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诗经蒹葭原文及赏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诗经蒹葭原文及赏析.docx

上传人:花双韵芝 2022/11/26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诗经蒹葭原文及赏析.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诗经蒹葭原文及赏析 】是由【花双韵芝】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诗经蒹葭原文及赏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诗经蒹葭原文及赏析
导读:诗经蒹葭是诗经中的名篇,也是一篇流传后代的经典之作,下边是诗经蒹葭原文及赏析,欢迎查察阅读。
诗经蒹葭原文及赏析
【原作】
蒹葭——《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说明】
蒹葭(jiānjiā):此处即指芦苇蒹。蒹荻,像芦苇。葭,芦
苇。
苍苍:深青色*。
为:凝固成。
所谓:所说,这里指所想念的。
伊人:这个人或那个人,指诗人所想念找寻的人。
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边。
溯洄(s&ugra一ve;huí)从之:意思是沿着河流走向上游去找寻她。溯洄,逆流而上。从,追,追求。
阻:险阻,难走.
溯游从之:顺水而下找寻她。游,流,指直流的水道。
宛在水中央:(那个人)忧如在河的中间。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没法抵达。宛,忧如,仿佛。
凄凄:旺盛的样子。此刻写作“萋萋”,与下文“采采”义
同。
晞(xī):干。
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边。
跻(jī):升,高。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小岛。
采采:旺盛鲜亮的样子。采,同“彩”。
已:止,这里的意思是“干,变干”。
涘(s&igra一ve;):水边。
右:迂回,向右拐弯,这里是(道路)曲折的意思。
沚(zhǐ):水中的沙岸。
【古诗今译】
河边的芦苇碧绿葱翠,暮秋的露珠凝固成了冰霜。我那日思夜想的佳丽,就在河的那处。我要逆流而上找寻她,道路艰险而又漫长。顺水而下找寻她,她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边的芦苇特别旺盛,清早的露珠还没有晒干。我那深沉想念的佳丽,就在河睡的岸边。逆流而上找寻她,道路崎岖艰险难攀。顺水而下寻找寻觅,她仿佛就在河中的小岛上。
河边的芦苇旺盛清明,清早露珠依旧没有消逝。我那魂牵梦
绕的佳丽,就在水边。逆流而上找寻她,道路艰险迂回难走。顺水而
下找寻她,她仿佛就在水中的沙洲上。
【赏析】
[写作背景]
《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概是2500年从前产生
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对于这首诗的内容,向来建议分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一毛一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今人苏东天在《诗经》辨义冲阐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圣人),隐喻周王朝
礼法。假如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跻’、‘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假如服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意思是治国有希望。”二是“招贤”说。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玉润的《诗经原始》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
人”即“贤才”:“圣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或谓:“征
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三是“爱情”说。今人蓝菊有、
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均持“恋歌”说。如吕恢文说:“这
是一首恋歌,因为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行即,诗人堕入烦忧。说
河水隔断,是委宛的隐喻。”
因为此诗之本领无从查实,诗中的“伊人”所指亦难征信,故而以上三说均难以最后定论。在这里,我们临时先把它看作一首爱
情诗来解读。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
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发兵护送有功,又获得了岐山以
西的大片封地。以后秦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含现
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多数是东周时代这个区
域的民歌。
[层次构造]
此诗三章重叠,各章均可区分为四个层次:
首二句以蒹葭起兴,显现一幅河上秋景*图:暮秋清早,秋水森森,芦苇苍苍,露珠盈盈,晶莹似霜。这境地,是在清虚寥寂之中略带悲凉哀婉色*彩,因此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氛围衬着和心境衬托作用。
三、四句显现诗的中情意象:抒怀主人公在河边徜徉,凝视找寻河对岸的“伊人”。这“伊人”是他昼夜想念的意中人。“在水一方”是隔断不通,意味着追求困难,造成的是一种可望而不行即
的境地。抒怀主人公虽望眼欲穿、执著追求,但“伊人’都飘渺隔断。
可望难即,故而诗句中涟漪着无能为力的思绪和空虚怅惆的情致。
以下四句是并列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对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境地的两种不一样情形的描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是述写逆流找寻时的窘境:困难险阻无量,征一途漫漫无尽,表示终不行达也。“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描绘顺水找寻时的幻象:行程到处
顺畅,伊人不时宛在,但是终不行近也。既逆流,又顺水,百般找寻,
执著之意可见;不是窘境难达,就是幻象难近,终究不得,怅恫之情愈深。至此,伊人可望而不行即的'情境获得了详细而充分的显现。
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单发挥了重章叠句、频频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成效,并且产生了将诗意不停推动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怀主人公凝视找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这是地址的变换,象征着伊人的飘渺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频频衬着找寻过程的困难,以凸现抒怀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重章叠句,层层推动,这是《诗经》中的民歌常用的表现方法。诗中还奇妙的运用了如“苍苍”、“凄凄”、“采采”,使全文声情兼顾。
[内容述评]
假如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一人、恋人,那么,这首诗
就是表现了抒怀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乞降追求不得的难过心
情。精神是难得的,感情是诚挚的,但结果是迷惑的,处境是可悲的。
但是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识的东西,不是抒怀主
人公的追乞降失意,而是他所创建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
拥有广泛意义的艺术境界。好诗都能创建境界。境界是一种格局、一
种构造,它拥有含容全部具备相像格局、类同构造的异质事物的性*
能。“在水一方”的构造是:找寻者——河水——伊人。因为诗中的
“伊人”没有详细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隔断,因此凡人间全部
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各种追求,都能够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怜悯共识。
由此看来,我们不如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全部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
这里的“伊人”,能够是贤才、友人、情一人,能够是功业、理想、
前程,甚至能够是福地、圣境、仙界;这里的“河水”,能够是高峰、深堑,能够是宗法、礼教,也能够是现实人生中可能碰到的其余任何
阻碍。只需有追求、有隔断、有失意,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天地。这样说来,先人把蒹葭解为劝人按照周礼、招贤、怀人,今人把它视***情诗,以致有人把它看作是上古之人的水神祭祖仪式,唯恐都有必定道理,似不宜执拗其一而反对其余,因为它们都包蕴在“在水一方”的象征意义之中。
自然,当我们处在与“在水一方”近似的境遇时,应该赏识的是它的决心追求,而不是它的消极绝望。
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创建了一种模糊、清爽又神奇的境界。清晨的薄雾笼盖着全部,晶莹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怯的少女慢慢而行。诗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性*,表现出女性*的美,而薄薄的雾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纱。她一会出此刻水边,一会又出此刻水之洲。找寻不到,急迫而又无奈的心情正如蚂蚁爬一般痒,又如刀绞一般痛。就象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感”,这类美感因距离变的模糊,模糊,不清楚。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地点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隔雾看花、若有若无、模糊缥缈之感。蒹葭、白
露、伊人、秋水,更加显得难以捉摸,组成了一幅模糊淡雅的水彩画。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纳了赋中见兴的笔法。经过对眼前真景的描绘与赞美,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境界,笼盖全篇。诗人抓住秋景*特有的特点,不惜用浓墨重彩频频进行描述、衬着暮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欣然若失而又热情仰慕友人的心境。诗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它既点了然季节与时间,又衬着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氛围,衬托了人物迷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形交一融的艺术境地。“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水乳交融,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述的对象形成一个完好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季水边芦苇丛生的情形,这正是“托象以明义”,拥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照射之下,必定会表现出一种迷惑的境地,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模糊的爱”的境地。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形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蒹葭》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的风景*与人物委宛难过的相思感情交铸在一同,进而衬着了全诗的氛围,创建的一个扑朔迷一离、情形交一融的境界,正是“全部景语皆情语”的表现。总之,《蒹葭》诗的丰富美感,无论是从赏识的角度,仍是从创作的角度,颇值得我们重视和予以仔细的商讨。
[艺术特点*]
《蒹葭》是诗经中最优异的篇章之一。它的主要特点,集中
表此刻事实虚化、意象空灵、整体象征这密切有关的三个方面。
一、事实的虚化
一般说来,抒怀诗的创作是导发于对详细事物的感想,因此
在它的境界中,总可看到一些实实在在的人事场景。但是《蒹葭》的
作者却仿佛成心把此中应有的主要人物事件都虚化了。找寻者是什么
人他为何而找寻我们不知道;被找寻的“伊人”是什么身份为何
那么难以获得我们也不知道;以致于连他们是男是女也无从确认。特
别是“伊人”,音容体貌均无,一会儿在河的上游,一会儿在河的下
游,一会儿在水中央,一会儿在水边草地,飘忽不定,往来迷惑,简
直令人思疑其能否真有实体存在。无疑,因为找寻者、特别是被找寻
者的虚化,使整个找寻人物、找寻事件、找寻内容都变得空幻模糊起
来;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事实的虚化、模糊,诗的境界才显得那么空灵
而富存心象感。
二、意象的空灵
实质上,诗中所描述的情形,并不是目之所存的现实人事,而
是一种心象。这类心象,也不是对以前经历过的某件真事的回想,而
是由很多近似事件、近似感觉所综合、凝集、虚化成的一种典型化的
心理情境。这类心理情境的最大特点,是不粘不滞、空灵多蕴。“在
水一方”,可望难即,就是这类空灵的心理情境的艺术显现。在这里,
因为找寻者和被找寻者的虚化,那看来是真光景的河水、道路险阻,
以致逆流、顺水的找寻路线,以及伊人所在的“水中央”等诸种地址,也都成了虚构的象征性*意象。对它们均不行作何时何地、何山何水的追究,不然,伊人既在河的上游又在河的下游就自相矛盾,连两个
人何以都不渡过河去也成了问题。《蒹葭》的成功,就在于诗人正确地抓住了人的心象,创建出似花非花、空灵蕴藉的心理情境,才使诗的境界表现为整体性*象征。
三、境界的整体象征
诗的象征,不是某词某句用了象征辞格或手法,而是境界的整体象征。“在水一方”,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徊从之,道阻且长”的窘境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梦,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们可能常常遇到从追求的喜悦,到受阻的烦忧,再到失意的难过这一完好感情流的浸礼,更可能常常遇到逆流奋战多难过或顺水而下空欢欣的感情冲击;读者能够从这里联想到爱情的境遇和唤一同爱情的体验,也能够从这里联想到理想、事业、前程诸多方
面的境遇和唤一同诸多方面的人生体验。境界的整体象征,使《蒹葭》真实拥有了难以穷尽的人生真理意味。王国维曾将这首诗与晏殊的
《蝶恋花》“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相提并论,以为它们“最得风人情致”,这明显是着眼于它的境界的人生象征意蕴。
事实的虚化、意象的空灵和境界的整体象征,是一个问题的三个层面。从事实虚化到意象空灵,再到整体象征,这大概上就是象征性*诗歌境界的建构过程。
【诗经蒹葭原文及赏析】








上文是对于诗经蒹葭原文及赏析,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
感谢

最近更新

2024年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326页

2024年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330页

2024年山东省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精品.. 44页

2024年河南省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模拟试题.. 57页

2024年河南省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模拟试题.. 56页

2024年河南省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参.. 57页

2024年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职业倾向性测试题.. 56页

2024年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职业倾向性测试题.. 56页

一级建造师之一建公路工程实务题库1000道及参.. 302页

一级建造师之一建工程法规题库1000道及答案【.. 330页

一级建造师之一建工程法规题库1000道附答案【.. 331页

一级建造师之一建港口与航道工程实务题库1000.. 307页

演出经纪人考试题库1000道附答案【满分必刷】.. 275页

综合解析河南淮阳县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综.. 20页

2024年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 75页

2024年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 55页

综合解析江苏南通市田家炳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 21页

2024年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 73页

2024年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 56页

综合解析广东广州市第七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期.. 17页

镇纪委培训课件 25页

高三临界生工作的实践与探究 3页

江苏省居配工程试验抽检标准化规范 3页

UML类图例题及总结 4页

儿童生长发育曲线图课件 19页

压裂砂堵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3页

汽车检测的基础知识练习题(共15页) 16页

幼儿园中华武术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62页

捕鱼机打码器使用说明 1页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doc 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