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doc

上传人:wuxwivg046 2017/8/24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
摘要:应用题解题能力最能反映学生的智力程度,它的教学过程也最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要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和智力技能,必须从基础入手,抓好两步应用题的教学,教会学生基本的解题思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两步应用题;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5-0061-02
DOI:-
要想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法,就必须从小教会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所谓“思路”就是指思考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一点体会谈谈有关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
一、学生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存在的问题
其一,不易摆脱解答简单应用题中形成的定势。简单应用题只是两个已知数,解答时不存在已知数的选择问题。加上有时教法不当,学生解题时往往不是经过认真审题和分析数量关系后决定算法,而是套类型、猜算法,一旦形成定势,就会给学两步应用题带来较多困难。
其二,不能具体想象应用题中的情境及其发展变化,影响了对数量关系的正确分析。学生解答应用题先要通过对应用题的语言文字,在大脑中建立具体的表象,想象出题目所反映的事实及其发展变化,然后联系自己已有的经验、数学知识、思考方法,把情节简化为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如果学生不能想象应用题中的具体情境,也就无法分析数量关系。
其三,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沿着什么路去思考,没有明确的思路。
二、如何进行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
(一)抓好从简单应用题到两步应用题的衔接方法
根据一步应用题和两步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一步应用题或在教学分步提问和连续两问的应用题时,渗透两步应用题的知识,其主要目的在于减少由一步应用题到两步应用题的坡度,使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为学习两步应用题做更好的准备。一般从以下两方面渗透:
。利用巩固一步应用题的机会,开始通过增加一步应用题的问题来渗透两步应用题的条件。
例如:小明摘了90个西红柿,小强比小明少摘27个,小强摘了多少个西红柿?
可在学生算完后,增加问题:小强和小明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红柿?通过解答这类型应用题,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两步应用题中的间接条件和直接条件的概念,并通过增加一步应用题的问题练习,向学生渗透两步应用题是由两个(相关联的)一步应用题组成的,一步应用题增加一个问题后,前一问题就成了解答后一个问题的条件等有关两步应用题结构的一些知识。
。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一步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技能后,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渗透两步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途径。
例如:同学们跳绳,小明跳了34下,小华比小明少跳6下。小华跳了多少下?
在题后增加问题:小华和小明一共跳了多少下?按照一步应用题分析解题方法解答这两道一步应用题,这实际就是两步应用题分析、解答方法的渗透过程,通过这样的练习和渗透,为学生学习两步应用题增加了许多感性认识。
(二)指导学生找“中间问题”的方法
,找出“中间问题”。两步计算应用题可以拆成两个连续问的简单应用题,两个连续问的应用题又可拼成一个问的两步计算应用题,通过“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