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生物七下知识点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9,711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物七下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莫比乌斯 2022/10/27 文件大小:9.4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物七下知识点总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生物七下知识点总结 】是由【莫比乌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生物七下知识点总结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1、食物中六类营养成分:①糖类②脂肪③蛋白质④水⑤无机盐⑥维生素
2、六类营养成分中,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
3、六类营养成分中,糖类、蛋白质、脂肪、水和无机盐参与构成组织细胞
4、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即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5、维生素既不构成组织细胞,又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主要的供能物质——糖类备用能源物质——脂肪
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水
7、
维生素种类
含量丰富的食物
缺乏症
维生素A
肝脏、鱼肝油(玉米、胡萝卜)
夜盲症
维生素B1
谷类、豆类的种皮、肉类
脚气病
维生素C
新鲜的水果、蔬菜
坏血病
维生素D
肝脏、鱼肝油、蛋黄
儿童的佝偻病,***的骨质疏松症
8、缺钙——儿童的佝偻病,***的骨质疏松症
缺铁——贫血病,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
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
9、“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需消化被直接吸收,“淀粉、脂肪、蛋白质”要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10、①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其中口腔、胃、小肠具有消化功能,胃、小肠和大肠具有吸收功能
②消化腺及对应的消化液:
唾液腺(唾液)、胃腺(胃液)、肠腺(肠液)、肝脏(胆汁)、胰腺(胰液)
注:直接开口于消化道内的小腺体:胃腺和肠腺
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唾液腺、胰腺和肝脏
11、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可以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属于物理消化
12、口腔内的消化液有唾液,参与消化淀粉;
胃内的消化液有胃液,参与消化蛋白质;
小肠内的消化液有肠液、胰液和胆汁,参与消化淀粉(以及它的初步消化产物)、蛋白质(以及它的初步消化产物)和脂肪
13、淀粉的化学消化的部位是口腔、小肠
蛋白质的化学消化的部位是胃、小肠
脂肪的化学消化的部位是小肠
14、参与消化的消化液
淀粉(唾液、肠液、胰液)
蛋白质(胃液、肠液、胰液)
脂肪(胆汁、肠液、胰液)
15、消化最终产物:淀粉→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16、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应分别占30%、40%、30%
17、
A级标志AA级标志
呼吸系统
18、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19、肺——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0、肺泡利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有
①肺泡数目多;②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21、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四个环节,分别是:
①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又叫肺通气),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与血液之间),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
③气体在血液内的运输,氧气由红细胞运输、二氧化碳由血浆运输;
④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
2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两处:
①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②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23、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少于氧气的含量
24、,,
25、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用于进行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
26、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大面积植树造林是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27、血液分层后,血液分为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如下图B所示);血液凝固后,血液分为血清和血块(如下图C所示)
血浆
28、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形状
双面凹的圆饼状
圆球状
形状不规则
有无细胞核



大小
较大
最大
最小
数量
最多
最少
较多
功能
运输氧
防御疾病
止血和加速凝血
29、红细胞中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少是贫血,多吃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
30、身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31、RBC——红细胞,WBC——白细胞,HGB——血红蛋白,PLT——血小板
32、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肺泡处毛细血管)的地方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血液变为动脉血,呈鲜红色;血红蛋白在氧含量低(组织处毛细血管)的地方与氧分离,血液变为静脉血,呈暗红色
33、输血原则: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一个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34、
血管种类
功能
分布
管壁特点
官腔特点
血流速度
动脉
心脏→全身各处
多分布在较深部位
较厚,弹性大
较小
较快
毛细血管
进行物质交换
数量多,分布广
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非常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最慢
静脉
全身各处→心脏
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
较薄,弹性小
较大
较慢
35、判断三种血管的依据:
动脉——由主干到分支;静脉——由分支到主干;
毛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
36、心脏的四个腔及相通血管的名称: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静脉血)左心房——肺静脉(动脉血)
右心室——肺动脉(静脉血)左心室——主动脉(动脉血)
37、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房室瓣:心房与心室间;动脉瓣:心室与动脉间;静脉瓣:四肢静脉中
38、体循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39、肺循环: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40、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41、测血压——上肢肱动脉处;测脉搏——腕部外侧桡动脉处
42、排泄的三条途径
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少量的水、无机盐和尿素
②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
③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
43、尿素在肝脏内产生,是蛋白质的分解产物
44、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45、肾的组成:皮质、髓质和肾盂(收集尿液)
46、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每个肾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
肾单位
47、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
肾小管
48、两端都连毛细血管的是出球小动脉,一端连肾小球,另一端连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
49、一滴血从肾动脉流入、肾静脉流出,所经过的途径:
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肾静脉
50、尿的形成主要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51、肾单位结构中的液体名称:肾小球(血液)肾小囊(原尿)肾小管(尿液)
52、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被肾小球滤过
53、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管重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
54、原尿比血液少了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原尿比血浆少了大分子蛋白质
尿液比原尿少了葡萄糖
55、尿液、原尿和血浆中共同含有:水、无机盐和尿素
角质层:
皮屑是脱落的角质层细胞
56、
内有黑色素细胞,能产生黑色素
生发层:
(上皮组织)
表皮
皮肤
(结缔组织)
含大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
真皮:
57、汗腺包括分泌部和导管
58、汗液形成过程中,类似于肾单位中滤过作用的结构是:汗腺分泌部盘曲的细管和毛细血管
59、皮肤的功能:保护、感受外界刺激、分泌(皮脂腺)和排泄(汗腺)、调节体温
60、外分泌腺(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的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去,内分泌腺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61、幼年分泌不足——侏儒症
生长激素幼年分泌过多——巨人症
成年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
幼年分泌过少——呆小症
甲状腺激素成年分泌过多——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
饮食中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又叫大脖子病)
62、胰腺分为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和内分泌部(指的是胰岛,分泌胰岛素)
63、胰岛素——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加速血糖的分解)和转化(促进血糖合成糖元)等
64、糖尿病:注射胰岛素,不能口服,原因:胰岛素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失去作用
65、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66、
脊髓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脑神经
脊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67、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68、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
69、轴突或长的树突及套在外面的髓鞘构成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末端细小的分支叫做神经末梢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结缔组织膜,就成为一条神经
70、脑和脊髓的灰质是神经元的胞体集中的地方,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
71、脊髓灰质的功能是反射,白质的功能是传导
72、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躯体感觉中枢(管理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的感觉)
视觉中枢、听觉中枢、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味觉中枢、嗅觉中枢
73、小脑的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
脑干能够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
74、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做反射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75、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76、
神经中枢
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
举例
意义
非条件反射
大脑皮层以下(小脑、脑干、脊髓)
固定,不会消退
膝跳、缩手、排尿、排便、眨眼(脊髓)
吸吮(脑干)
适应范围小,只适应不变的环境
条件反射
大脑皮层
暂时,可以消退
“铃声—唾液分泌反射”
使机体更好地适应变化的环境
77、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
78、吃梅分泌唾液看梅分泌唾液谈梅分泌唾液
↓↓↓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对语言文字建立的条件反射)
角膜、
巩膜
外膜:
79、
脉络膜
睫状体、
虹膜、
眼球壁
中膜:
视网膜
眼球
内膜:
晶状体
房水
玻璃体
内容物:

眼睑、睫毛、结膜、泪器等
附属结构:
80、虹膜——黑眼球巩膜——白眼球
81、眼球重要结构:晶状体——曲度大小可调节(通过睫状体来调节),从而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视网膜——视觉感受器
82、物像形成在视网膜,视觉形成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83、近视眼: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佩戴凹透镜
耳廓、外耳道
外耳:
84、照相机的原理:瞳孔——光圈视网膜——胶卷晶状体——镜头
听小骨
鼓膜、听小骨、鼓室
半规管、前庭、耳蜗
中耳:

85、
耳廓
内耳:
半规管
外耳道
位听神经
写出有图各部分的名称
耳蜗
鼓膜
86、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听觉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粘膜
87、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免疫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88、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
抗原包括:病原体(微生物和寄生虫)、化学物质(如:花粉、药物等)、输入的别人的血、移植的别人的器官、疫苗
89、免疫的功能:防御、自我稳定、免疫监视
过敏属于防御功能过强、类风湿性心脏病属于自我稳定功能异常、免疫监视功能过低,容易导致肿瘤的形成
90、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91、传染病的特点:传染性、流行性
92、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传染病可分为四大类
93、
传染病类型
传播途径
举例(括号内为病原体)
呼吸道传染病
空气、飞沫
流行性感冒(病毒)、肺结核(结合杆菌)、百日咳(百日咳杆菌)、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病毒)、麻疹(麻疹病毒)
消化道传染病
饮水、食物
细菌性痢疾(痢疾杆菌)、甲型肝炎(病毒)、蛔虫病(蛔虫)、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病毒)
血液传染病
吸血的节肢动物
(蚊、虱、蚤等)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疟疾(疟原虫)
体表传染病
接触
狂犬病(狂犬病毒)、血吸虫病(血吸虫)、破伤风(破伤风杆菌)、癣(真菌)
94、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95、预防传染病的三项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96、对患病的人或动物采取的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比如:隔离,焚烧、掩埋动物尸体
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主要有:消灭蚊蝇、打扫卫生、消毒、洗手、清洗果蔬
保护易感人群的主要措施是打疫苗、加强体育锻炼等增强体质的措施
97、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中文全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98、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99、药物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OTC)
100、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如:风和树木)和不可再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