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北京市电话局光纤接入网技术规范.doc

格式:doc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北京市电话局光纤接入网技术规范.doc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2011/8/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北京市电话局光纤接入网技术规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北京市电话局光纤接入网技术规范
第一章总则
光纤接入网的功能,是在各业务网的业务节点和用户终端之间建立通行连
接,对各种业务信息进行透明传输,它是实现各种业务综合接入的关键,接入
网技术可以利用系统固有的集线功能,使用户线的利率大大提高,同时使交接
机的网络管理、日常维护等工作量都相对减少。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参考国际国内的先进经验,发展首都的接入
网技术,使通信业务种类不再是单一的音频电路,而是要迅速发展宽带数据通
信、光纤租用、会议电视、多媒体通信、多媒体 CATV 等业务,并逐步向数字
化、宽带化、智能化和个人化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迈进。
传统的接入网采用市话电缆中的铜绞线对,将交换机的用户接口与用户终
端设备连接,仅能满足用户对话音等窄带业务的需要,随着用户规模的不断扩
大和用户对各种业务的需求, 发展光纤接入网技术已成为我局刻不容缓的任
务,同时也是提高全网通信能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为是市话光纤接入网的规划、设计、建设有章可循,特制定本规范。
本暂行技术规范,根据邮电部(1997)50号文“关于加强用户接入网规划
建设工作的通知”和北京市电话局接入网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适用于北京市
话地区光纤接入网的新建、扩建工程。它是市话网络规划和工程设计的主要依
据。
光纤接入网建设,必须依据业务需求,网络特点,充分考虑主/备用及
近、中、远期的发展需要,分期分批到位。确保网络平稳升级及扩容,保证网
络安全运行。
关纤接入网中所采用的设备几器材,必须是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技术标准,
经由质量体验部门检验合格并准许入网的产品。
规划、设计工作中,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应执行《本地电话网用户线路设
计规范》、《市话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等本着规
定。
、规范有矛盾时,应以国家标准、规范为准。
、修改权属北京市电话局总工室。

                 第二章用户光缆网组网原则
组网方式
用户光缆网原则上以局间的服务区域为基础建设。其结构以#型为主、星
型为辅。
用户光缆网首先实现光纤到大楼(FTTB),光纤到小区(FTT#),光纤
到路边(FTTC),最后实现光纤到办公室(FTTO),光纤到家庭(FTTH)。
用户光缆网的配纤宜采用交接方式,加强灵活配纤功能。
,选择纤序1-12为每个交接点的公用纤,接入每个交接点的主干
ODF,以满足诸如SDH等设备的技术要求。见附件#。
(24进24出,不含公用纤),为#本单元,特殊情
况可依覆盖面积及业务量状况,以24芯为单元增减。
,每一平方公里左右地域应设一个光交接点,每个光交接点以
带4-6个光终端点的容量为宜。
,重要用户应选用两个不同的物理
路由进纤,形成环形结构,确保光通路安全。
, 主干光纤与配线光纤的沟通采用光
跳线跳接形式,减少配线光缆对主干光缆的影响。
对暂时形不成环路的地区,应按整体规划分布实施,主干光缆一般不递
减,随其发展,逐步成环。
,主干光缆的芯数配置,要有一定的备用#。
光缆的纤序编号,光交接点,光终端点命须规范统一。
主干光缆
局端ODF至光交接点主干ODF间的光缆,称主干光缆。
主干光缆选型,敷设方式应符合本规范要求。
光交接点位置距主环管道路由较近且具备条件的,主干A、B两个方向的
光缆应全部进入光交接点。分支部分光纤上主干ODF#过路部分光纤在交接间内
熔接和收容,减少室外分歧接头。光交接点#置与主环管道路由距离远,且不
具备条件时,应在距光交接点较近#孔内设分歧接口。
主干光缆敷设时,如某些光交接点条件尚为成熟,可在距光交接点较近
的人孔内按规定(见第四章)预留余长。
配线光缆

配线光缆选型,布设方式应符合本规范要求。
配线光缆应为12芯,每个方向6芯。可两芯用于POTS业务,两芯用于
图象,两芯用于综合数据业务,或根据实际需要分配使用。
光交接点
光交接点是用户光缆网的基础,它是主干光缆与配线光缆的交汇点,
并通过设置的ODF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