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关于高炉炉底板边缘上翘问题的探讨.docx

格式:docx   大小:1,274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高炉炉底板边缘上翘问题的探讨.docx

上传人:shijijielong001 2022/11/26 文件大小:1.2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高炉炉底板边缘上翘问题的探讨.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关于高炉炉底板边缘上翘问题的探讨 】是由【shijijielong00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关于高炉炉底板边缘上翘问题的探讨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关于高炉炉底板边缘上翘问题的探讨
摘要
某些高炉存在炉底漏煤气,有的高炉炉底板边缘上翘,严重影响高炉的长寿和安全生产。高炉是个大型压力容器,通过分析认为,炉底板不仅起密封作用,还作为压力容器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炉内气体压力等的巨大盲板力作用。随着高炉大型化、炉衬薄壁化、炉顶压力的提高,炉内压力作用于炉顶封罩、炉身等处向上的力通过炉壳对炉底板边缘造成竖向提升的力变大,炉衬薄壁化后作用于炉壳的向下的重力减小,并随炉龄增长内衬侵蚀冷却壁磨损而变小,难以抵消炉内压力造成对炉底板边缘的竖向提升力,而高炉大型化后炉底板直径变大其刚度又不够,抵抗形变的力不足,各种荷载效应组合作用,从而发生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而产生边缘上翘。降低炉内压力、增加作用于炉壳上的重力、增加炉底板刚度等会对炉底板边缘上翘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从而可避免炉底板边缘上翘。
关键词:高炉;炉底板;盲板力;边缘上翘
1前言
近些年,国内一些高炉出现炉底跑煤气严重,有的炉底板上翘等问题,甚至投产不久炉缸烧穿事故,严重威胁人身设备安全。延长高炉炉缸炉底的寿命对于实现高炉长寿和安全生产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外许多研究者通过对高炉的解体研究和炉缸炉底模拟计算,分析了高炉炉缸炉底侵蚀机理,但是对于高炉炉底板上翘现象研究的报道很少。有人认为是由于碱金属及铅等有害元素引起的内衬耐材膨胀,因为内衬中发现有有害元素。有的通过高炉炉缸炉底温度场和应力场的计算,分析认为是有害元素引起的砖衬的异常膨胀[1]导致炉底板上翘的。有的对炉壳进行了应力和盲板力分析,但对炉底板进行应力盲板力分析很少,对于高炉炉底板上翘的实验研究较为困难,下面通过对某厂4000m3高炉炉壳炉底板荷载组合分析计算,初探高炉炉底板上翘的原因和减少炉底板上翘的措施。
2高炉炉底板边缘上翘现象
该4000m3高炉于2007年2月建成投产,到目前已运行12年多,期间设备运行总体正常。2011年底,发现高炉炉底板边缘上翘。随后对炉底板上翘进行监测,2012年5月初炉底板上翘在50-110mm左右,没有漏煤气和温度异常情况;用吹氧管从边缘开口处插入深度在2500mm左右,此后监测发现边缘上翘有发展趋势,并且在高炉休风时上翘高度会略有下降,复风后又上升,到2015年,边缘上翘已达180mm左右,见图1。

-Hu
2
5—1吨叫吕“需Zs-Tonj-zTT凸rdIrJTKTCIE203口r1前•-Ni「''•:L二E“=•二E貝si寸ricjvrtoT:nr迎rrrnr■屮mH①一,心•STSniFmed「,吋『一用一sd股二7■一Um
n
图1炉底板边缘离基墩间距变化情况
2012年对炉底板上翘可能造成的问题进行了普查,发现以下现象:炉底板边缘上翘情况严重,边缘一圈与基础脱开,炉身上涨检测装置表明炉体向上位移明显;炉顶导出管补偿器以及风口送风支管补偿器变形严重,变形量已超出补偿器补偿范围;下罐与上方结构梁之间的空间由于高炉炉体向上位移已经变得非常小,影响下罐称量,需要割梁。分别见图2-图6。各种现象表明,高炉已整体向上位移,炉底板呈锅底状。
图3炉身标尺显示炉体向上位移明显
图4送风支管补偿器挤压变形严重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图5炉顶导出管补偿器挤压变形严重
图6下罐与上方结构梁之间的空间变小
3原因探析
开炉初期炉底板并未发生上翘现象,因此此次炉底板较大的上翘不是由于高炉开炉热膨胀导致。图1所示为该高炉炉底板上翘随时间的变化,而热风炉系统没有这种情况,因此应是高炉自身的原因引起炉底板上翘。两座高炉炉底板上翘情况相似,应有共性原因。为了探析何种原因导致高炉炉底板上翘,对高炉的荷载工况和受力分析如下:
高炉炉壳结构在特殊的工作条件下,与一般压力容器和钢结构有所不同,其荷载工况和受力状况十分复杂。该高炉为自立式框架结构,高炉本体与炉体框架脱开,煤气上升管、上料罐、热风围管等重量由炉体框架承载,通过波纹补偿器与高炉本体脱开。
按GB50567-2010[2],高炉壳体结构上的荷载可分为恒荷载、活荷载、偶然荷载三类。恒荷载包括壳体自重、固定在炉壳上的相关设备和内衬的重力等Gk;活荷载包括炉顶料重、炉料重、铁水压力、气体压力、耐火砌材膨胀作用、煤气上升管膨胀反力、壳体内外温差时的应力;偶然荷载包括高炉坐料时产生的荷载。
3・1“活荷载”--炉内气体压力对炉底板边缘的向上提升力Q1k
高炉是一个特大压力容器,往炉内持续鼓风时,炉内气体作用于炉壳径向各方向的力基本相等,高炉不会发生横向整体位移,会有少量的周向膨胀;炉内气体作用于高炉轴向的力,分为向上和向下一对力,轴向向下的力(炉底板的“盲板力”)作用于炉底板上,使炉底板紧贴于基墩,无法向下位移,而轴向向上的力作用于炉顶封罩、炉身内壁,使炉壳承受一个竖向向上的提升力,炉壳直径越大、炉内压力越大,竖向的提升力越大。这个力大到超过自立式高炉炉壳及其附属物的重力(恒荷载)与炉底板抗形变力之和时,炉壳就会受到一个向上位移的力,在这个提升力持续作用下炉底板会发生变形,使炉壳向上位移,带动炉底板边缘上翘,而炉底板中心在炉内气体向下的力和渣铁重力等作用下仍紧贴于基墩。
炉内气体压力作用的提升力与炉内压力、炉壳直径等有关。该4000m3高炉平均热风压力398kPa,短时炉内压力P=415kPa,炉顶压力228kPa,炉缸内型初始直径2r0=,炉缸侧壁炭砖目前残存厚度约700mm,炉缸半径至少扩大了500-1000mm,按500mm计,即炉缸直径2r2=,与炉底板连接的炉壳内径2rq=,近似计算,炉内压力使炉壳上升的纵向力Q1k约在5809-6702t之间。
炉缸直径2r2=,炉内气体产生的炉壳所在园的单位周长上纵向力:N1=Pxr22/2rq=,炉内气体产生的纵向力:Q1k=2N1xnrq=6702t
3・2“活荷载”--炉缸侧壁耐材膨胀导致的纵向膨胀力F
炉缸耐材受热会膨胀,耐材热膨胀力在设计时已考虑了胀缝予以释放,正常膨胀一般不会导致炉底板边缘上翘。有人认为,炉料中的碱金属、铅、锌等有害元素在炉内大量富集时,对砖衬的渗透侵蚀和化学侵蚀可能会导致砖衬的“异常”膨胀。例如,钾与炭砖、陶瓷杯中的铝硅质灰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白榴石和钾霞石,体积分别膨胀30%和50%[1]。
砖衬膨胀时,一方面通过摩擦力传递给炉壳侧壁,一方面通过上顶风口装置将力传递给炉壳,尤其是当风口下方预留的膨胀缝过小或陶瓷杯采用压杯的形式时,这种对炉壳的向上膨胀力
F更加明显,该高炉陶瓷杯与压杯间留有28mm膨胀缝,压杯与风口组合砖间有25mm膨胀垫,风口中套与下方组合砖间留有65mm缓冲缝,合计118mm,大块刚玉预制件在15000x5小时的线膨胀率为1%,杯壁总高7822mm,正常情况下预留的膨胀缝是够的。
该高炉投产3-4年时有中套上翘现象,更换中套时对下方耐材进行了打磨,不能确定是耐材异常膨胀,膨胀力向上和向下同时作用,但由于向上膨胀力F与向下膨胀反力F'到炉壳的力臂分别为7362和8990mm,最大力臂差1628m左右,导致炉壳带动炉底板边缘向上位移的力有限,F-F'=2F/(2nrq)5(r+1628-r)=,有可能会使风口上翘(铜中套相对较软且是仅靠90mm宽的密封面安装在大套内的)而释放掉膨胀应力F。,见图7,但未见耐材有“异常膨胀”。
图74000m3高炉生产10年半装电偶钻孔时
未见耐材有“异常膨胀”
同厂的2500m3高炉,炉体结构、材质与4000m3高炉相同,高炉停炉大修调查中发现,陶瓷杯残存不多,炭砖除了有的表面被侵蚀或表面粉碎外,未见有“异常膨胀”,见图8。
图8同厂的2500m3高炉生产了13年
7个月后大修时未见耐材有“异常膨胀”
同厂的2500m3高炉,碱金属、锌等有害元素负荷不低于4000m3高炉,见表1、表2,也有中套上翘现象,生产了13年7个月没有发生炉底板边缘上翘现象,不能說明有害元素是炉底板边缘上翘的主要原因。
1月
』月
4月
[月
6M
7fl
efl
T月
1011
11fl
U月
IWKhuJ

-lf
阴巧


3一奶


M61
?

&
mroornJ
J<.-94X

-J



4_iia


?

1M
2月

4月
5M
7f\
pfl
J0fl

nfi
平均it
工勺峠工
盒MS
2射R
1^41
却関
工⑷
’伽
lift:

!

JT
1665

3j§53
3/W
表1M厂4000m3高炉与2500m3高炉减负荷对比,kg/t
2AIJ■年
KF]
2FJ
3JR
卓月
3月
TFJ
E月
?n
IDf]
jtn
nR
平尉(ft
OJCmJ
294
255
223
273
22S
274
J20
27?
JJ2
3118
2B2
IWOrrU
294
291

3T9
354
3L5
35S
309


?2J
20L6牢
in
2JJ
3JI
4JI
5JJ
市片
ni
“1
?1]
10f]
ILJJ
]2H
平均値
2S7
325
31】
180
1吧
224

32
2MJ
269
24$
25WmJ
317
2~2
2?]
2林
1肝
137
Z24
H聊
2«l
225
2H
234
表2M厂4000m3高炉与2500m3高炉锌负荷对比,g/t
3・3“活荷载”--炉壳受热后的膨胀应力Q2k
高炉开炉后,炉壳受热后承受膨胀应力,导致炉底板径向和炉壳周向膨胀,如果炉底板径向膨胀量大于炉壳周向膨胀量的1/n倍(周向膨胀量约24mm),则可能造成少量的边缘上翘,Q2k与AD仏L正相关。温度变化所引起的伸长量:AL=a(t2-t1)L
式中:AL为温度变化引起的伸长量,mm;
L为固定点之间的距离,m;
a为材料的线膨胀系数,mm/(m.°C);
t2为的最高工作温度,C;
t1为安装或停运时的最低温度,°C。
炉壳周向热应力oT=axExAT/2/(1-u)=
12x10-6x205x103x35/2/(1-)=
当炉底板和与之相连的炉壳温变相同时:△D=AL/n,Q2k=0
炉壳周向膨胀量AL=12x10-6x(55-20)xl7980x*n=
炉底板径向膨胀量AD=12x10-6x(55-20)x17980=
根据图纸可以看出,该高炉为自立框架式薄壁高炉,整座高炉坐落于高炉基础耐热混凝土基墩型钢HM250x175之上。炉底环板(t=65)和炉底板(t=25)平铺在混凝土基墩的H型钢骨架上面,炉底板径向膨胀和炉壳周向膨胀除了相互约束,基本没有其他约束,实际炉底板和炉壳的温度、热膨胀率均接近。并且开炉后炉壳温度基本保持稳定,因此这种膨胀在开炉后基本保持不变,热应力早已通过少量的形变释放了。
实测炉身处上涨值略大于炉底板边缘上翘值,这是开炉后炉壳温度变化引起的轴向膨胀。
如果炉底板和炉缸壳体的温度、热膨胀率不同,炉底板径向膨胀量大于炉壳周向膨胀量的1/n倍,则可能造成少量的边缘上翘。
图9M厂4000m3高炉炉底结构示意图
“恒荷载”--炉壳及其附属物的重力Gk
现代高炉一般为自立式框架结构,炉壳自重及其固定在炉壳上的冷却壁、镶砖、内衬耐材、炉喉钢砖、风口大中小套、下料罐、炉顶设备等,给炉壳一个向下的重力,见表3,它可以抵消一部分使炉壳向上的纵向提升力,该4000m3高炉这个重力开炉初期约Gk0=6055吨,随着炉役延长,内衬侵蚀和冷却壁磨损,这个重力逐渐减小,按照目前内衬和冷却壁等磨损失重估算,见图10和表3,重力已减小到Gk2=4465吨。
根据则體计算的usot等温践
10
4000m3高炉生产10年10个月后内衬和冷却壁被侵蚀情况表
投产时,吨
现在估算,吨
1

(铸诙冷却壁已露止1水弊〉
2
10SA

3
冷却壁水管


4

31,0
5
挣却壁題砖

0
&
喷涂料

0£喷涂料介上)
7
炉止(含封罩、4根短上升普〕

:J
3
中小窘


9
炉映小框架

35-0
10
11X2

11
下罐料匣〔按焦炭〕
加0

12
F陶箱


13
齿轮箱


14
1i测媪装呂


15

L3
16
炉唯啊砖


17
炉缸側壁的材、炉底外剧肾肘

(炉肛半沦扩
合计
^=6055
G*2=4«5
表3M厂4000m3自立式高炉炉体设备重量
3・5“活荷载”--炉底板抗形变力QP
弯曲半径p=2500x(2500-274-65*2)*200=27419mm
弹性变形弯矩M=Elz/p=Ebt3/12/p=206000x253x1一12一27419=9783N・mm
抗形变力QP=.
综上所述,炉底板上翘是各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正常生产时炉壳受到的向上提升力包括:炉内气体压力产生的向上提升力,炉缸侧壁耐材膨胀导致的竖向膨胀力以及炉底板受热后的膨胀应力等。炉壳上升需要克服的阻力有:炉壳以及固定在炉壳上的设备和耐材的重力,炉底板抗形变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