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第七节肺结核病人护理
肺结核是本世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和社会问题,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主要疾病之一。
WHO把印度、中国、俄罗斯、南非、秘鲁等22个国家列为结核病高负担、高危险性国家。
我国目前的结核病病人数量居世界第二。
【疾病概述】
肺结核(PTB)是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结核菌可侵入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常见。
临床上常用低热、盗汗、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及咳嗽、咯血等呼吸道症状。
痰中带菌病人是肺结核重要的传染源。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结核分支杆菌,包括人型、牛型、鼠型,人类结核病主要是由人型结核分支杆菌导致。
结核分支杆菌主要特点:
生长缓慢细菌培养时间2-6周
对外界抵抗力较强,用酸碱不能杀痰中TB菌,需烈日暴晒2h、医用乙醇2分钟、煮沸5分钟方能杀灭。
菌体结构复杂菌体成分有不同的生物活性。类脂质引起结核结节,蛋白质引起过敏反应,多糖类引起免疫应答反应。
结核杆菌涂片染色具有抗酸性,又称抗酸杆菌。
极少量产生先天耐药菌,多为继发耐药。
(二)发病机制
1、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痰中带菌(痰涂片阳性)病人是肺结核主要的传染源。
感染途径
呼吸道传播主要感染途径。
(1)飞沫传播
(2)尘埃传播
消化道感染次要感染途径。
血行感染经血传播至其他器官等
其他感染途径:皮肤、泌尿生殖系统
传染源是痰中带菌的肺结核病人(尤其是痰涂片阳性、未经治疗者)
2、免疫反应:结核病的免疫是细胞免疫。
(1)免疫力
非特异性免疫力(天然或自然免疫力)
特异性免疫力(后天性免疫力):通过接种卡介苗或受结核感染获得,对结核菌有特异性的抵抗力。
(2)变态反应: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4~8周,机体发生(迟发型)变态反应。结核病变态反应表现为病灶局部溃疡、坏死、经久不愈。
肺结核的发生发展
感染后的结核病的发展与转归取决于结核菌的数量、毒力、免疫力及变态反应的强弱。
结核病进展恶化
结核病不易发病
人体抵抗力较强时,病变可以吸收或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