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第22课《礼记》二则 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格式:docx   大小:1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22课《礼记》二则 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芝士酒是力量 2022/11/27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22课《礼记》二则 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第22课《礼记》二则 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是由【芝士酒是力量】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22课《礼记》二则 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部编版(2016)八年级下册《礼记二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疏通文意理解儒家“教学相长”的观念和“大同”社会的理想,学****对比论证和类比说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重点词语,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论证方法及理清写作思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听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两句话吗?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实践出真知。我们今天要学的《虽有嘉肴》也蕴含有这样的道理。
2、介绍礼记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小戴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
3、出示学****目标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读
2、教师指导读
3、齐读
4、学生借助课下注释翻译并交流
三、梳理论证思路
先以嘉肴为喻,引出有关学****的议题(类比说理)——然后通过学知不足,教知困后方能自反、自强的情境论证实践的重要性(对比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教学相长,并引用《兑命》中的话来论证。逻辑严密,条例清楚。
四、赏对偶音韵美
这则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请举例分析。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结构相同,类比论证,引出议题)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构成对比,说明“学”和“教”的两种困境)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两相对举,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进一步论证了“学”与“教”的情境)
五、当堂训练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解题: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是理想的社会。陶渊明眼里的理想社会是世外桃源,马克思眼里的理想社会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康有为的大同梦是:今欲致大同,必去人之私产而后可:凡农工商之业,必归之公(财产公有,按劳分配,人人劳动,人人平等)。去级界平民族,去家界为天民,去种界同人类,破国界合大地(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天下大同)。孙中山的大同梦是民族、民生、民权。那么,《礼记》是怎样讲大同社会的呢?
二、读大同社会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纠错。
3、听录音。
4、齐读。
5、学生借助课下注释翻译课文,教师点拨。
三、解大同社会
1、学生结合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大同社会的总纲领(根本特征)是什么?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人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2、小组合作梳理写作思路
先概括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再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总结全文,折射现实。
3、请给大同社会拟一副对联
讲信修睦人间有爱
人尽其力天下为公
四、赏对偶排比句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对偶精严,音韵相对,简洁凝练)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句式相同,表意相对,承接自然)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对比面对财货浪费和力气付出两种无私态度,加重推理效果)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与现实对比)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语意连贯,描述了大同社会人人得到关爱的画面)
小结:大同社会是一种理想,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其思想意义极为深远。
五、思教学利大同
讨论:《虽有嘉肴》与《大道之行也》有无关系
教学相长是构建大同社会的途径之一。
六、当堂训练
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