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5
文档名称:

《大象人物聚焦书系:孙犁》大象文学读物.pdf

格式:pdf   大小:9,416KB   页数:9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大象人物聚焦书系:孙犁》大象文学读物.pdf

上传人:Q+1243595614 2017/8/28 文件大小:9.2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象人物聚焦书系:孙犁》大象文学读物.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1
2002 年 7 月 12 日上午,我在青岛,突然
接到朋友的电话:孙犁先生昨晨去世了⋯⋯
我请朋友代我和出版社送一个花圈,代我向
孙犁先生的儿子孙晓达转致哀悼,并为我正
在组织会议,不能去天津参加追悼会而表示
歉意。
夜里,日间诸务俱息,坐在楼台上,头
顶繁星满天,耳畔涛声不断。我想起了孙
犁,以及孙犁的文章。
迷恋孙犁的文章,始于 1983 年读了他的
《尺泽集》之后。那时我在中学教语文,课
余常给学生念书,比如巴乌斯托夫斯基的
《珍贵的尘土》、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
和《墨西哥人》、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
2
回眸孙犁二十年,实
际不止二十年, 五十年或
者更长。把他五十年、六十
年的作品都展示出来,孙
犁可以面不改色, 不用脸
红,每篇文章都可和读者
见面。现在有多少作家可
以把自己所有的作品摊出
来和读者见面呢? 很少,
包括所谓的大家。
肖复兴
五十年代孙犁在荷塘前。
和《鸭的喜剧》、萧红的《呼兰河传》、萧平的《海滨
的孩子》和《圣水宫》⋯⋯《尺泽集》中我读的是《报
纸的故事》。我觉得这些文章特别适合中学生咀嚼,
营养丰富,味道又好。
《尺泽集》中,我特别喜欢的,还有《芸斋小说》
和《小说杂谈》。《芸斋小说》类似《聊斋志异》,短
小之外,篇末“芸斋主人曰”题外点评,与《聊斋》
“异史氏曰”同,有史笔之趣。小说内容为“文革”中
遭遇之人和事;《小说杂谈》则有别于大学期间所学
之文艺理论,令我耳目一新。
初版《尺泽集》封面 1982 年
以后就收集孙犁的书。十多年间,除了一些旧作
再版本外,孙犁在“文革”后亲自编定的十本新作,
我收得九本,惟缺《老荒集》。
3
1997 年,通过朋友结识了孙犁研究会的秘
书长刘宗武,我们一见如故。于是有了为孙犁
出书的动议。先是出版了《书衣文录》,不久又
出了《芸斋书简》——这是孙犁早就想出版的
一本书。孙犁是一个不喜欢见人和说话的人,
但他喜欢写信。他的信写得认真,有内容,有
文采,常常借题发挥,其实是很好的创作。
出版了这两种书后,与刘宗武和孙晓达谈
到重新出版孙犁“文革”后所写十本书的想法。
初版《芸斋书简》封面年
1998 这十本书出版时间跨度很大,前后近二十年,
大多印数很少,早已脱销,原出版者和版本也
不统一。若能重印,一齐推出,统一开本,再
加一些插图,会是一件极有意义之事。这一建
孙犁致康濯信(1950 年 6 月 23 日)。
4
只要合上书闭眼想一下:以孙犁同
志的文字功底,生活素材,要写两部被
炒红、作者又出风头的作品并不困难,
可是他没写。以他老三八式的革命资
历,鲁艺教员的资格,建国后混一官半
职也是合情合理,可他没进***。不当
红星,不入仕途也罢了,晚年以其文学
成就,革命资历,社会人望,做名副其
实的文坛名流,在某些社会活动中亮相
该是顺理成章的吧,他却婉拒谢绝,退
避三舍,静悄悄地躲在他芸斋窗下写他
的随笔短论。我没见他写过鼓吹淡薄名
利,淡泊人生的文章。但他事实上画出
了一幅忠实于自己人生观、文学观的当
代革命士人的标准像。细看这幅像才发
现,一个不吹不擂,不争不喊,静心为
文,默默奉献的人,要比另一类人勇敢,
坚强,有毅力,还要比他们更有本事。
邓友梅
孙犁在阅读。1994 年。
议得到他们二位赞同。此后又二年,刘宗武做了大量
校读和收集整理图片的工作,纠正了旧版中一些错
讹。经多方征求意见,套书定名为“耕堂劫后十种”。
耕堂者,孙犁晚年自命斋名也。我把自己 1983 年起购
得的九本书,加上刘宗武送我的《老荒集》,作为底
本,送到印刷厂照排。没想到,清样送来时,见工人
为了打字方便快捷,把我珍藏多年的书全部拆开,而
且在上面用圆珠笔画了许多标记。真是惨不忍睹
啊!为此,我心疼了许久。在这些被肢解的书的扉页孙犁《文学入门》封面。
上,均记有我当年购得时的喜悦之情,记录着我精神 1947 年冀中新华书店出版。
生活的历程⋯⋯
5
“耕堂劫后十种”总计约一百三十万字,
患难余生,痛定思痛。我居然发哲人
我一字一字,编了两遍。校对时,我选了一段
之幽思,想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在历史
上,这些作者的遭遇,为什么都如此不幸完整的时间,不去办公室,就在家里,天天校
呢? 难道他们都是糊涂虫? 假如有些聪到深夜,不觉其苦,反而觉着是一种享受。这
明,为什么又都像飞蛾一样,情不自禁地是真正的美文,其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