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文档名称:

生物科学毕业论文设计.doc

格式:doc   页数:4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物科学毕业论文设计.doc

上传人:327062971 2015/3/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物科学毕业论文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本科毕业论文
沙门氏菌X4062染色体-质粒平衡致死系统的构建
xxx
200830710116
指导教师
xxx 教授
学院名称
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名称
生物科学
论文提交日期
2012年4月6日
论文答辩日期
2012年 5 月
答辩委员会主席____________
评阅人________
摘要
鉴于临床多种耐药性菌株不断产生和迅速水平传播扩散,FDA ( Food and Drμg Administration食品与药物管理机构)已禁止在重组菌生产中使用抗生素和含抗药性基因作为筛选标志的载体质粒。染色体-质粒平衡致死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以非抗生素作为筛选标记的载体表达系统,它的宿主菌通常是一类染色体管家基因的突变体,该缺陷型菌株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当导入带有其完整基因的互补质粒后,质粒与缺陷型菌株即以遗传互补的方式构成染色体-质粒平衡致死系统,此时互补质粒对其宿主菌的生长起到功能性互补的作用,一旦质粒丢失,细菌则由于不能合成必需物质而死亡。
基于减毒沙门氏菌染色体上asd基因的已知序列,利用λ噬菌体的Red同源重组系统一步法构建沙门氏菌X4062的asd基因缺失突变株X4062 △asd::cat,在二次重组中利用携带能够表达FLP位点特异性重组酶基因的质粒pCP20介导二次同源重组,以去除上述缺失突变株中***霉素抗性筛选基因。结合PCR扩增和测序结果,证明沙门氏菌X4062Δasd缺失突变株的正确构建。另外,从沙门氏菌X4062基因组中扩增出asd基因片段,将该片段整合到带有表达荧光蛋白基因的质粒pEGFP中,命名为pMD-asd。缺失突变株失去了在普通LB培养基上生长的能力,只有添加DAP或导入含有asd基因的质粒(pMD-asd)才能在LB培养基上生长,与原型沙门氏菌X4062比较,其生长速度和生长对数期、接受不同拷贝数质粒的转化效率几乎相一致,基于该缺失突变株构建出以asd营养基因为标志的沙门氏菌染色体-质粒平衡致死系统。
关键词:FDA 沙门氏菌受体菌 Red重组系统 asd基因
缩略语及英汉对照
Amp
ampicilin
氨苄青霉素
Cm
chloroamphenicol
***霉素
FDA
Food and Drμg Administration
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DAP
diaminopimelic acid
二氨基庚二酸
asd
aspartate semialdehyde dehydrogenase
asd基因
ddH2O
double distilled water
双蒸水
dNTPs
deoxyribonucleoside triphosphate
三磷酸脱氧核糖核苷
LB
Luria-Bertani
细菌基础培养基
h
hour
小时
min
minutes
分钟
mL
milliliter
毫升
mmol
millimolar
毫摩尔
mol
molar
摩尔
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聚合酶链式反应
rpm
round per minute
每分钟转数
s
seconds

RNA
ribonucleic acid
核糖核酸
μL
micro litre
微升
μmol
micro molar
微摩尔
Structure of Salmonella X4062 Chromosome-plasmid Balance to Death System
Liu Yongwei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South China Agricμ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Abstract:In view of a variety of  resistant strains of clinical  continuously producing and quickly spreading, the FDA ( Food and Drμg Administration ) has banned binant strains used in production and contain antibiotics resistance genes as the carrier of screening mark plasmid.
Chromosome-plasmid balance to death system is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to 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