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高中古诗词鉴赏探微.doc

格式:doc   大小:10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古诗词鉴赏探微.doc

上传人:ohghkyj834 2017/8/23 文件大小:10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古诗词鉴赏探微.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中古诗词鉴赏探微
诗歌因其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情感而备受人们喜欢。诗歌之美,不仅美在其“形”,更美在其“意”:“满地黄花堆积”、“梧桐更兼细雨”的忧愁,“大江东去”的豪迈……高中古诗词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在古诗词学****中掌握其含义,更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诗歌内涵的挖掘,感受并欣赏诗歌的美,在学****中得到审美教育,拓展学生的情感空间,帮助学生建构起丰富的精神世界,以此促进人格的完善。
一、蓄势,营造意境
诗歌鉴赏,并非单纯地借助对诗歌语言文字的剖析进行,而是需要多种感官参与,需要融合学生的情感、态度、兴趣和心境等多种因素。在诗歌欣赏过程中,心境往往会影响到对诗歌内涵的理解,对美的感悟。为此,在诗歌欣赏中,切勿单调地用讲授的方式进行,而要结合诗歌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以灵活多变的方式营造氛围,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能用眼睛去感受诗歌的形式美,用耳朵去聆听,用心去感悟,为诗歌鉴赏奠定良好的基础。
《念奴娇?赤壁?压拧菲?势磅礴,被誉为“千古绝唱”。在吟咏中,不仅可以让人看到大江汹涌奔腾,也让人看见风流人物的卓荦气概。“樯橹灰飞烟灭”又让人沉入对历史的思索中。为让学生切实感受其豪迈气势,先以《三国演义》主题曲引入,再进行朗读。
二、移情,由此及彼
诗歌鉴赏,关键要抓意象。从当前古诗词的教学来看,更多是注重对诗词内容的分析,而对诗词意象的把握不到位。移情,目的是要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移情于诗歌的意象,深化对诗歌意象的感悟和理解,获得丰富的体验。结合高中学生的实际来看,他们对诗歌意象的理解还存在诸多困难,移情旨在帮助学生把意象具化为自己的经验和形象,从而更好地感悟诗歌原有的艺术气息。如《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道出了送别,而“枫叶荻花秋瑟瑟”则是环境的烘托,“举酒欲饮无管弦”则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加之“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那么,在读该诗时,就可引导学生模拟当时的情境,由“我”的感受而揣摩作者的感受,体会“天涯沦落之恨”的真意。
要让学生真正在诗歌鉴赏中移情,获得自己的感悟,切忌用“讲”代替学生的“悟”,而要让学生多去读和感悟。如《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联把秋天的肃杀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让学生读并交流自己的感受,体会其景之凄美和那包容宇宙、气象万千的境界,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登高临眺,百感交集的心境。
三、共鸣,情感共振
读诗词,切忌从字面含义去理解,或者说,切忌只让学生掌握诗词的字面含义,而无法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共鸣是情感的相互交织,是思想火花的碰撞,是“天涯沦落人”的那一杯酒,是“一江春水”的“不堪回首”。要让学生在诗歌鉴赏中产生共鸣,要引导学生反复吟读诗句,结合诗歌的意境、意象而移情,由诗而及人,由物而及人,由它(他)而及
“我”,由“我”而审视诗歌。换言之,要让学生先从吟诵中理解、感悟,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去揣摩、体会作者的心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以《声声慢》为例,从上片看,作者一人寻觅无着落,借酒浇愁而愁依旧,大雁飞过,其声更让思乡之情加重,学生随着作者的思绪,转入“庭院”,菊花盛开,秋意正浓,故而才有“满地黄花堆积”,由花及人,才有“憔悴损”,花开花谢花有期,诗中的“我”并没有摘花,为何?是惜花。为何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