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培训讲义官方版23.ppt

格式:ppt   大小:2,504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培训讲义官方版23.ppt

上传人:我是药神 2022/11/27 文件大小:2.4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培训讲义官方版23.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培训讲义官方版23 】是由【我是药神】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培训讲义官方版23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Addyourtexthereandwritedownyouropninonthankyouaddyourtexthere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培训讲义官方版23
(二)将贷款最佳做法纳入法治化轨道
2019年银监会成立后,一贯倡导以风险为本监管理念,明确监管工作目的就是通过审慎有效监管,保护广大存款人和消费者的利益。
出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借鉴国内外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管理的最佳做法,系统规范固贷、流贷、个贷和项目融资业务流程。
尽快形成完善的贷款风险监管的法规体系。
8
(三)对目前贷款监管法规和政策的系统化调整与完善
目前贷款业务方面的监管法规,除《商业银行法》规定的贷款业务基本规则以外,贷款类监管规章比较缺乏,基本上以规范性文件为主。
《贷款通则》已经不适应目前贷款市场的需要,亟待修订,并上升到行政法规的法律层级。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出台是对目前贷款监管规章的系统性修订与完善,具有强制力。
9
二、立法目的
(一)维护贷款资金安全,真正保护好存款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改变传统的贷款观念,营造借贷双方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健康的信贷文化
(三)实施贷款支付管理,强化贷款用途管理,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四)强化贷款的全流程管理,推动商业银行贷款管理模式的转变
10
(一)维护贷款资金安全,保护好存款人和消费者利益
国际银行监管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银行监管的目的就是从微观审慎的角度代表存款人的利益监督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行为。
实现最优的监管需要完善的规则,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经济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除了最低资本金要求、贷款风险分类等制度安排外,还需要关注银行面临的各类风险,加强贷款风险的控制与防范,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
11
(二)营造借贷双方良好信用环境和健康信贷文化
过去“实贷实存”现象在我国贷款业务活动中普遍存在,借款人往往会因为相对自由的用款环境而将贷款挪作他用,形成不良贷款,并对我国银行体系产生负面影响。
问题的出现一方面归结于银行贷款风险管理流程的缺陷,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借款人在贷款使用认识问题上存在偏差。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从技术角度,通过设计贷款支付环节,强化贷款的全流程管理以及明确法律责任,共同维护贷款市场的信用环境。
12
从全球银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看,信用风险始终是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也是影响银行业稳健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主要是通过加强贷款支付的管理,强化贷款用途管理,堵塞了一些贷款环节的漏洞,增加挪用贷款的操作成本,减少贷款挪用的风险,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的能力。
(三)强化贷款用途管理,提高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13
贷款管理是一个诸多环节环环相扣的全流程管理过程,任何贷款管理链条上出现问题都会引发挪用风险。
当前信用环境状况需要强化科学的贷款全流程管理,真正实现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贷款管理模式的转变,增强贷款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四)强化贷款全流程管理 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管理模式转变
14
三、指导原则
原则一:全流程管理原则
原则二:诚信申贷原则
原则三:贷用一致原则
原则四:协议承诺原则
原则五:实贷实付原则
原则六:贷放分控原则
原则七:贷后管理原则
原则八:罚则约束原则
15
原则一:全流程管理原则
《固贷办法》
《流贷办法》
《个贷办法》
总则要求固定资产贷款应实行全流程管理。(第五条)
第二章至第七章针对贷款全流程管理中的关键环节提出风险管控要求,并建立制衡机制和问责制度。
项目融资在流程管理上适用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规定。
总则要求流动资金贷款应实行全流程管理。(第五条)
第二章至第七章针对贷款全流程管理中的关键环节提出风险管控要求,并建立制衡机制和问责制度。
总则要求贷款应实行全流程管理。(第五条)
第二章至第七章针对贷款全流程管理中的关键环节提出风险管控要求,并建立制衡机制和问责制度。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