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由《伍伦全备记》想到的.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由《伍伦全备记》想到的.doc

上传人:dt83088549 2022/11/27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由《伍伦全备记》想到的.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由《伍伦全备记》想到的 】是由【dt83088549】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由《伍伦全备记》想到的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由《伍伦全备记》想到的
金宙旻有明一代,虽说中国戏曲的艺术样式无论从表演还是剧本,或是音乐等方面逐渐日趋完善,日益成熟,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的戏从思想上都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使戏剧艺术的童传教化功能凌驾于它的本体之上,使艺术成为服务于政治的附属品。尽管中国自古以来,便有“艺术之高度发达,不是艺术本身的价值受到崇高的确认,而是依附在社会道德教化之下”(金清海《戏里人生――从度脱剧谈戏剧对生命之关照》),但这一现象在明清两代达到了一个高峰,艺术创作不论在客观还是在主观上都受到了政治的左右,丘溶的《伍伦全备记》便是一个极为明显的例子。
入明后,朱元璋父子在封建王朝建立的初期,为巩固政权,在文化上厉行专制,倡导伦理纲常,制定严酷的法令。著名的文坛领袖连遭迫害,宋濂被放逐,高启遭腰斩,方孝儒被杀时还株连十族。在僵硬残酷的控制下,只有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以应制、称颂为主要内容的“台阁体”才被认可容纳。因此尽管它极度平庸乏味,但因适应当时的环境与气候,竟流行了百年左右。
在禁戏令下,一般的文人不敢涉足戏剧创作,明初的戏曲作者大多为皇室贵族、朝廷大吏或为老学名流,他们不像元代那些“门第卑微,职位不振”的杂剧作家,流连干市井之中,知道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能够写出元杂剧那样震古烁今的经典来;他们的视野和思想受到阶级的制约,创作内容多着力于改编历史故事或金元杂剧、宋元南戏的旧作,并顺应宫廷旨意宣扬忠孝节义或功名利禄、因果报应。作为一个阶级的既得利益者,他们的创作会不自觉地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在他们的眼中,政治稳定是第一位的,其它一切都是为它服务的,因而他们所创造出来的作品的艺术性已经大打了折扣,注定被历史所舍弃。
这样,统治者一边对戏剧创作与演出进行严格的限制,把戏曲完全当成了他们愚昧民众、驾驭人们思想的工具,戏曲的教化功能被人为地无限放大,已经失去了艺术的生命力。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丘溶的《伍伦全备记》便不足为怪了。
丘溶的《伍伦全备记》可以说是中国戏曲史上最毹体现统治者教化论艺术观的一部典型剧,可以说是统治者文化专制下的一个天大的笑话。该剧叙述伍伦全、伍伦备与安克和兄弟三人,在母亲的训诲表率下忠君孝亲、和睦节义的道德故事,把戏居U变成了宣扬“三绵五常”的道学伦理剧,宣称“备他时世曲,寓我圣贤言”,将封建“圣贤”的道德教条假托戏文加以传扬,甚至把剧中人物的姓名(如伍伦全、伍伦备等)也贴上封建住理道德概念的标签,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图解人物,活生生地把概念搬上舞台。作者狂热地宣扬三纲五青等腐俗的封建礼教,成了封建统治者意识的直接代言人,更可笑的是作者还在该剧的开场词中直言不讳的开宗明义,至今读来,仍让人可笑不已。我想丘溶在力泉之下不会想到,自己的作品竟然会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的反面教材而“流芳百世”。
这种形态的创作,剧作家精神处于“虚浮”,其现实理智性特强。为适应社会规范、训条对内心其它种种体验感觉等加以严格检验和限制,因此作品很少或根本缺乏真实自我的呐喊,艺术表现只能在理智的层面上进行,如此创作出的剧本自然只是时代正统意识或他人思想的传声筒,单调、雷同,缺乏新鲜感和深刻性,因而也毫无生气和意蕴。明人徐复祚《三家村老委谈》就此评日:“纯是措大书袋子语,陈腐臭烂,令人呕秽。”这样的作品可以说是明代的“样板戏”,是“政治任务”,缺乏作者本人自我的心灵抒发,甚至作者连艺术家都谈不上,它们已经偏离了艺术创作规律,完全被一种政治意识形态所取代,因而也就不可能有多少艺术的生命力。
西方戏剧也提到戏剧的教化功能。早在古罗马时期,贺拉斯就在《诗艺》中指出:“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贺拉斯提出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寓教于乐”,这个“乐”,它首先要符合艺术创造的规律才能把“教”体现出来。戏剧的教育功能与审美功能、娱乐功能必须水乳交融地交汇成一体,而戏剧的教育功能必须通过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来加以实现。当政治需求对艺术创作的强行介入后,戏剧的教育功能与审美、娱乐功能就被强制性地活生生地割裂开来,如果一部作品只是进行枯燥乏味的说教,居高临下的道德训示,变成一种修身教科书,缺乏激动人、感染人的艺术力量,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那么它势必不能受到人们的欢迎,同样,它也就不可能如其所愿地充分发挥思想上和道德上的教育作用。这其实是一个很容易明白的道理。
现代社会,已经不可能有像明代那样的文化专制出现,可是政治的因素仍然在干涉着艺术创作,一个又一个类似《伍伦全备记》的作品仍然不断地出现着。生活在现实中的艺术家不能不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艺术创作亦不可能不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当然,任何时代艺术创作也不可能不关注政治,但是,过分的关注或是顺应政治,有时可能会适得其反,艺术的创作自有其规律,任何粗暴的干涉都会对艺术创作造成巨大的伤害。现今在国际上,中国能够拿得出手的东西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在当代文化领域,中国的文化力与西方国家相比,是小的可怜。我们没有自己独占鳌头的艺术作品,没有引领国际文化的大师,这与我国欲发展经济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与我国千年文明古国的地位极不相称,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只有给艺术创作者一个宽松的创作空间,才会有***之作出现。读古鉴今,《伍伦全备记》于今人仍有启示。
(作者单位:上海沪剧院)
责任编辑:晓芳/79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