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走在行知路上.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走在行知路上.doc

上传人:whetyo 2022/11/14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走在行知路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走在行知路上 】是由【whetyo】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走在行知路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走在行知路上
——教育心得体会
做老师,就是做学问,想从学问里去找“黄金屋”,是一种错误的想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古训,绝不是真的叫你到书中去搜寻“黄金”,而是从中找到像金子一样珍贵的精神世界。做老师就是做学问,就是从学问中感受生活的快乐,教育的幸福,人生价值的轻舞飞扬.
在我们的意识中,教书匠总是板着脸、苛刻严厉、毫无生气的那种,有时在我心情不好、对学生训话时也总是板着脸,这样看自己,我不就是一名教书匠吗?
假设说老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典范力量,那么老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老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所有的学生,都非常需要老师的爱。老师的爱和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当学生分开校园后,再和他们谈心交流时,在他的记忆深处不是你教给他的一个解题方法、一篇课文,恰恰是你的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轻轻的抚摸。
当然,首先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你并不缺少爱,缺少感情。但是,你是否原意为别人花费你心中的爱,你心中的感情?你能象爱自己的家一样去爱学校吗?你能象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去爱每一个学生吗?“一个真正的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深化的,不只关注今天,更关注其明天;不只关注其智力,更关注其情感;不只关注其基石,更关注其创造。”。我想,这种爱不仅是深化的,更是持之以恒的,需要你以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为基石。
其实爱是互相的,我们老师也需要爱,在学生的关爱下也是倍感幸福的。还曾记得,在老师节时,我们班的五十几名学生,有的学生是用自己节省下来的零花钱买来鲜花、水果,有的是自己亲手制作的卡片,有的带来自己心爱的玩具、真心祝福……回想起孩子们关切的眼神、甜蜜的笑容、美妙的祝福,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妙的、更幸福的呢?做一名老师真好。这也就是郑杰老师所说“互相取暖”吧,知道别人很冷,知道别人的处境,才会设法给别人一点温暖,自己在给别人温暖时也会受着别人的温暖。
考试,是我们每一位老师都不能不认真面对的问题,我们无法选择考试,我们只能积极应对。不从考试的角度积极组织教学,我们会觉得对不起学生的眼前利益,但假设仅仅满足于从考试的角度组织施行教学,,是无法让学生终生喜欢自己所教得学科的,学生分开学校,老师毕其一生,至多只能算是一个优秀的教书匠。好的老师,应该喜欢捕捉生活中的点滴,和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和学生一起涉及欣赏。这样的老师,不仅令学生日益积累起雄厚的知识根底,增强学生的考试才能,更能令学生日益迷恋上学习,令学生在进步自己的素养。这样的老师,才能辞别教书匠这一头衔。但是我总是被考试这两个字限制着我的教育,令我自觉不自觉地围绕考试进展我的教学活动。有时候想想真是对不起学生啊!
教书匠是不管什么新课改的,只要能把书上的内容讲完,指导学生将课后练习做对就行,,年复一年,我们会感到做老师真累。但我们真正参和课改,不要认为课程改革仅仅是专家们研究的课题、,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心情,我想我们的教学就不会这么累,学生学的也不会那么苦。
然而,从我们的现实情况来看,似乎有点儿本末倒置,大部分老师都是以让学生获取知识为首要的目的,其次才是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才能的培养,至于能否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开展,那是另外一回事。回忆上学期我所上的一节公开课《父母的心》,假设从知识、,在课堂上老师的组织教学是吃力的、?如今想想就是无视学生的情感。其实,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在激情中体验教学,在宁静中考虑教学,更能使学生体会到教学的本质美,才更能使学生学到有用的东西,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展,在不知不觉中进步教学效果幽默是爱心和智慧的结晶,数学课整体上是比较抽象枯燥的,假设上课时有点儿幽默感,这样的老师,就会像一块磁铁一样,能牢牢地吸引着学生,假设能在有趣中不知不觉地引导教学,那么,教学的效果一定是好的。
你、我怎么知晓自己的得意之处呢?不妨像郑杰老师所说的那样:“去问问孩子们,不必一本正经地做什么调查试卷的,只要去看看他们的表情和眼睛,他们欣喜的表情和欣赏的目光都会告诉你的。”
教书匠只管教书,不管学生的感受及环境的渲染作用,而作为老师,要知道自身的心境对学生心境的影响相当大,它可以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更何况,不好的心境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安康呀。我们何不调整自己的心态,做一名和谐老师呢。
做一名“和谐老师”,要在“公正”中平衡自我心理,享受生活。在当今时代,我们要认识什么是公正。社会对待老师应该说是公正的,部分老师对自己的收入不满意,其实大可不必。要擅长在工作中找到职业的尊严和幸福,树立“工作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我们还应把自己公正的态度辐射到自己的教育对象上,表现为不管是面对差生,还是优秀生;面对熟人的孩子还是陌生家庭的孩子都一视同仁。有了这样的心态,我相信心会越来越年轻、笑容会越来越灿烂!
做一名“和谐老师",“思索是一件快乐的事.”是啊,“静坐常思自己过”、“宁静以致远”,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工作态度。老师应该学会不断地疑心自己,对自己的教育设计、教育方法进展重新考虑,不断推出适用于学生的、有选择余地的新方案、新内容、、擅长创新的“和谐老师”。年轻的特级老师贲有林,正因为每天坚持撰写教学心得,才编辑了62篇几十万字的教育随笔集。
做一名“和谐老师”,要甘于“有限作为"。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效工作,不能急功近利。学生的知识、才能、道德、心理等都是渐渐生长和发育的,老师应该给予持久的关注和等待,要悦纳潜滋暗长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反对“立竿见影”.我们在学生身上获得的显性“成绩”是很有限的,不要指望用强力和果断在学生身上“打造”出什么,“催生”出什么。甚至有时候,我们的“不作为”就是最好的“作为"。
总之,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教书不再是我们唯一的标准,育人才是我们更高的追求。虽然我们不可能都成为教学专家,但是我们决不能仅仅做教书匠,无论今后会怎样,我都会善待我的教育,善待我的生命。“人生一世,草木一春”,行动永远不晚。让我们做一名真正合格的能表达新课改精神的中学老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