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走近孩子 学会倾听.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走近孩子 学会倾听.doc

上传人:jactupq736 2017/8/24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走近孩子 学会倾听.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走近孩子学会倾听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能有效地倾听和会倾听孩子们的真实想法、了解孩子们的真正需求,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对大千世界的认知日益增多,他们想说的愿望也日益强烈。但由于孩子的能力不同,所以表述也是有限的,因此,当孩子对一件事情不能流利地表达时,老师往往就会打断孩子的话,就会没有耐心地听下去,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愿意表达了,他们也就没有了自信。作为幼儿教师,要学会倾听幼儿说话,并帮助他们扩充词汇、学****句子,引导幼儿完整、丰富和准确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这样孩子的表达能力也会越来越强的。教师关注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倾听,敞开心扉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倾听成为教师的一种技能。
如何培养这种技能呢?
一、耐心是倾听的开始
如果教师施行过于严格的常规教育,会使活泼好动且需要自由成长空间的孩子感到压抑与烦闷。上课时自己滔滔不绝地讲,让幼小的孩子背手坐在小板凳上听,老师不停地向孩子灌输,而孩子却没有表达的机会。孩子一讲老师就打断了孩子的话,而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时间长了孩子也不愿意听了,所以老师自然就不了解孩子的心里想法。他们也有自己的心理世界,和大人一样,时间久了,他们就不能不“发泄”了,趁老师不注意或老师和别人在交流时孩子就会滔滔不绝地讲起来了。所以,树立耐心是走进孩子心理世界的开始。
二、公平对待每一位孩子
现代教学中,已经打破了以往教学的旧模式,不是教师居高临下的“教”,孩子枯燥地“学”了,而是要求教师扮演全新的角色,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学会真诚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大人有想法,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如今的孩子再也不是大人们常说的“小孩儿”了,而是有思想、有发展的“大孩子”。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孩子,让孩子从你真诚的眼神中树立起自信,敢于将自己智慧的火花绽放在宽松的活动中。班级的孩子有着很大的个性差异,能力各不相同,有的孩子表达能力强,有的孩子表达能力弱,教师要平等地对待这些孩子,针对不同孩子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一些能力弱的孩子面前,更要用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尽量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而切忌不耐烦地甩手一边,或者粗暴地打断孩子的说话,损害幼儿的自尊心。因此,教师要努力做到公平对待。
三、要有一颗包容的心
教师就是一个“演员”,担任着多种角色,既是孩子的倾听者、观察者,又是伙伴与向导。对任何孩子教师都要一视同仁,要有一颗包容的心,教师的眼里要包容孩子的一举一动,要成为一名“容纳者”,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行为意向,读懂每一个孩子。教师观察孩子不仅需要敏感的眼睛,还需要敏感的心灵,要走进孩子的内心,倾听他们的心声。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和孩子零距离接触。孩子期待与教师交流,比如:我班有个王语涵小女孩,每次回到椅子上坐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