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doc

格式:doc   大小:214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doc

上传人:莫比乌斯 2022/10/26 文件大小:2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 】是由【莫比乌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13学年九年级化学章节知识点系统汇总(最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
1、化学是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2、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3、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4、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5、学****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6、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7、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另一洁净的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液体试剂的滴加法: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
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
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e、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
(二)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
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三)物质的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四)过滤
A、操作注意事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B、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滤纸破损
(五)蒸发
注意点:(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
(六)仪器的洗涤:
(1)废渣、废液倒入废物缸中,有用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玻璃仪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热的纯碱(Na2CO3)溶液或洗衣粉洗涤,再用水冲洗。
(4)玻璃仪器中附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
(5)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
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空气成分
O2
N2
CO2
稀有气体
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21%
78%
%
%
%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1)氧气的化学性质:特有的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
物质
现象

在空气中保持热红,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产生大量白烟

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
石蜡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
(3)氧气的制备: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H2O2MnO22H2O+O2↑
2KMnO4△K2MnO4+MnO2+O2↑
2KClO3MnO22KCl+3O2↑
(4)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
(5)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a、步骤:连—查—装—固—点—收—移—熄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7、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质。(一变两不变)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8、常见气体的用途:
①氧气:供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
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②氮气:惰性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化肥)、液氮冷冻
③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
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9、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①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③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
9、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反应。
剧烈氧化:燃烧
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事物腐烂、酒的酿造
第三单元知识点
1、分子与原子
分子
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 构成 分子:如***化氢由***化氢分子构成。H2、O2、N2、Cl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化钠由钠离子(Na+)***离子(Cl-)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 单质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 (一种元素)
(一种物质)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CH4、C2H5OH、C6H12O6、淀粉、蛋白质
(多种元素) 氧化物H2OCuOCO2
无机化合物 酸HClH2SO4HNO3
碱NaOHCa(OH)2KOH
盐NaClCuSO4Na2CO3
3、原子的结构中子(不带电荷)
a、 原子 原子核(正电)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b、原子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c、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中子(氢原子中没有中子);

e、不同的原子质子数不同。
f、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相对原子质量
a、定义式: 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X原子实际质量
碳12原子实际质量×1/12
b、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5、元素: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A、不同种元素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B、元素之最:地壳:O、Si、Al、Fe细胞:O、C、H、N
C、元素与原子的关系:
(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区别:元素着眼于种类不表示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原子既表示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的含义。
(3).使用领域:
元素是用来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惯上说组成),如:水里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所组成的”。
原子是用来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惯上说构成),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但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所组成。”
(4)、联系: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构成元素的基本单元。
E、元素的分类:
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非金属具体又可分为:固态非金属、气态非金属和液态非金属
6、元素符号:
a、表示:采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若第一个字母相同,第二个字母小写
b、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如:H:①氢元素;②表示一个氢原子
【注】:1、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
c、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非金属固态金属元素(除碘)的元素符号除了有以上含义外,还能表示该物质。如:Fe:(1)铁元素(2)一个铁原子(3)铁这种物质。
7、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
:每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7个横行);族: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8、核外电子的排布
A、排布特点:(1)电子运动没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2)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
(3)电子排布时依据电子层能量的高低,由里向外能量由低到高排布;(4)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只有1层的不超过2个)
B、原子结构示意图
(1)含义:①圆圈表示原子核②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③弧线表示电子层④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排布的电子数
(2)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结构的稳定性
化学性质
金属元素
一般<4
不稳定
易失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非金属元素
一般>4
不稳定
易得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稀有气体元素
8(He为2)
稳定
一般不参加化学反应
9、离子的形成
a、离子:带电荷的原子和原子团叫离子;
b、:带正电荷的原子;:带负电荷的原子
c、离子符号的表示:An+或An-(n=1时省略不写)
d、离子符号的含义(以Mg2+为例):Mg2+表示镁离子或表示1个镁离子。
注意: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值表示离子的个数。如:2Mg2+表示2个镁离子。
e、原子形成离子之后:一定变:电子数一定不变:质子数可能变:电子层数
f、离子与原子的比较
区别
粒子种类
粒子结构
粒子电性
符号表示
原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中性
如Na、S
离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正电性
如Na+、Mg2+
阴离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负电性
如Cl-
联系
失电子得电子
阳离子←------原子------→阴离子
10、物质的构成
(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硅
(2)大部分物质由分子构成:如HCl、CO2、H2O、H2、O2、N2、Cl2等。
(3)离子化合物由有离子构成。NaCl等离子化合物
11、三决定:;(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质量; (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 。但是注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第四单元知识点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水电解器 ---直流电
----------增强水的导电性
通电
:2H2O===2H2↑+O2↑
产生位置负极正极
体积比2:1
质量比1:8
: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氢气 H2
A、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于水(排水法)
B、化学性质:
点燃
a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2H2+O2====2H2O(点燃前,要验纯)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b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

H2+CuO===Cu+H2O 氢气“早出晚归”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 H2、C、CO)
C、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Zn+H2SO4=ZnSO4+H2↑Zn+2HCl=ZnCl2+H2↑
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浓盐酸有强挥发性;
不可用浓硫酸或***的原因浓硫酸和***有强氧化性。
D、氢能源 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
通电
3、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2H2O===2H2↑+O2↑
(2)水可遇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CaO==Ca(OH)2
(3)水可遇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CO2==H2CO3
4、水的污染:
(1)水资源
%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1%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最多的元素是O。
,人均量少。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5、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硬水与软水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蒸馏、煮沸
: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6、其他
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CuSO4+5H2O=CuSO4·5H2O
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
7、什么是化学式?
A、定义:由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B、只有纯净物才能用化学式表示其组成,一种物质只能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C、意义: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一种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物质-元素-组成);③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④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有哪几种原子,每种原子各有几个(分子-原子-构成)
D、化学式写法:
a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而氧气、氢气、氮气、***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表示为O2、H2、N2、Cl2。
b化合物:正价在前,负价在后(NH3,CH4除外)
E、意义:
例:化学式的含义H2O
①表示一种物质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化学式Fe的意义:有3点(略)
8、化合价
A、化合价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B、原子团: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也叫做根。
如:SO4CO3NO3NH4OH
C、注意事项:
(1)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因此,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0”
(2)化合价有正负之分,在化合物里:
①氧元素通常显“-2”价;氢元素通常显“+1”价
②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③非金属氧化物中,非金属元素显正价
④一些物质在不同(或相同)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⑤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⑥原子团的化合价等于其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不为0)应标在原子团的整体正上方。
附:化合价记忆法:
一价:钾、钠、***、氢、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价)铝,四(价)硅,五价磷;
二、三(价)铁,二、四(价)碳;
二、四、六(价)硫都齐全;
铜、***二价最常见。
9、根据化合价求化学式
(1)、最小公倍数法
,正价在左,负价在右。。
。。
e按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的原则检查化学式。
(2)、十字交叉法
a写出元素符号,标出化合价,正价在左,负价在右。
b取化合价绝对值,约去最大公约数。

10、利用化学式推求化合价
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如:KClO3中***元素的化合价;+1+x+(-2)×3=0,解得x=+5
11、根据化学式的有关计算
:化学式AmBn中A,B元素质量比为(a×m):(b×n)(a,b为A,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如:H2O中H:O(1×2):(16×1)=1:8
:化学式AmBn相对分子质量为(a×m)+(b×n)
如: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18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相对分子质量
=×100%
1×2
(1×2)+(16×1)
如:H2O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化合物质量×R元素的质量分数
如:求100克水(H2O)中氢元素的质量。100g×%=
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注意:a、配平b、条件c、箭号)
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即: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个数比(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即: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2个水分子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即: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
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
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 (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高温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高温4Fe+3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2)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H2O+CO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本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C+CO2高温2CO(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3、用途:a灭火(灭火器原理:Na

最近更新

2024年足球知识题库及参考答案【典型题】 12页

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精.. 121页

县乡教师选调考试《教师职业道德》题库带答案.. 43页

职业教育法考试题库【综合题】 26页

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法律法规》题库及.. 134页

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法律法规》题库(.. 133页

职业教育法考试题库精品(历年真题) 26页

县乡教师选调考试《教师职业道德》题库含完整.. 45页

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及一.. 123页

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审定.. 121页

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附答.. 120页

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法律法规》题库及.. 130页

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法律法规》题库一.. 129页

科普知识竞赛题库100道(满分必刷) 18页

高考英语学习宝典 75页

2024年锇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76页

幼儿园保育及家长培训冬季幼儿护理-课件 50页

2024年足球知识题库完美版 12页

2024年足球知识题库(夺冠) 12页

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及答.. 120页

五年级上册作文教学计划 21页

县乡教师选调考试《教师职业道德》题库(突破.. 42页

循证医学提问题找证据-课件 62页

2024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5页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及.. 8页

2024顺义中考数学一模及其答案 14页

人工水磨钻挖孔桩施工方案 7页

为病人募捐倡议书9篇 11页

食堂承包经营方案 20页

城市污水处理厂uct工艺的设计 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