒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向右移动玻片标本,物像向左移动。
(4)由低倍镜换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
(5)辨别污物存在部位: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转动目镜、移动标本,污点都不动,则在物镜上。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
一、观察植物细胞:
1、玻片标本的种类:常用的玻片标本有切片、涂片、装片三种,这三种玻片标本都可以做成永久标本(可长期保存)或临时标本(不能长期保存)。
(1)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如叶片切片。
(2)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如血液涂片
(3)装片: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如洋葱表皮细胞装片。
2、洋葱临时装片的制作
(1)擦: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净。
(2)滴: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取: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内表皮。
(4)展: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5)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平(避免盖玻片下面产生气泡,影响观察)。
(6)染: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稀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支持、保护细胞
2、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保护作用,在普通显微镜下不易看清。
3、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叫细胞质。
4、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5、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6、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等)。
三、生物绘图:
1、图的大小要适当,在纸上的位置要适中,一般略偏左上方,右方和下方留出注字和写图名的地方。
2、先用铅笔轻轻画出轮廓,再正式画好。
3、图中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上细点来表示(用细点的蔬密表示明暗程度,越暗的地方,细点越多)
4、字要注在图的右侧,各指示线要平行,终点要对齐。
5、在图的下方注明图的名称。
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
1、擦: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净。
2、滴: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3、刮:用消毒的棉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漱口的目的是清除口腔内的杂质)。
4、涂:把棉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中涂抹几下。
5: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平。
6、染: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稀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动物细胞的结构
动物的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
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比较
1、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都有线粒体。
2、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初一下册)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第一节藻类植物
1、淡水藻类:蓝藻、水绵、衣藻、刚毛藻、轮藻、小球藻
2、海洋藻类:海带、紫菜、石花菜、裙带菜、马尾藻、鹿角菜
3、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藻类植物的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水中,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4、藻类的经济意义:①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还
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可供地球90%的氧气)。②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③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第二节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一、苔藓植物
1、常见种类:葫芦藓、地钱、泥炭藓、黑藓
2、主要特征: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只起固定作用)。所以苔藓植物植株矮小。
3、意义:苔藓植物的叶很薄,只有一层细胞构成,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二、蕨类植物
1、常见种类:真蕨、卷柏、贯众、满江红、肾蕨、中华水韭
2、主要特征: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注意:整个地上部分都是蕨类植物的叶)。
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①有些可食用(如蕨菜);②有些可供药(如卷柏、贯众);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如满江红);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第三节种子植物
一、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
1、孢子植物:不结种子,只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的植物叫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2、种子植物:绝大多数植物都是结种子的,并且都是由种子发育而成的,这些植物称为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根据种子有无果皮包被,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如松、水杉、银杉、银杏、苏铁、侧柏。
2、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三、种子的结构
1、蚕豆种子(双子叶植物—子叶有2片):由种皮和胚组成,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储存营养物质)四部分。
2、玉米种子(单子叶植物—子叶有1片):由种皮、胚、胚乳(储存营养物质)三部分组成。(注意:玉米种子的果皮和种皮紧贴在一起,不易分离,所以玉米粒实际上是果实,而不是种子)。
3、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种子比较
相同点不同点
单子叶植物都有种皮和胚胚有1片子叶,有胚乳
胚都由胚芽、胚轴、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中
胚根、子叶组成胚有2片子叶,无胚乳
双子叶植物都有储藏养料的结构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中
四、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
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五、种子的成分:
种子中含有有机物和无机物,其中有机物包括淀粉、蛋白质、脂肪。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
六、观察种子的结构
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2)剥去种子外面的种皮,分开两片子叶。
(3)用放大镜观察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2)用刀片将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
(3)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用放大镜观察被碘液染成蓝色的胚乳,以及未被碘液染成蓝色的果皮和种皮、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七、测定种子的成分
1、种子中含有水分
(1)步骤:取适量干燥的小麦种子,装进干燥的试管里。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端1/3处放在酒精灯上均匀加热。
(2)现象:试管壁上有水珠出现。
(3)结论;种子中含有水分。
(4)注意问题
▲小麦在试管底部要散成一斜面,烘烤部位要局限在有小麦的区域内,可缓慢晃动,以求小麦受热均匀。
▲试管需保持水平或口稍向下倾斜,这样管壁上出现的水珠才不会流向管底,不会引起试管爆裂;
▲烘烤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种子就会发生碳化,碳化的部分往往粘在试管壁上,不易洗掉。
2、种子中含有无机盐
(1)步骤:取一粒的浸软的小麦种子,用铁丝穿好,放在酒精灯上燃烧至灰白色。
(2)现象:燃烧完后有灰白色的灰烬。
(2)结论:种子中含有无机盐。
(4)注意问题
▲燃烧后,铁丝很烫,要避免烫伤手和烫坏桌面。
3、种子中含有淀粉
(1)步骤:将小许小麦面粉用纱布包起来,在清水中揉挤,当清水变成乳白色时,取2毫升乳白色的溶液滴入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加热煮成糊状,冷却后滴加几滴碘液。
(2)现象:试管中的液体变蓝。
(3)结论:种子中含有淀粉
4、种子中含有蛋白质
(1)步骤:将纱布包内的面团,放在清水内继续揉挤,纱布内只剩下黄白色的胶黏物质为止。取一小块黄白色的胶黏物质放入培养皿中,滴加双缩尿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