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八下知识点总结(填空) 】是由【莫比乌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八下知识点总结(填空)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八年级(下)全册知识点扫描
§1-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建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代表模型的是
A地球仪;Bt;Cρ;D细胞模式图;E地图;FS=vt;.;HO2
:书本P3图1-2液态水与气态水的模型,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1)水在状态变化中,水分子其本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只是分子之间的;
(2)态水的水分子之间间隔最大;
★(3)水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从分子角度看,其变化的本质是水分子本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发生了变化而已。
§1-2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发现水最终变成了两种不同的气体,分别是和,它们的体积比约为,这是个变化(物理或化学)。
。
-4水分子电解模型图:
(1)发现一个水分子通电分裂为个氧原子和个氢原子。个氧原子重新组合变1个氧分子,个氢原子重新组合变成1个氢分子;
★(2)从中可知化学反应从分子这个角度看,是分子为原子,原子再
变成其它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或不发生)变化,而原子的种类(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3)化学反应从微观角度看,可再分,而不可再分,所以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水分子最终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的化学性质与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或相同),★所以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注:当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原子。)
★,分子由构成,但有些物质也可以由直接构成的,如、、等。
(注:联系后面一节中可知物质也可能由另一种粒子离子构成,所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大类)
,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保持金刚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分子的种类是由和决定的。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经过不同的组合能构成千万种分子。
,如分子,也可以是由不同种原子,如分子;
、和,这些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不同物质性质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构成物质时原子的
不同的。
★:
A原子质量小,分子质量大;B原子体积小,分子体积大;
C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D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E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1-3原子结构的模型
将下列科学家与其提出的相应的原子模型连线:
英国道尔顿电子云模型(电子像云雾笼罩在原子核的周围)
英国汤姆森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分层运动)
英国卢瑟福卫星模型(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围绕核运行)
丹麦波尔西瓜模型(电子嵌在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原子球体)
现代科学家实心球模型(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的单位)
,我们发现建立模型是一个不断,不断
的过程,以使它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
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电荷)
原子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电荷)
(电性)原子核
(带电荷)中子(中子电)
相关说明:(1)原子核带的电荷数又叫;
★(2)由于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所以原子中各粒子的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中的质量可以略不计,故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注:联系后面讲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质子数)
(4)阅读P14页表格,不难发现下列规律: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有些原子中可以没有,不同的原子中一定不同;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或不一定)相等;
:;★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基本粒子是:;
相同的原子中数一定相同。
A分子B原子C质子D中子E电子F夸克
★(即)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如铁元素就是指的总称。元素是宏观、集合概念,(讲或不讲)个数。
,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
,中子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是(用符号表示):、、。
,金属钠原子失去形成带电荷的钠离子,氯原子得到形成带电荷的氯离子;带有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相互,最终构成电的氯化钠。可见氯化钠是由和
构成的。(离子像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
★用线把下列物质与相应构成物质的粒子连起来:
原子铜
硫酸铜
离子干冰
金刚石
分子氧气
§1-4组成物质的元素
(即)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如氧元素就是指的总称。
★说明:元素是宏观、集合概念,只讲种类,(讲或不讲)个数;而分子、原子和离子是微观概念,可以讲,也可讲。
根据元素的分类,将下列元素分别填入相应类别中:
金属元素
★元素固态的非金属
非金属元素液态的非金属
气体元素常见气体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铁;②钠;③硫;④碘;⑤溴;⑥汞;⑦氧;⑧氢;⑨氩;⑩氦。
★根据物质分类,将下列物质分别填入相应的类别中:
混合物
物质纯净物单质
化合物氧化物
其它化合物
①氯化钠溶液;②铁;③液氧;④水;⑤氯酸钾;⑥臭氧;⑦二氧化碳;
⑧石灰水。
将地壳中下列元素所含的比例从大到小排列①硅;②氧;③铝;④铁;⑤钙;
人体中所含元素比例最高的是,其次是,再次是。
人造元素是通过制得的,部分人造元素和天然元素具有性
★:
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B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
C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D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1-5表示元素的符号
:宏观上表示这种元素;微观上表示个碳原子。而2C仅表示。
★(注意:联系化学式知识C宏观上还可表示碳这种物质)
,代表个周期;同一周期中元素从左到右一般是按元素、元素和元素这样排列的;原子序数在数值上与相同。
(按读),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依次
;也可以竖着(按读),这些元素的化学性质。
★-20号元素,对应序号后写出其元素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6表示物质的符号
(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组成)的式子叫做,物质的化学式是由测定出来的,一种物质(指纯净物)只有个化学式。
★,写出下列单质的化学式,
氦气氖气氩气(单原子分子)臭氧
氧气氮气氯气氟气碘(双原子分子)
铝铜铁金刚石碳磷(习惯如此)
★:(根据化合物中各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规律书写;口决,正前负后,交叉法、约简)
背出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用符号填写)
+1价:、、、;原子团
-1价:、、、;原子团、
+2价:、、、;
-2价:、S(显负价时);原子团、、
+3价:、Fe(显高价时);
-3价:原子团有。(一定要背出!)
★根据化合价的知识完成下列符号组合成的化学式:
(横线上写化学式,横线下写化学式名称)
O
Cl
NO3
CO3
Na
Mg
Al
NH4
★:
①化合物中氢总是价,氧总是价;②金属元素常显价;
③非金属元素跟氧化合时显价,如SO2,跟氢化合时常显价,如H2S;④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⑤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最重要的一条规则);
⑥同种元素的化合价是可以变化的,如在FeCl2中铁显价;FeCl3中铁显价。
★标出下列物质中N元素的化合价,请标在N元素的正上方上:
①N2;②NO;③NO2;④N2O5;⑤HNO3;⑥NH4NO3
,KMnO4中Mn的化合价为。
★:以CO2为例,(可读图P32图1-34)
①宏观上可代表这种物质;
②宏观上说明二氧化碳是由组成;
③微观上可代表分子;
④微观上可说明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构成。
(注意:联系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的知识,⑤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10CO2只代表,只有这层微观意义。
练习:10CO2中的氧原子个数与个N2O5中氧原子的个数相同。
:钠离子,碳酸根离子;
-表示,它共带个单位负电荷。
★:
①氧元素②两个氧原子③氧气④两个氧气分子
⑤氧离子⑥两个氧离子。
§1-7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为了方便表示,就用一种相对原子质量方法来表示。若C-12原子的质量为M克,氧原子的质量为N克,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为。
,知质子的相对质量为,中子的相对质量为,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相对质量=数+数。
,(原子序数为11),则钠原子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核外电子数为。
,所以分子的质量也就用相对的方法表示。★计算下列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
①SO2=;②Ca(OH)2=;③3H2O=;④KclO3=。
★:
以NH4NO3为例请计算(写出具体步骤)
(1)NH4NO3的相对分子质量M=;
(2)NH4NO3各元素的质量比mN:mH:mO=;
(3)NH4NO3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N%=;
(4)40克NH4NO3含N元素的质量为mN=。
★练习:多少克NH4NO3中含N元素的质量为70克?
§2-1空气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参见书本P45页图2-3)
(1)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生成物是体(固或液),反应结束后集气瓶内气压(减小或不变或增大)
(2)等反应结束后,打开导管上的夹子,出现的现象是,集气瓶内水位最终约上升剩下容积的。
(3)此实验说明:。
;现代科学家经过大量实验发现,空气中还有氦、氩、氙等这些,此外还有少量的、,以及其它杂质。
空气中各成分有重要的利用,请对应连线:
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氧气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作电光源;
固态叫干冰,是一种良好的致冷剂;
氮气是工业制汽水的一种原料之一
充入灯泡可延长使用寿命;
二氧化碳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
供给生呼吸;
稀有气体燃料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高温火焰
§2-2氧气和氧化
氧气的物理性质主要有:
①常温下色味态;★②(易或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采用法收集氧气);★③密度比空气(所以也可以
采用法收集氧气);④液化时呈色。
氧气的化学性质主要有:
★(1)与硫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的火焰,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发出火焰,生成一种具有的体。
★(2)与铁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铁在氧气为燃烧实验现象是,生成一种色体。做此实验之前在瓶底铺一层细砂或装少量水的原因是。
由此可知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气体。
★。在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性。
★:;最复杂、步骤最多的是。
A铁生锈;B铜生锈;C橡胶的老化;
D生物的呼吸作用;E稻草堆自然发热;F白磷自燃。
,以葡萄糖为例,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是:。
★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②常温下分解过氧化氢:;
在②中MnO2只起改变反应速度的作用,而本身的和在反应前后都,这种物质叫做催化剂。
,常用的方法制取。
这个过程中是变化是(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
①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②加固体药品;③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④当气泡连续出现后收集氧气;⑤先移出导管,再灭酒精灯。
(注意这个实验的一些操作注意事项:如试管口为何略向下斜?;实验结束时为何先移导管?等等。。。,参见课本后面的实验内容,自己整理。)
★、、的反应。
如果燃烧以极快的速度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则可能发生;
物质在缓慢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如不及时散失,则可能引起。
★,燃烧和自燃说法正确的是:
A缓慢氧化不放热,燃烧放热;B它们都是化学变化;
C它们本质上都是氧化反应;D缓慢氧化最终会引发自燃。
★:一是要有参与,二是温度要达到。
,灭火的原理是或即可。
,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后,本条剧烈地燃烧,说明这种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空气D稀有气体
★:
①氧气很活泼,可以能和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②氧气能燃烧,故和很多物质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
③所有的物质着火后可以用水来灭火;
④爆炸都是化学变化,因为肯定有氧气参与;
⑤灭火的原理是消灭燃烧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
§2-3化学反应和质量守恒
★:
①铜在氧气中燃烧:;
②铝在氧气中燃烧:;
③水通电分解:;
④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⑤CH4在空气中燃烧得到CO2和H2O:
以上反应属于分解反就的是,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从反应本质上看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32和图2-33的实验证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和反应生成后生成物的总质量,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反应前后原子的和
都没有改变,原子的也没有变化,只是原子变成新的分子,这在宏观上的反映是生成物的总质量和反应物的总质量必然。
:一要以为依据,二要遵守定律。
★:(以2Cu+O22CuO来说明)
①表明反应物是,生成物是。
②表明反应的条件是;
③表明各物质间的原子和分子个数比为;
④表时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比为;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依据,对任一反应质量比是不变的)
6.★化学方程式计算步骤:
例:,问至少需要分解多少克过氧化氢?
解:②
①
③
④
⑤
参照步骤:
①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分析题意代入已知物,设未知量
③计算所求物和已知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④根据质量比列方程:
⑤写出简明答案
§2-4生物是怎样呼吸的
;
-38呼吸系统:
可知由、、和构成了呼吸道,实现了肺的通气;★气体交换的场所主要在部。
★。
胸腔体积
胸腔内压强
气流流向
吸气
呼气
,通过作用实现的
通过气体交换暗红的血变成鲜红的。(见图2-40最右幅)
★:
A动物和植物一样都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B呼吸就是呼吸作用;C在呼吸过程中生物获得能量;
D生物呼吸作用的最终产物都是CO2和H2O;
§2-5光合作用
,利用和这些(无机物或有机物),来制造(有机物或无机物),同时释放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为:
★,生产原料是;生产工厂是;生产动力是,得到的产品是:
ACO2BH2OCO2D叶绿体E有机物E阳光
★,但主要包含了以下两方面的变化:从物质变化角度看,把简单的物合成了复杂的物;从能量变化角度看,实现了
能转变成能贮存在植物体内。
,见书(P72图2-44):
★(1)试验可以用来鉴定淀粉的存在,因为碘能使淀粉变。
(2)把天竺葵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昼夜的目的是让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尽可能分解掉叶片中的(淀粉或无机物)。
(3)实验中可知,被光照射到的叶片中产生了。
★:
A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构成了生物体的主要部分;
B光合作用是个复杂的化学变化;C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不消耗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