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日韩汽车进入欧洲市场的背景条件比较
2005年9月13日到23日,全球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汽车展览会——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简称IAA) 在德国举行。来自全球44个国家900多家厂商展出了自己最新产品,共有57种新车型首次展出。时尚和节能是本次展会的主题。中国汽车厂商的首次亮相,引起了德国专业人士、媒体和公众的极大关注,不少专家认为中国将会有更多的汽车进入欧洲市场,它们很可能会像上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日本和韩国的汽车一样,对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市场造成强大的冲击。德国普尔斯市场调研所的经理康拉德•韦斯纳说:“由于日本和韩国汽车生产商所做的铺垫,中国汽车制造商在进入市场时可能获得很高的被接受程度。”德国汽车配件生产商德国海拉集团的经理贝兰德博士认为:来自中国的冲击波迟早会登陆欧洲,这一点无庸置疑。中,生产能力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他还认为,由于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期就开始和国际知名的汽车厂商合作,积累了很多的国际经验,对欧洲市场消费者的了解比较多,会比当年日本和韩国进入欧洲时少走很多弯路。ZF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格也认为,一旦中国的汽车开始涉足国际市场,势头必定超过当年的韩国和日本。德国Gelsenkirche专科学校汽车工业经济系教授杜登霍夫认为来自亚洲的汽车产品具备很强的竞争力,三四年之后,中国将在欧洲市场全面开花,并迟早会替代韩国汽车工业的地位。欧洲汽车制造协会的发言人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已经在世界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且他们已经开始进入欧洲市场了。
也有人认为,中国的汽车虽然开始走向海外市场,并在东南亚和中东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现在还不是能够与欧美市场竞争的时候,至少参展的三家企业是不能的。例如,德国著名的汽车经济领域的杜登霍夫教授(Ferdinand Dudenhffer)认为,目前来中国参展的三家汽车商对欧洲市场还不能形成真正的威胁。但是,当第二浪潮涌来,即中国的几家大的汽车制造商如上海汽车集团和长春第一汽车集团登陆欧洲时,则要危险的多。而通用汽车,中执行官菲力浦•墨斐(Philip F. Murtaugh) 非常不看好中国汽车的出口,他认为:“从经济学原理来看,中国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成为汽车出口大国。中国轿车在成本、质量、准时生产管理(Just-in-time) 等方面依然与西方存在一定的差距。”
中国制造的汽车会在何种程度上对欧洲市场造成影响,是否会像当年的日本和韩国汽车一样,成为欧洲市场上强劲的竞争对手呢?这成为本届法兰克福汽车展上,专家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一、中国参加IAA的车型简介
中国这次在IAA上展出的三家厂商及展出车型分别是:沈阳华晨的中国尊驰豪华型轿车、江铃陆风越野车以及吉利的五款新车型(豪情203A(HQ)、中国(CD)、自由舰(CK)、海域303H和正在研发中的一款车型FC)。其中,沈阳华晨的中国尊驰是由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德国代理商EUROMOTOR代理展出的,其售价大约在19000欧元左右,比德国的豪华车奔驰、宾马等价格低很多。
江铃陆风是由比利时的代理商LWMC公司负责参展的,该款车是中国进入欧洲的第一款车型,2005年6月4日,首批200辆汽车抵达比利时港口,目前在欧洲已经销售了100多辆了。在IAA的展会期间,德国通用汽车俱乐部对该车型进行了冲撞测试,得出的结论是: 前撞(时速64公里) 则死,夹击(时速50公里) 则伤(重伤) 。并称这是该俱乐部成立20年以来最差底线的测试结果。德国的各大媒体纷纷援用了这个测试结果。这对陆风在欧洲市场的销售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比利时代表商事后表态: 你不能把我们的汽车和大众、宝马进行比较,我们没有先进的技术,但是我们的价格是非常低的。显然,他是把低价作为了主要的竞争手段。
只有吉利是自主参展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老总李书福被称为是汽车界的狂人,他曾口出狂言:“汽车不就是四个轮子加一个壳”,并白手起家完成了这个任务,并且已经开始向海外市场进军,今年5月30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的IGC集团正式合作签约。计划2006年向马来西亚出口1万辆整车,3万辆成套散件。吉利的参展车型走的是低价,造型新颖的路线,主要是针对年轻人。但是,他们在这次的参展中并没有引起很多的关注。
二、日韩汽车进入欧洲市场时的内外因素分析及与中国的比较
中国三大品牌的汽车亮相法兰克福汽车展,不仅引起了德国媒体,还引起了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媒体和专业人士的关注。它们的亮相向世界传递了一个信息:中国的汽车已经进入欧洲市场了。大多数观察者似乎又看到了35年前的日本和15年前的韩国,同时坚信今天日本和韩国汽车在欧洲市场上的成功就是中国的明天。但是在市场瞬息万变的今天,真会出现这种令中国汽车界振奋的结果吗?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