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 】是由【老狐狸】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
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夫增收
粮食问题是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始终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个重点。省委、省政府对粮食问题也是高度重视,为了促进粮食生产和农夫增收,贯彻落实中心一号文件精神,省委下发了三号文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有力措施:一是将全省农业税税率下调3个百分点,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宿迁五市免征农业税,仅此一项就减轻农夫负担17亿多元。二是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40的资金共计5亿多元,对种植水稻的农户实行直补。同时,新增2023万元资金,对农夫购置水稻插秧机等农机具赐予补贴。三是省里安排5000万元财政资金,对苏中、苏北地区23个县500万亩水稻实施优质良种补贴。四是省级新增农资调控资金3000万元,用于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五是依据国家公布的粮食最低收购价,对杂交籼稻、粳稻分别确定了72元/百斤、75元/百斤的最低收购价格。六是省里安排4000万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用于农夫职业技术培训。七是各市县在国有土地出让金纯收益中划出不低于15的比例,用于支持农业和土地开发。八是扶贫小额贷款担保资金总量由6000万元增至1个亿,进一步扩大小额贷款的掩盖受益面。可以这样说,对促进粮食生产和农夫增收工作的重视程度高、政策力度大、进展环境好,这是我们2023年粮食工作和农夫增收工作能够取得好成绩的重要缘由。
在充分确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糊涂地看到,粮食工作和农夫增收工作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讨论和解决。比方,如何加强耕地爱护,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力量;如何正确处理粮食安全与推动农业构造调整、促进农夫增收的关系;如何加强和改善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走出粮食“多了多了、少了少了”的圈子;如何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加工、消费政策,等等。
江苏的粮食问题和全国以及其他省份相比,既有一样之点,也有不同之处。要讨论好江苏粮食问题,必需坚持从粮食安全的内涵、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江苏特别的省情动身,牢牢把握好这么几条:
第一,要科学理解粮食安全内涵。粮食安全概念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在1974年的世界粮食大会上提出来的,其根本的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安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1983年粮农组织将其概念进展修改,提出粮食安全的目标为“确保全部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根本食品”。虽然这个概念不断得到进展和丰富,但表达粮食安全的几个核心因素即数量、价格、流通、质量没有变。粮食安全担心全,首先,要看总量是否有保证,能否满意市场的需要;其次,要看价格是否合理,生产者能否有利可得,消费者能否买得起;再次,要看流通是否顺畅,能否把粮食准时送到任何需要的地方;第四,要看质量是否有保障,能否满意人们养分全面、构造合理、卫生安康的需求。因此我们讨论粮食安全问题,必需科学理解粮食安全的内涵,紧紧围绕数量、价格、流通、质量这几个因素,既要讨论量的扩大,又要讨论质的提高,还要讨论合理的配置。
其次,要切实敬重市场经济规律。粮食是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粮食始终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对象。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作为一种商品,必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当前,粮食工作面临着很多新的状况: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推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对粮食价格的影响不断增加;随着农夫就业渠道的增多,粮农收入来源渐趋多样化,价格对粮食生产的制约作用以及种粮比拟效益低的问题将更加突出,调动农夫种粮积极性有肯定难度;随着市场的全面开放,粮食收购主体日益多元化,加强粮食市场监管显得更加重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和食品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粮食生产的构造性冲突突出,等等。这些状况都要求我们在新的形势下讨论粮食安全问题,必需运用市场经济眼光来端详问题,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来配置资源,根据市场经济规律来讨论政策和措施。
第三,要紧紧围绕农夫增收这个中心。农夫增收始终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农夫种粮比拟效益低、积极性不高,是影响我省粮食安全的一个突出问题;不解决好这个问题,江苏粮食安全就不行能真正实现。前几年,我省粮食生产消失下降,根本的缘由是,粮食生产效益低下,农夫种粮收益很少甚至没有收益。2023年我省粮食生产消失恢复性增长,根本的缘由是,由于政策、市场、气候及工作等综合因素的作用,较好地处理了促进粮食生产与增加农夫收入的关系。因此,必需把粮食安全与农夫增收更加严密地结合,紧紧围绕农夫增收这个中心开展粮食问题讨论。
第四,要大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力量。粮食生产是粮食安全的根底,而进展粮食生产根本的是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力量。只有切实爱护耕地资源,加强农村根底设施建立,改善农田灌排条件,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爱护,才能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藏粮于地”。只有大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开发
优质高效的粮食品种,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才能实现“藏粮于科技”。只有进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立现代农村,培育现代农夫,才能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进展,最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量。
第五,要严密结合江苏特别省情。江苏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紧缺,人均占有耕地少,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动,耕地削减趋势难以逆转,人地冲突突出。江苏经济比拟兴旺,非农就业比重大,劳动力时机本钱比拟高,农业生产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只有坚持效益优先、加快构造调整才能有出路。江苏既是粮食主产区又是粮食主销区,依据中心精神,结合本省实际,省委、省政府确立了“保证全省口粮省内自给,确保全部城乡居民有粮吃,工业、饲料用粮缺口利用国内外市场调整解决,通过市场有效配置实现全省粮食供需根本平衡”的粮食安全根本目标。要爱护好6606万亩根本农田,稳定3000万亩水稻种植面积。因此,开展江苏粮食问题讨论,不能离开江苏人多地少这对冲突,不能离开效益优先这个前提,不能离开我省粮食安全这个根本目标。
版权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