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摄影测量学》实验报告.pdf

格式:pdf   大小:456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摄影测量学》实验报告.pdf

上传人:小屁孩 2022/11/4 文件大小:4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摄影测量学》实验报告.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摄影测量学》实验报告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摄影测量学》实验报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摄影测量学》实验报告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
学期___________________
南京工业大学测绘学院:.
目录
摄影测量实验注意事项…………………………………………………2
实验一:数字摄影………………………………………………………3
实验二:立体观察………………………………………………………4
实验三:单像空间后方交会……………………………………………6
实验四:数字地面模型的建立…………………………………………8
实验五:VirtuoZo立体建模……………………………………………10
实验六:像片调绘………………………………………………………12
1:.
摄影测量实验(上机)注意事项
1、实验(上机)前必须阅读有关教材及本实验指导书,初步了
解实验内容要求与步骤。
2、摄影机和数字相机等为精密、易损仪器,应小心使用,相机
镜头必须用专用镜头纸擦拭。
3、严格遵守上机守则,严禁大声喧哗或玩游戏。
4、认真填写上机实验记录,不可潦草,填写内容包括上机实验
时间、地点、实验主要内容、步骤及完成成果说明等。
5、独立完成上机实验内容,实事求是,严禁抄袭他人作业。若
有弄虚作假现象,该课程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6、实验结束时,应向指导教师提交实验报告和有关成果,符合
要求并经允许,方可关机和离开机房。
7、按时上机,不准迟到、早退、旷课,有事须预先履行请假手
续,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
2:.
实验一数字摄影
日期:第周、星期、第节课
地点:小组成员:
一、实验目的
了解数字相机的基本结构,掌握不同模式的数字摄影、影像查看、影像
删除和数据输出等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每组拍摄32M中等分辨率像片若干张,要求构图合理、成像清晰。每人
各拍摄一张自动模式、一张人像、一张景物、一张无闪光和一张近物照片。
三、应交成果
所摄像片存储卡一张、实验报告
四、实验仪器和资料
每组一架数字相机、电池
五、实验报告
一、实验步骤总结
3:.
二、实验完成情况及提交成果
三、实验心得体会及遗留问题
四、指导教师评阅
实验二、立体观察
日期:第周、星期、第节课
地点:
一、实验目的
掌握人造立体观察的原理和方法,学会用桥式立体镜、反光立体镜及肉
眼直接观察立体。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每人一架桥式立体镜、一对立体像对。
三、应交成果
实验报告
四、实验仪器和资料
每人一架桥式立体镜、一个立体像对,反光立体镜若干架。
4:.
五、实验报告
一、实验步骤总结
二、实验完成情况及提交成果
三、实验心得体会及遗留问题
四、指导教师评阅
5:.
实验三、单像空间后方交会
一、实验目的
掌握单张航片空间后方交会的计算过程,学会用数字图像处理软件计算
像片的外方位元素。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一)解析法空间后方交会(略)。
(二)数字像片的空间后方交会
1、控制点坐标野外采集(已完成,见附表);
2、启动数字图像处理软件GeoImager,打开待求航片()
文件;
3、控制点对应像点坐标采集:单击几何处理/
单,出现选择地面控制点窗口,把鼠标移到控制点处,单击鼠标,
单击增加按钮,在窗口中输入控制点的地面坐标;
4、重复第3步,直到所有控制点坐标采集完毕,保存控制点文件;
5、数字像片的内定向:单击航片/地图/像片框标点定位菜单,出现
选择框标点窗口,用鼠标依次单击像片的4个框标,保存框标文
件;
6、单击航片/地图/输入相机参数菜单,出现输入相机参数窗口,键
入像主点坐标、摄影机主距、像片比例尺和四个框标点的理论坐
标,保存相机参数文件;
7、单击航片/地图/内定向菜单,出现内定向窗口,输入框标文件和
相机参数文件,计算内定向参数,检查合格后保存内定向参数,
建立质量报告文件;
8、空间后方交会计算:单击航片/地图/空间后交菜单,输入内定向
参数和控制点坐标文件,计算外方位元素,保存成果并生成质量
报告。
三、应交成果
内定向质量报告文件、空间后方交会质量报告文件、实验报告
6:.
四、实验报告
时间:地点:
一、实验主要步骤总结
二、实验完成情况及提交成果
三、疑难问题及遗留问题
四、指导教师评阅
7:.
附控制点地面坐标














实验五、数字地面模型的建立(2学时)
一、上机目的
了解数字地面模型建立的主要方法,掌握用现有地形图建立数字地面模
型的步骤和方法,学会用GeoTin软件建立数字地面模型。
二、上机内容和要求
每人完成一幅地形图的数据格式转换、等高线高程赋值、编辑、不规则
三角网和规则格网DEM的建立。
三、上机和步骤
1、运行GeoTin软件,单击文件/数据格式转换菜单,选中需格式转换的
文件100-,打开文件格式选择窗口,,单击确定。
打开选择层列表窗口,选中等高线选项,双击等高线所在图层20,单击确定,
完成数据格式转换。
8:.
2、打开经格式转换的同名文件100-,打开原始数字化等高线窗口,
输入比例尺分母为500,,单击确定,打开离散化的等高线
图。
3、设置距离容差为10米。
4、等高线高程赋值,单击数据处理/编辑原始等高线菜单,选中一条待
赋值的等高线,输入实际高程,单击确定。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所有等高线
赋值完毕。(等高线高程赋值可用CAD软件实现)
5、建立不规则三角网,单击数据处理/三角形联网菜单,建立不规则三
角网,检查、编辑三角网。
6、建立规则格网DEM,单击数据处理/生成DEM菜单,打开随机栅格
转换窗口,输入格网间距(),单击确定,完成DEM的建立。
7、,进行检查。
四、应交成果
DEM文件、实验报告
五、上机实验报告
9:.
一、实验步骤总结
二、实验完成情况及提交成果
三、实验心得体会及遗留问题
四、指导教师评阅
10:.
实验六(上机)、VirtuoZo立体建模
一、实验目的
了解VirtuoZo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数字的硬件组成,了解VirtuoZo数字摄影
测量系统的主要功能;掌握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建立立体模型的作业步骤。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一)新建测区或打开已存在的测区
先将实验所需的文件,包括一个像对影像、控制点坐标文件和相机文件,复
制到一个新建目录中。
运行VirtuoZo软件,单击文件→打开测区菜单项,系统弹出对话框,让
用户输入(或选择已建立)测区文件名。如新建测区,则出现设置测区对话框。
输入主目录、加密点(控制点)文件、相机文件和摄影比例尺分母(10000),点
击保存。
(二)数据格式转换
先将TIFF格式图像转变成VZ格式图像,,点击增加,
将所要转换的影像加入输入途径中,点击处理。再点击退出。
(三)建立模型或打开已存在的模型
文件→打开模型(新建模型)→键入模型名即可,打开设置模型参数窗口,
输入VZ格式的左影像和右影像文件名(本实验左影像为k1006-、右影像
k1005-),保存。
(四)模型定向

处理→模型定向→内定向→点击接受→调整框标位置,点击保存退出(左
右像片均要进行)

处理→模型定向→相对定向→图上右击鼠标出现小白图→点击自动相对定
向→自动定义最大作业区→绿色范围为作业区,在左、右图上分别用鼠标点击一
11:.
个控制点,然后再分别点击→调整左、右控制点位置(右下角),输入控制点名,
确定。(将所有控制点人工匹配好)

处理→模型定向→绝对定向→调整匹配误差大的控制点(多次右击绝对定向
-普通方式,直至调整误差较小)
,退出
(五)生成核线影像(非水平)
(1)在图上右击→生成核线影像→非水平核线
(2)处理→核线重采样
(六)影像匹配
影像匹配后,点击匹配结果的编辑,出现编辑画面。(编辑作用主要防止等
高线画上屋顶,将房屋区域置平)
在图上右击鼠标出现红色区域图,用绿线将房屋圈出,再右击鼠标出现红框图,
点击结束定义作业区,然后点击置平。
(七)多次操作后,然后退出。
(八)产品→生成DEM和正射影像。
(九)显示→立体影像→***显示,观察所建模型。
三、应交成果
实验报告
四、实验报告
时间:地点:
12:.
一、实验主要步骤总结
二、实验完成情况及提交成果
三、疑难问题及遗留问题
四、指导教师评阅
实验七、像片调绘
日期:第周、星期、第节课
地点:小组成员:
13:.
一、实验目的
掌握典型地物在航摄像片上的构像特征,熟悉像片调绘的基本过程和主
要内容。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一人一组完成一张航片(卫片)的调绘工作。
1、像片判读,先在室内根据航摄像片的判读特征(形状、大小、色调
或色彩、阴影和相互关系)判读出像片上主要地物的性质;
2、像片调绘,到实地对照航片和实际地物进行像片调绘。内容包括:
居民地、道路、水系、植被等主要地物的调绘,补测新增地物,调查并
注记地理名称,按图式要求绘制在航片上。
三、应交成果
调绘片、实验报告
四、实验仪器和资料
航片(卫片)一张、像片夹一个、透明纸一张
五、实验报告
一、实验步骤总结
14:.
二、实验完成情况及提交成果
三、实验心得体会及遗留问题
四、指导教师评阅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