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论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国际法思考.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国际法思考.doc

上传人:3099984911 2015/3/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国际法思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国际法思考

内容提要:国际恐怖主义对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为此,有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国际法问题也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对于国际恐怖主义国际法的理论和实践都承认受害国可以行使自卫权,然而国际恐怖主义至今没有达成一致的定义,对有效打击恐怖主义和自卫权的行使有一定的影响。目前看来,国际刑事司法合作是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国际法有效措施,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制定反对恐怖主义的全球化措施中尤其强调尊重国家主权,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有效的反恐政策。
关键词:国际恐怖主义  国际反恐怖主义斗争    国际法  自卫权国际刑事司法协助
一、国际恐怖主义的新发展及其界定
(一)国际恐怖主义的新趋势
通常所说的“恐怖主义”(terrorism)是18世纪后从法文 “terreur” 一词演变而来。1931年首次恐怖主义劫机事件在秘鲁发生,***游击队突发奇想,成功地武装劫持了一架飞机,然后胁迫驾驶员开着飞机在人烟稠密的城市上空盘旋,以飞机作为散发传单的工具,自此国际社会开始直面恐怖主义,并积极采取措施予以惩治。1937年在瑞士日内瓦通过的《防止和惩治恐怖主义公约》(以下简称《防恐公约》)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打击恐怖主义的国际公约,其对恐怖主义的定义“恐怖行为一词是指直接反对一个国家,而其目的和性质是在个别人士,个人团体或公众中制造恐怖的犯罪行为”明确界定了恐怖主义的概念和性质,它规定的内容开创了国际合作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以及将一些行为定为国际恐怖主义的先例。注释:
[1] ,2003,4:18
但是,随着国际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国际恐怖主义的性质和手段也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态势,1937年国际社会界定的国际恐怖主义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国际刑法对其惩治与防范的需求。
早期的国际恐怖主义通常与劫持航空器、掳人勒赎、劫持人质或其他重大非法监禁等行为中威胁公民生命、身体或自由的行为存在竞合关系。综合这些特点,国际社会在首次制定《防恐公约》以后,先后在一系列国际公约中增设了相应的反国际恐怖主义的内容,诸如1970年在荷兰海牙签署的《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1973年在美国纽约订立的《关于防止和惩处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包括外交代表的罪行的公约》、1979年在美国纽约订立的《反对劫持人质国际公约》等。[2]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11
然而透过美国“”恐怖袭击事件可见,现代社会的恐怖活动已从绑架、暗杀、劫机、扣留人质等小规模袭击,发展成为一种有组织的并运用现代手段的大规模严重攻击模式。同时,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组织和宗教极端势力也在不时地制造各种恐怖事件,破坏国家的安全和稳定。总之,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行为正在对世界和平、经济发展、社会生活乃至人类文明产生潜在的威胁,尤其在伊战之后国际恐怖主义的发展已远远超出早期模式,呈现出一些新趋势。

伊战前的恐怖活动主要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现在已扩大到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国家(如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日本等亲美国家)。[3] ,2005,7:122
3] 由于美英等国加强了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