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舌尖上的中国3》观后感:美食智慧.docx

格式:docx   大小:1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舌尖上的中国3》观后感:美食智慧.docx

上传人:老狐狸 2022/11/18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舌尖上的中国3》观后感:美食智慧.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舌尖上的中国3》观后感:美食智慧 】是由【老狐狸】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舌尖上的中国3》观后感:美食智慧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舌尖上的中国3》观后感:美食·智慧
美食·才智
——《舌尖上的中国3》观后感
金茵小学四年级二班张钧硕
寒假里,我观看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六集M《酥·奉上一桌点心盛宴》,特殊是里面介绍北方面点的局部。
我们中国人是很擅长用食物来传达情意的。点心,是中国人饮食生活中最为温情的局部。北方的小麦,南方的水稻,不同的食材构成了精致别致的中国点心。它们与历史相连,与民俗相通。酥酥松软的点心里寄予着中国人独特的心思。山东崂山少山村的面点高手郭秀青阿姨,做了三十多年的馒头。她做的面点栩栩如生,看得我口水都要流下来了。我还知道了小麦原产于西亚,在大约4500-5000年前才进入的中国北方地区,但是在唐代以前人们很少吃。最初对小麦的做法是整粒蒸,整粒煮,但是不好吃。后来石磨的消失才把小麦带入了中国人生命的时间。经过碾磨之后的小麦摇身一变,最终浓墨重彩登上了中国人的餐桌。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人生重要阶段的见证者。满月、定亲、祝寿,都会用红布包裹着用面塑造的心愿,有了童年的味道、爱的味道、团聚的味道。这使我想起了以前回妈妈的老家胶东,都会吃到的大馒头,跟这个几乎是一样的呢。
唐宋时期,以小麦为食材的各种面点开头大量消失,最极致的是宫廷点心,如贵妃饼,萨其马。还有用面粉做成的各种水果—面果儿,造型逼真,吃起来跟真的水果是一个味儿的。这个是面点大师王志强讨论十几年做出来的,太了不起了。
有人形容,面点就是拿着面粉作画。好的面点师,做出来的不只是简洁的食物,而是挥洒自如间傲然直立的一件件艺术品。这些艺术品,分散了面点师们的才智与付出,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讨论、实践,才有了这些如此生动逼真的美食作品。
我喜爱美食,更喜爱富有制造力的宏大的中华民族。
指导教师:崔倩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金茵小学三年级四班刘俊瑶
寒假里,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刚开头听到《舌尖上的中国》这个名字的时候还以为它只是个关于美食的节目,看完后才知道它不仅描述了美食,更重要的是叙述了美食背后劳动人民的汗水与才智。
第一期主要讲了器具篇,中国烹饪器具一路走来发生了很大的飞跃,经受了陶器,青铜器,铁器,瓷器。河南三门峡的穿山灶很有特点,一个灶台七个锅,蒸煮炖焖还能保温,能够很快做出当地非常出名的十碗席。还有章丘铁锅,一口锅需要大大小小十几种铁锤工具,三万六千次的锻打,才能锻造出一把合格的章丘铁锅,用它做出来的炒鸡蛋不用放油依旧不粘锅,就连妈妈都想买一口章丘铁锅呢!
还有那些传统的民间美食,比方,天津的煎饼果子,看似很寻常的食物,要想把它做的口味独特,制也是需要花费许多功夫的,酱料中香料与绿豆的比例,面糊中小米与绿豆的比例,都是有讲究的。如今很多人经过自己的努力,让煎饼果子成为了市井百姓中最喜爱的早点。
北方人都喜爱面食,点心,想要做的让人有食欲,就要想许多方法,把一般的点心做的不那么一般。北方的小麦,南方的水稻,不同的食材构成了精致别致的中国点心,它们与历史相连,与民俗相通,酥酥松软的点心里寄予着中国人独特的心思。
所以,当我们在享受餐桌上每一道美食时,我们都要想到那些勤劳的劳动人民,感谢他们的才智与努力,让我们享受如此美味的佳肴。
指导教师:徐瑾
组稿:崔文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