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docx

上传人:lajie 2022/11/27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王阳明心学》读后感 】是由【laji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王阳明心学》读后感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王阳明心学》读后感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篇1
记得以前在看《明朝那些事儿》时,当年明月对王守仁推崇备至,花了许多的笔墨写了阳明心学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对知行合一的哲学理念做了传奇式的描写。使我对这位心学的创立者充溢了景仰之情。但对他的了解始终也停留于当时那短短的两个章节,始终无缘对心学接着进一步的学****这次有缘拿到了度阴山所著的《知行合一王阳明2》,仔细通读了一遍,才真正的比较全面的了解了这个中国古代杰出的哲学家的心路历程。
开篇第一章就通俗的说明了阳明学说的核心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使我这个门外女子一下子被吸引到了心学的思想核心,体悟了人生境界的重要意义。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凡是要取得胜利必需具备二个先决条件。一是确立正确的目标,二是找到正确的路径,二者缺一不行。只有先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才能实现人生真正的价值。王阳明从小就没有立志走科举仕途的目标,而是立志要成为圣贤之人,这在当时引起了老师的不解,但他矢志不移,通过不断的实践加学****终成一代圣贤。他从格物致知引伸到相识本体,相识客观的“天理”,再把它转换为律己的修养目标,干脆追求一种人生意境。这种意境使人能够“心有所主”,王阳明就是一个能坚持自己的观念,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人。他能在人生实践中对各种境遇、事物都运用自如,应对合“理”。这一切都因为他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
事实上王阳明的哲学命题,从“心即理”,到“知行合一”,再到“致良知”,其核心所讲的,就是心之“体用”,即“良知”的境界与“致良知”修养的圆融契合。其中,确立正确的目标看起来好像相对简单,这就是“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这样,圣人才为“人人可到”,使人人“自有担当”。因此,在为学方法及学说体系上,与朱熹不同,他不是“格”、“致”求知,识认客观的“天理”,再把它转换为律己的修养目标,而是干脆追求一种人生意境。这种意境使人能够“心有所主”,并在人生实践中对各种境遇、事物,都能运用自如,应对合“理”。事实上王阳明的哲学命题,从“心即理”,到“知行合一”,再到“致良知”,其核心所讲的,就是心之“体用”,即“良知”的境界与“致良知”修养的圆融契合。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由其开创的阳明心学无论是在在哲学还是道德伦理体系的历史进程之中都占有不行忽视的地位。朱熹理学之后三百余年,真正能与其学说相抗衡者,也正是阳明心学。阳明心学可以看做是一种建立在陆九渊心学的基础上,同时批判朱子理学,具有他们那个时代内容和精神的新型的一种道德哲学体系。这种新型的道德哲学将良知之心上升到哲学本体的高度,简化道德理性与道德感情之间错综困难的互动关系,以‘心即理’为前提,以‘致良知’为目标,通过‘知行合一’动机论来解决传统儒家道德理性与道德实践相互脱节的问题,其学说的现实意旨在于实现‘破心中贼’的道德净化目的与政治教化目标。那么,在阳明的心学之中我们就必需把握三个重要的概念,即: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王阳明主见‘心即理,这里的心指的并不是物质性的心,而是一种精神上的’灵明‘,详细表现为人的认知实力、道德精神和道德本性。也就是说阳明心学中的’心‘至少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是感觉与认知之心;其次是人与物都共同具有的一种怜悯之情;第三是人本然具有的道德良知,是一种推断是非的道德理性。这里引用一段话来更简洁的了解王阳明的心外无物。
这里王阳明所说的心既是一种我们感知外物的实力,也是我们与万物共有的怜悯之情,当我们去感知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才对我们而言具有了意义,由此也可见王阳明强调了人对于外物对于社会的一种价值,与西方闻名的哲学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有异曲同工之妙。
良知是指不依靠于环境、教化而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也是至善本体在是非知觉上的当即呈现,也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具有价值上的普遍性和肯定性,联系上面所提到的心即理中’心‘的三个方面的含义,这里的良知也可以看成是第三层关于道德理性的体现。致良知即指使良知致极致,也指依良知而行,这就与知行合一联系起来了。良知为知,致则有力行之义,致良知这一理论形式把心与理、知与行、道德修养与社会实践融合为一,是王阳明一生思想的'总结。’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目标,本心是可以无善恶之分并且可以辨别善恶的,但详细的人会因为欲念而使本心染恶,那么久须要我们就要通过知行合一的方法去达到,去尽可能的还原我们的良知之心。
引王阳明的两句话来相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方法论: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皆得其理矣。‘’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基于心即理的本体论的,良知之心就是我们要追求和还原的本心,那么我们就只能向内去求得我们的良知之心,这种向内求良知的目的只能通过与向外的行来达到,知行合一是达到致良知的方法。在这里,王阳明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的观点是具有剧烈的现实针对性的,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对于伦理道德是只知而’终身不行‘,只不过是讲之以口耳,并不身体力行。而道德信条假如不能身体力行,则毫无意义。所以,阳明以’知行合一‘的命题,强调了道德信条的实践性品行。王阳明主见在道德实践之中,我们要且知且行,知行合一,而不应当仅仅停留在思想的阶段。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用这四句话归纳总结王阳明的心学:’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心即使理,我们无需求理与外,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人的本心无善恶之分,但受欲念的纷扰染恶,所以我们要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去还原我们的良知之心。
王阳明的心学在当代的学问体系中看来,存在着很多的局限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中,这是属于唯心主义的阵营的思想,但须要指出的是,王阳明的心学更多的是偏向伦理上的道德哲学,而不是关于心物二元主体的探讨。那么,作为一种道德价值体系,王阳明的思想对于当代思想和实践还是会有一些启发的。譬如知行合一,把我们所了解的道德理性和推断,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去才能真的使这样的道德理性产生价值。当代道德思想的发展太快,许多人们牢记于心的道德准则却渐渐的消逝在我们的行为中。我们都知道老人摔倒要扶,但因为现实的一些缘由和考虑,这样一件理所应当的行为也贴上了太多的标签而变得困难。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该反思我们的伦理道德?反思我们的道德理念是否与我们的道德行为一样?反思我们是不是在尽自己所能去致良知呢?
王阳明的心学给了我许多的启发,时常回想哲人的思想,自己去不断地反思和思索,我们总会有更多的收获,从哲人的才智之中悟出新的道理。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篇2
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传****录》
我们常说,心灵,犹如一间房;而眼睛,犹如一扇窗。
试问自己,多久没有“充电”了,即使“充电”,也是间或的一瞬间。夜晚,说好的,静下心来,好好的看一本书;可电视剧一响,忍不住在客厅里看电视。说好的不玩手机,又一次拿上自己的手机刷上了挚友圈。
这个社会,诱惑太多。经常在想,科技导致了我们精神文明的堕落,还是是一种属于文明进步的标识。回想起孔子那个年头,一无全部的颜回,活的是那样的潇洒。五柳先生,一碗酒,就可以呼朋唤友。做事论道。有些上班的前辈们经常在说五十年头的事情,那个时候物质生活还不如现在富有,然而他们却说,那时候的人,真好。
是社会变更了我们,还是我们变更了社会。现在的我,坐在书桌前。关闭于外界的一切渠道,安宁静静的看着书。想起古人常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让心灵,进行一趟远游。
有时候,书是最好的远游方式。翻看一本书,像似云游九州,上可摘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所以,我选择在晚上,安宁静静地泡上一杯茶,开启一盏昏暗的灯,我要去泛黄的历史中去遨游。在这里,我的心,得到了归宿,找到了安静的港湾。
若您看到我在看书,麻烦您,别打搅我,因为那是我心灵停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