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2).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2).doc

上传人:莫比乌斯 2022/10/26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2) 】是由【莫比乌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2)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七年级下册生物复****知识点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古老的人类化石是露西化石(发现于非洲大裂谷地区)。2、男性: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女性;
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3、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输卵管—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既受精卵的形成部位)
4、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5、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
6、青春期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性器官迅速发育),都是性激素的作用。第二章人体的营养1、人体所需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有机物,必须要先经过人的消化才可以吸收。
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富含脂肪的食物:花生、肥肉、大豆
3、糖类:(人体内主要供能物质)富含糖类的食物:蔗糖、大米、小麦、馒头;
4、蛋白质:(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奶、蛋、鱼、瘦肉5、水: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体重60%-70%6、无机盐缺乏时的症状:(23页)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碘——地方性甲状腺肿
磷——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铁——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
7、维生素缺乏时的症状:(24页)
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C——坏血病,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
松症(维生素可以促进人对钙的吸收)8、人体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的组成。
9、27页“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1)实验过程: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无唾液或是否搅拌)37℃温水原因:使酶的消化作用发挥的最好。滴加碘液:检验馒头中淀粉是否被消化,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2)实验现象:试管不变蓝的原因:唾液淀粉酶已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试管变蓝的原因: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试管部分变蓝色。原因:没有充分搅拌。
3)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10、(29页图)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各种消化液的分泌器官及作用:(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将淀粉转换为麦芽糖
(2)胃腺——分泌胃液,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3)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4)胰腺——分泌胰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
11、唾液腺、胰腺、肝脏位于(消化道外),它们分泌的消化液注入十二指肠后与食物接触,胃腺和肠腺位于(消化道内)。(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
12、三大有机物消化的起始部位和最终产物?(29页)
淀粉:消化始于口腔,转化成麦芽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
蛋白质:消化始于胃,最终分解成氨基酸,脂肪:消化始于小肠,最终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13、(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胃能吸收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30页)
14、怎样判断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33页)
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三餐按时吃,要求含有“平衡膳食宝塔”这五类食物并且比例合适。15、关注食品安全: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是否有质量安全图标;买肉时看是否是检疫合格的;不能吃有毒食品;蔬菜水果通过清水浸泡、冲洗,或者削去外皮,减少农药残留。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1、人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41页图)
2、呼吸系统中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43页)
4、痰的形成部位:(气管和支气管)
5、(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6、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46页)
吸气时,膈肌(收缩),胸腔容积(扩大),肺便(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气体由外界进入。呼气则相反。
7、吸气和呼气末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8、人体主要呼吸肌?(肋间肌和膈肌)9、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47页)
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10、血液流经肺泡时血液成分的变化:由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11、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原理实现的。
12、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过程:血液中的氧气运送到组织细胞处,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氧气可以透过较薄的血管壁进入到组织细胞内,同时,细胞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也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中。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的。(51页)2、
血浆: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透明液体。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3、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4、红细胞:两面凹的圆盘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数量(最多)。特性: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功能:有运输氧的功能。
5、白细胞:体积比较大,有细胞核,数量比较少。
特性: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功能:防御和保护作用。如果体内数量高于正常值,可能身体有了炎症.
6、血小板: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7、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57页)
动脉:送血离心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
(越往下分支越细)
静脉:送血回心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具有静脉瓣。
毛细血管:连通最小的动脉与静脉,特点: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
8、心脏的结构和功能(61页图)左心室壁特点?房室瓣和动脉瓣的作用
?
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左心室壁最后厚;动脉与心室连接,有动脉瓣;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房室瓣和动脉瓣的作用保证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流向动脉,沿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9、人体的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止部位及血液成分变化?(63页图)
体循环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使含氧丰富颜色鲜红动脉血变成含氧少暗红静脉血)
肺循环途径:(右心室)--肺动----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使含氧少颜色暗红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10、心脏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是:主动脉、肺静脉。11、我们静脉注射药物是药物最先来到心脏的右心房。同样,我们吃的食物的营养物质最先到达的也是心脏的右心房。
10、四种血型及输血原则?(69页)
ABO血型包括:A型、B型、O型、AB型。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O型血是万能输血者,AB型血是万能受血者。
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健康人献血不得超过400毫升。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73页图)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2、(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
3、尿液的形成过程?(74页)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
4、75页图“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说出哪两个重要的生理作用?
①肾小球的滤过作用;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葡萄糖含量减少,而尿素含量增多)。5、从肾脏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含量减少。 6、排尿的意义: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7、如果尿液中有蛋白质、血细胞,是(肾小球)出现问题,尿液中有葡萄糖则可能是(肾小管)出现病变,或是人的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足。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79页图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瞳孔:光线通道,调节光线强弱;虹膜(黑眼球):有色素,中央有小孔叫瞳孔(光线进入眼睛的通道)。
视网膜:含有对光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晶状体:折射光线脉络膜:遮光作用。巩膜(黑眼球):白色坚固,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2、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了视觉。(79页)
3、近视成像位置及矫正措施?(81页)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可配戴(凹透镜)矫正。 4、神经系统的组成: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88页)5、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6、构成神经系统的功能单位是(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89页)(反射);其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包括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91页)?(93页)简单反射:人生来就有的反射,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膝跳反射。复杂反射:长期生活积累形成,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与语言文字有关的。9、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10、97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