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录
第一章地质基本情况 2
第二章巷道布置及技术特征 2
第三章施工方法 5
第四章掘进施工作业 6
第五章钻眼爆破作业 10
第六章永久支护施工方法 15
第七章顶板支护质量监测 21
第八章通风工作 24
第九章瓦斯监测监控系统 28
第十章供风、供水、排水、供液、供电、防尘系统 29
第十一章五大系统 31
第十二章施工组织管理 32
第十三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5
第十四章主要安全技术措施及避灾路线 35
第一章地质基本情况
1、顶板岩石性质:
老顶:细砂岩,灰色,以石英为主,显波状层理;。。
直接顶:粉砂岩,黑灰色,致密,具水平层理及缓波状层理,局部相变石灰岩;。
2、底板岩石性质:
直接底:石灰岩,灰黑色,块状;。
老底:细砂岩,黑灰色,显波状层理;。
3、涌水量:
本工作面掘进过程中主要的充水源为上覆岩层裂隙水,掘进过程中有少量渗水,预计最大涌水量:5m³/h;正常涌水量:³/h。根据收集的奥灰水水位情况,该工作面奥灰水水位为506米,底板最低标高为540米,属不带压区。
4、瓦斯涌出量:
预计本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³/min。
5、煤尘、煤层自燃情况:
煤尘无爆炸性,煤层不自燃。
6、巷道预计穿过煤、岩层的性质:
本工作面掘进时沿巷道煤层底板破顶掘进。其煤层性质为:煤层为9#煤,。煤层结构简单,属薄煤层;;煤层倾角为:2—10°,平均倾角5°;其直接顶为粉砂岩,-。
7、其它地质情况:
地温:10—14℃。
地压:—。
附图一:煤层顶底板岩性综合柱状图。
附图二:巷道预计穿过煤岩层地质剖面图。
第二章巷道布置及技术特征
1、巷道位置、用途、服务年限与四邻采掘情况的关系:
:
地面位置:寺河村西北900米。
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的关系:上部3#煤为小煤窑破坏区,东为94303工作面(已回采);西为未采区;北为晋东南到荆门1000KV特高压线路保护煤柱。
:担任94103(西)巷运输任务。
:该巷道为5年。
:94103(西)巷联络巷长30米,94103(西)。
:预计4个月。
2、施工条件:
。
,本工作面有可能存在一些隐蔽地质构造,掘进过程中若遇到地质构造和煤层变薄的实际情况,应加强工作面顶板管理。
,必须遵循“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做好排水工作。巷道在掘进过程中可在巷低洼处安设水泵等排水系统,排水管路要及时跟进,保证排水系统正常及时排出巷道内的积水。
,顶板有裂隙时,必须将其找掉并沿裂隙两侧方向打注锚索进行补强(不得在裂隙中打眼),同时安装顶板离层仪进行监测。
、裂隙发育、压力增大等情况正常支护难以维护下,减小循环进度(割一排支护一排)、加密锚索的方法进行支护。相应锚索排距也由3m减为2m(在局部特别破碎的情况下,要求锚索改为三花布置),如减小循环进度仍无法控制时,立即停止施工,及时制定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硐室开口位置,采用补打2根锚索进行锁口,锚索间距为2m,分别距开口位置和贯通位置200—500mm,加强顶板支护质量。
3、巷道技术特征、设计规格及支护形式:
,沿煤层底板掘进。
:矩形
94101(西)巷与94103巷交叉口往北35米处开口向东掘进30米到位后向南以90°拐弯掘进94103(西)巷与94103巷贯通,贯通后退出机组继续延伸94103(西)巷。94103(西)巷延伸前35米刷大东帮施工皮带机头硐室。
94103(西)巷、94103(西)巷联络巷、皮带机头硐室技术特征表。
94103(西)巷道断面技术特征表
项
目
数
据
名
称
断面尺寸
支护方式
锚索
排距
(m)
顶锚杆间排距(m)
帮锚杆间排距(m)
宽度
(m)
高度
(m)
面积
(㎡)
间距
排距
间距
排距
掘进断面
锚、梁、网锚索联合支护
1
净断面
94103(西)巷皮带机头硐室断面技术特征表
项
目
数
据
名
称
断面尺寸
支护方式
锚索
排距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