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学规划划书
今年九月,我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南昌科技师范大学,心里十分的高兴和自豪,因为
我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了,虽然家长和老师们都曾经跟我们说过上了大学,就相当于你们进了天堂,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可我觉得大学不是那样的,大学是我们离开父母的怀抱,自己独立生活,真正从学校走入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的第一步,所以为此我要对我的大学生活做一个策划,走好这人生第一步。
要做好策划,首先要明白何为大学?prehensive university,意思是综合型大学,那么,什么是综合型大学?百度百科给出的答案是指学科比较齐全,文、理、工、商、法、医科皆有,学科门类齐全,办学规模宏大,科研实力强劲,往往是以理论性见长,综合实力上乘的大学。这答案很符合现代大学的定义,但这只是表面,大学应该还有着它更深的意义。大学至今诞生已近千年,和今天的现代化大学相比,诞生之初的大学是多么的粗砺,原始,虽然有着这样与那样的缺陷,但事物诞生之初的形态往往是最接近其本质,何为大学?以“育人为本”的学校。前清华校长,著名教育家梅贻琦有一个著名的关于大学的论断:“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大学,与高中时的填鸭式教育不同,大学是以自学为主,讲解为辅。高中以应试为主,强调学分,而大学则强调学术自由,科学民主。这与梅贻琦的主张是相同的,梅贻琦倡导学术自由,科学民主,学与术分开,主张学生自学。这也是他对大学的论断:“大学问的人并不是说有什么高等学校出来的人,或者有什么大师、专家之类头衔的人。”在大学里,自己既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老师,可以听老师讲解学术,也可以就某个学术问题和老师进行争论,一切学术自由,科学民主,这在高中是无法想象的。何为大学?学术自由,科学民主;自学为主,讲解为辅;此之谓大学也。
身为大学生,我们除了要明白何为大学,我们还要明白为什么要上大学,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出自《礼记》中的《大学》,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大学不仅仅是要我们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我们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操守。知识不足,我们可以用勤奋来弥补,但如果没有好的品德和操守,你的知识越多,懂得越多,你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和隐患就越大,如复旦的投毒案,林森浩与黄洋两个人都是研究生,李林浩只是因为与黄洋不和,于是乘其他人不在,向饮水机中投入至少30毫升二甲基亚硝胺,这是致人死亡量的10倍以上,而他本人称这只是愚人节的一个小小的玩笑。他本人是复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生,他不可能不知道致人死亡的量是多少,审判结果出来,复旦学生和教师纷纷为其求情,仅因为他太优秀了,至今,复旦投毒案还是悬案未决。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应,甚至可以说是全国震惊,人民日报评论:“培养人才,有知识更要有德性;大学教育,重学术更要重人格。让学生懂得去爱,去尊重,去包容,才能避免悲剧重演。”是的,大学以“育人为本”,而这个“育人”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教育怎么做人,所以在大学中,我们除了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去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它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