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doc

格式:doc   大小:13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doc

上传人:莫比乌斯 2022/10/26 文件大小:1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 】是由【莫比乌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
第一部分:
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米,符号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1)10-3km=1m=103mm=106μm=109nm;(2)1m=101dm=102cm=103mm.
:刻度尺(最常用)、卷尺、三角板

(1)观察刻度尺(测量前的“三看”):
①零刻度线②分度值(即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③量程(即刻度尺最大测量范围)
(2)测量前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
(3)测量步骤:(1放2读3记)
:①刻度尺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②有刻线的一边与被测物体边缘保持平行;
:①读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②读数需估读——读至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录结果包括——数字和单位;无单位的数字是毫无意义的。
二、时间的测量
:国际单位:秒,符号:s;常用单位:天(d)、时(h)、分(min)。
换算关系:1min=60s,1h=60min;1d=24h=86400s
三、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选用的测量工具、采用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者.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错误是由于操作时未遵守仪器使用规则或读数时粗心造成的,
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不可避免。
第二部分:
一、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二、参照物:在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择另外的物体来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1)参照物的特点: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
(2)▲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是研究对象不能被选作参照物,通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3)在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其结果一般不同;
例:乘坐电梯时,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人是运动的;若以电梯为参照物,则人是静止的;
三、运动和静止相对性
(1)物体的静止和运动是相对的;(2)没有绝对的静止。

例:(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分析:竹排在江中游——以青山作参照物;青山在走——以竹排为参照物。
(2)两辆汽车同向行驶,汽车的运动是以_地面_作为参照物,坐在甲车里的乘客看到乙车在向后退,该乘客是以_甲车_作为参照物。这两辆汽车相比较,_甲车_车开得快。
第三部分:
一、速度:
:(1)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2)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
: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比值定义法)
:s——路程,t——时间,v——速度
:米每秒(m/s或m·s);千米每小时(km/h或km·h)
1m/s==;1km/h==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
二、,机械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计算公式
☆例1: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小明前、后50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前50m平均速度:
后50m平均速度:
全程的平均速度:
全程时间:
必要的文字说明
解:小明前50m路程s1=50m,用时t1=6s,后50m路程s2=50m,用时t2=7s,全程s3=100m,用时t3。根据公式和题意有:
必要的文字说明
代入数据,求出结果。数字后面必须有单位。
四、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小车(钢珠)、斜面、金属片、秒表、刻度尺
[探究步骤]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试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
[实验注意事项]
,“头到头,尾到尾”。
,小车运动过快,时间太短不易测量;也不宜过小,否则变速运动不明显。
:应该让小车做直线运动,小车运动时间较短,测量误差较大,可以听小车碰撞金属片的声音来计时。
【补充内容】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与路程—时间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