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湖北波森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HUBEI PUISSANT GEOTEHNICAL ENGINEEING C.,LTD
武汉软件新城住宅一期项目
载体桩桩基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批准:
审核人:
编写人:
湖北波森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二○一五年七月二十三日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吴家湾联合国际大厦10楼电话(027)87568435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武汉软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在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花山大道以西,花城大道、春和路以北兴建武汉软件新城住宅一期项目;该工程由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勘察,由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设计,由武汉土木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其桩基由湖北波森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施工,本期项目5#楼基础采用载体桩,共137根,设计桩径为430mm,砼设计强度为C30。桩端持力层为5-2粉质粘土层或第六层粉质粘土层,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1050KN,桩端进入持力层50cm,三击贯入度不大于10cm,:
第二部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本工程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详见《岩土工程勘查报告》。
第三部分载体桩简介
“载体桩”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桩,它是由上部桩身和下部“载体”两部分组成。桩身一般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载体”是位于桩端底部、经深层填料夯实的复合体,它是该种桩型的技术核心。
技术发明点:它是以桩端土层为研究对象,利用重锤的自由落体运动对桩端深层土体进行反复地填料夯实挤密操作,使桩端以下一定范围内的土体得到最为有效地加固挤密, 形成“载体”。它是一个呈层状分布、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复合载体,如图1所示。
图1“载体”的构造图2 “载体”受力分析图
“载体”的这种特殊的构造可以使桩端的应力水平逐层地进行扩散和降低,直至降低到与“载体”以外的原状土体承载力相同的程度,如图2所示。这样,改变了传统的桩端与地基土体之间的作用关系,充分地调动了桩端地基土体的承载力,从而使桩的承载能力大大提高,目前已将“载体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值达到8000kN。
技术特点:第一,改变传统的地基处理观念,避软就硬,因地制宜,充分地将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与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地基处理获得最优的效果;第二,将地基处理与基础施工合二为一,即降低地基处理费用,又节约基础投资,与此同时又可使得建设方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可谓一箭双雕。第三,极大地改善了桩的承载性状,使得单桩承载力出乎寻常的高,一般是普通桩的3~5倍;第四,可以通过调整“载体桩”的施工控制参数,任意改变其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值,使之最优化地满足工程之需要;第五,施工中能就地取材,充分地利用固体废弃物或廉价的建筑材料作为填充料,变废为宝,利国利民,保护环境,降低桩基础的成本……。
该技术利用重锤对填料反复进行填充和夯实操作,使桩端下纵向3~5m、横向2~3m、体积约10m3的土体得到加固挤密,在不影响相邻桩已完成的挤密土体的破坏和松动的情况下,使填料底端形成最大最优的密实体和影响土体,桩身承受的集中荷载通过复合载体的分层扩散作用,消除桩端的应力集中,并逐层降低至天然土体能够承受的程度,从而改善了土体的受力状态。
本技术不适用于存在高水头的承压水土层中,若承压水水头不高时,应慎重采用此技术。
第四部分施工依据
本工程施工图纸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载体桩施工规程》QB2007-0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J202-8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载体桩设计规程》JGJ/T135-2007
第五部分施工工艺简介
测量放线
工程项目部放线人员依据规划定点将桩位放线完毕,结合地勘资料初步确定桩长,报经监理验线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在施工前,各施工班组技术员对所要打的桩位再进行一遍复测,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
移桩机就位
检查桩机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准确设置锤出护筒的标记,移桩机就位,使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点对齐,然后将护筒放至桩位上,并调整护筒垂直。
如图所示,为载体桩施工工艺框图
复测桩位线
移桩机就位
锤击成孔
沉护筒至桩底标高
填料夯击(锤出护筒40~60cm)
测三击贯入度
不满足设计要求
满足设计要求
夯填干硬性混凝土
放入钢筋笼
浇注砼
浇注砼
拔护筒
振捣
本桩完成
载体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
锤击成孔
先用细长锤低落距轻夯地面,在地面土体中形成一浅孔,经反压系统将护筒沉至孔底,调整护筒垂直度,然后再提高细长锤夯击成孔。
沉护筒至设计标高
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