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高中高一化学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高一化学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doc

上传人:莫比乌斯 2022/10/27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高一化学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高中高一化学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是由【莫比乌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中高一化学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高中高一化学下册复****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怎样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表象:化合价升降实质:电子转移
注意:凡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必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有关概念
被氧化(氧化反应)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氧化产物(表现氧化性)
被还原(还原反应)还原剂(具有还原性)还原产物(表现还原性)
注意:(1)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
(2)用顺口溜记“升失氧,降得还,若说剂正相反”,被氧化对应是氧化产物,被还原对应是还原产物。
3、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单线桥:
双线桥:
注意:(1)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一定要记住,如果对分析化合升降不熟练可以用坐标法来分析。
(2)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4、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凡处于最高价的元素只具有氧化性。
最高价的元素(KMnO4、HNO3等)
绝大多数的非金属单质(Cl2、O2等)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凡处于最低价的元素只具有还原性。
最低价的元素(H2S、I—等)
金属单质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
注意:
(1)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表示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强过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强过还原产物。
(2)当一种物质中有多种元素显氧化性或还原性时,要记住强者显性(锌与***反应为什么不能产生氢气呢?)
(3)要记住强弱互变(即原子得电子越容易,其对应阴离子失电子越难,反之也一样)
记住:(1)金属活动顺序表
(2)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非金属活动顺序
元素:F>O>Cl>Br>N>I>S>P>C>Si>H
单质:F2>Cl2>O2>Br2>I2>S>N2>P>C>Si>H2
(4)氧化性与还原性的关系
F2>KmnO4(H+)>Cl2>浓HNO3>稀HNO3>浓H2SO4>Br2>Fe3+>Cu2+>I2>H+>Fe2+
F—<Mn2+<Cl—<NO2<NO<SO2<Br—<Fe2+<Cu<I—<H2<Fe
5、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
原理: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步骤:列变化、找倍数、配系数
注意:在反应式中如果某元素有多个原子变价,可以先配平有变价元素原子数,计算化合价升降按一个整体来计算。
类型:一般填系数和缺项填空(一般缺水、酸、碱)
二、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1、离子反应的判断
凡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就是离子反应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步骤:“写、拆、删、查”
注意:(1)哪些物质要拆成离子形式,哪些要保留化学式。大家记住“强酸、强碱、可溶性盐”这三类物质要拆为离子方式,其余要保留分子式。注意浓硫酸、微溶物质的特殊处理方法。
(2)检查离子方程式正误的方法,三查(电荷守恒、质量守恒、是否符合反应事实)
3、离子共存
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都不能共存
(1)生成难溶物
常见的有AgBr,AgCl,AgI,CaCO3,BaCO3,CaSO3,BaSO3等
(2)生成易挥发性物质
常见的有NH3、CO2、SO2、HCl等
(3)生成难电离物质
常见的有水、氨水、弱酸、弱碱等
(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Fe3+与S2-、ClO—与S2-等
三、原子结构
1、关系式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Z)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注意:化学反应只是最外层电子数目发生变化,所以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化合价|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化合价|
2、所代表的意义
3、同位素
将原子里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原子互称同位素。
注意:(1)同位素是指原子,不是单质或化合物
(2)一定是指同一种元素
(3)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4、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运动的特征:
(2)描述电子运动的方法:
(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符号KLMNOPQ
层序1234567
(4)熟练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写法
核外电子排布要遵守的四条规则
四、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1、什么是元素周期律?
什么是原子序数?什么是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周期律是谁发现的?
2、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
(2)记住“七横行七周期,三长三短一不全”,“十八纵行十六族,主副各七族还有零和八”。
(3)周期序数:一二三四五六
元素的种数:288181832
(4)各族的排列顺序(从左到右排)
ⅠA、ⅡA、ⅢB、ⅣB、ⅤB、ⅥB、ⅦB、Ⅷ、ⅠB、ⅡB、ⅢA、ⅣA、ⅤA、ⅥA、ⅦA、O
注意:ⅡA和ⅢA同周期元素不一定定相邻
3、元素性质的判断依据
跟水或酸反应的难易
金属性
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
跟氢气反应的难易
非金属性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
注意:上述依据反过也成立。
4、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注意:金属性(即失电子的性质,具有还原性),非金属性(即得电子的性质,具有氧化性)
(2)原子半径大小的判断:先分析电子层数,再分析原子序数(一般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层数相同的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
5、化合价
价电子是指外围电子(主族元素是指最外层电子)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负价|+最高正价目=8
注意:原子序数、族序数、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的奇偶数关系
6、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位、构、性”三者关系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BaCl2+Na2SO4=BaSO4↓+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CaCl2+Na2CO3=CaCO3↓+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C高温2Cu+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6、***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10、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