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4
文档名称:

水库枢纽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方案书.doc

格式:doc   大小:924KB   页数:1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水库枢纽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方案书.doc

上传人:麒麟才子 2022/11/27 文件大小:9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水库枢纽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方案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水库枢纽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方案书 】是由【麒麟才子】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水库枢纽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方案书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1 综合说明
工程概况
概述
XX水库位于XX县XX的XX河支流,,东经105°58′00″,北纬30°25′00″。,,,,水库设计灌面2640亩。XX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四等小(1)型水库。
主要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为4级,次要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为5级。水库洪水标准采用30年一遇(P=%)设计,300年一遇(P=%)校核,消能防冲采用20年一遇(P=5%)。
水库枢纽建筑物由均质土坝、开敞式岸边溢洪道和放水设施组成。
该水库地理位置特别重要,工程一旦失事,将对下游XX、赛马镇、XX镇所在地、国道212线公路桥梁1座、学校6所、机关及企事单位20多家均将受到威胁,,直接经济损失很严重,同时还将造成当地社会的不稳定。
枢纽主要建筑物概况
(1)大坝
XX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1959年10月动工,1960年10月停工,,1963年复工,1964年又停工,1974年复工,通过三上三下1980年12月终于竣工。2000年至2004年下游坝坡出现7次局部滑坡,后经整治后达到现有规模。,坝顶长150m,坝顶宽9m,,现上游边坡系数从坝顶至坝脚1:、1:、1:,1:::、1:,1::。下游坡脚排水棱体为1:,,。
(本次复核),相应库容180万m3;(本次复核),相应库容169万m3;,;,死库容20万m3。
(2)溢洪道
溢洪道位于大坝右岸,为开敞式无闸正槽溢洪道,,堰顶净宽8m;泄水陡槽为钜形,整治设计为挑流消能。本次复核,,。
(3)取水建筑物
该水库在溢洪道右侧设有一放水底孔隧洞,进口装有丝杆闸门一台,直径250mmm,,,,,。目前洞身渗漏严重,闸门无检修闸由于长期浸泡下水下锈蚀十分严重。针对水库涵洞、闸门及其基础漏水的病害原因,考虑如下整治设计:更换闸门,将闸门就位准确,更换启闭机为LO-。消除闸门漏水问题,维护整修放水塔及闸门房,使其适应更新设备的操作运行。*2m布孔。
枢纽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坝安全签定结论

据XX水库洪水调节计算成果,,;,。据坝顶高程复核计算成果,在设计洪水正常运用(设计),非常运用(校核),,均不满足要求。可见,坝顶超高不够,防洪不达标,有严重的安全隐患。

大坝稳定计算成果见表1-1。
表1-1 大坝稳定计算成果表
坝坡
工况
Kmin
[K]
备注


工况a
正常水位稳定渗流期


正常运用
工况b
设计洪水位稳定渗流期


正常运用
工况c
校核水位稳定渗流期


非常运用Ⅰ
工况d
校核洪水位骤降


非常运用Ⅰ


工况a
正常水位稳定渗流期


正常运用
工况b
设计洪水位稳定渗流期


正常运用
工况c
校核水位稳定渗流期


非常运用Ⅰ
由上表可知,上游坝坡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下游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均不满足规范要求,故该水库坝体不稳定,存在安全隐患,待整治。
,启闭机锈蚀严重,启闭困难。
,排水不畅。

,溢洪时洪水直冲下游,河道冲刷十分严重;
综上所述,XX水库目前存在诸多病险及不安全隐患,应及时对其进行整治。
(二)水库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XX水库修建于70年代,是用人工肩挑,人工碾压修建而成,当时施工技术水平有限,无施工记录,无竣工资料。根据《XX县XX水库大坝安全鉴定论证报告辑》,1999年11月XX县水利局组织人力现场查勘、访问知情人员、了解大坝运行及加固情况调查发现:该水库建成初期蓄水到1982年,发现大坝滑坡、大规模渗漏等病害现象;正常水位附近的大坝内坡局部位置风浪淘刷垮塌严重,但没有处理。
1997年10月,重庆市白蚁防治研究所对大坝白蚁危害程度调查,结论为蔓延性危害,经设置毒土挡墙、施放毒诱饵杀包处理。
坝外坡脚修建鱼池,致使外坡脚数排水棱体排水受阻,而坝体又较单薄,在正常蓄水情况下,造成坝体浸润线抬高。所以坝坡湿润面积较大。
坝体外坡曾多次发生滑坡,经几次翻挖整治,但是滑坡周边的滑动裂隙处理不彻底,滑坡造成局部土体结构松散,滑坡的影响造成库水外渗的加剧。
坝体土与基岩接触带;施工碾压不密实或因构筑物的变形,使接触带形成库水渗漏的通道。因此接触带的渗漏对坝体的稳定危害最大。
坝基、坝肩的基岩由于受卸荷和构造作用的影响,裂隙较发育,贯通性较好,特别是受走向NW-SE组(顺河流方向)裂隙的影响,使坝基、坝肩基岩渗漏严重。
根据工程现场踏勘:该坝体和坝基(肩)基岩,具有渗漏条件;目前坝外坡有明显漏水点,说明:坝址枢纽具有渗漏病害,并具有可灌防渗性。因此建议采取帷幕灌浆方案对坝体、基岩进行整治,灌浆帷幕应进入基岩不小于15m或相对不透水岩层。

溢洪道堰顶宽8m,,无消能设施。1980年对溢洪道进行条石衬护,并修建了进口及陡槽,2004年又对进口进行了整治目前进口缓坡段陡槽段均满足设计要求,但无消能设施安全性差。

放水设施由于年久失修,设施锈蚀严重,无法启闭,86年启闭设备丝杆闸门失灵,87年进行整治,未更新改造,目前仍失修停用。放水隧洞拱顶及边墙多处渗水,经观测最大渗水量Q=300L/s。
XX水库枢纽工程特性见表1-2。
工程特性表
表1-2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整治后
整治前
备注

水文
1
坝址以上集雨面积
km2


2
多年平均降雨量
mm
946
946
3
代表性流量
设计洪峰流量
m3/s

60
P=%
校核洪峰流量
m3/s


P=%
消能防冲设计洪峰流量
m3/s
60
P=%
4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m/s
18
18

水库
1
水库水位
校核洪水位
m


P=%
设计洪水位
m


P=%
正常蓄水位
m


死水位
m


2
水库容积
总库容
万m3


正常库容
万m3


死库容
万m3


有效库容
万m3


防洪库容
万m3


3
调节特性
多年
多年
4
灌区特性
设计灌面
万亩


三查三定复核
实灌面积
万亩
0..13

灌溉时期
3-7月
3-7月
灌溉保证率
P=80%
P=80%

下泄流量
1
设计洪水位时最大泄量
m3/s

2
校核洪水位时最大泄量
m3/s

3
消能防冲设计最大泄量
m3/s


枢纽建筑物
1
大坝
坝型
均质土坝
坝顶高程
m


最大坝高
m


坝顶轴线长
m

150
坝顶宽
m
坝底宽
m

2
溢洪道
型式
无闸正槽开敞式
堰型
平底宽顶堰
堰宽
m
8
堰顶高程
m

溢洪道全长
m

最大下泄流量
m3/s

整治后
3
放水设施
闸门型式
PGZ铸铁镶铜闸门
整治前为
铸铁园形盖
取水高程
m


放水管尺寸
m
×

最大取水流量
m3/s


放水洞长
m
110
110

施工
1
主要工程量
(1)
土石方开挖
m3
563
(2)
粘土回填
m3
2359
(3)
石碴料回填碾压
m3

(4)
砌条石
m3

(5)
砼浇筑
m3

(6)
钢筋制安
t

(7)
帷幕灌浆
m
1290
(8)
涵洞回填灌浆
m2
200
2
主要建筑材料
(1)
水泥
t
187
(2)
钢材
t

(3)
木材
m3
5
3
所需劳动力
(1)
总工日
工日
6687
(2)
高峰人数
人/日
100
4
施工期限
(1)
工程筹建期


(2)
工程准备期


(3)
主体工程施工期

3
(4)
竣工验收期


(5)
施工总工期

4

经济指标
1
总投资
万元

水文

XX水库位于XX县胜利镇境内,嘉陵江右岸XX河支流,地理座标为东经105°58′00″,北纬30°25′00″,,,‰。
复兴河为嘉陵江右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遂宁市蓬溪县群利乡,流经XX县XX,赛马镇,八一乡,南充市嘉陵区XX镇,至XX县烈面镇石龙滩注入嘉陵江。
流域内出露地层属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为河湖相碎屑沉积的砂质粘土岩,泥质粉砂岩夹砂岩等。
流域内人类活动较为频繁,域内主要为农业开垦。垦植率较高,森林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严重。
洪水标准
XX水库为小(1)型水库,坝型为土坝,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其设计洪水标准采用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采用300年一遇,消能防冲建筑物洪水标准采用20年一遇。
⑴设计暴雨
石盘沱站实测雨量系列有漏测大暴雨现象,其统计参数和设计值明显低于XX站和等值线查图值。二郎站实测系列不仅缺乏特大暴雨,且出现了长时段设计暴雨小于短时段设计暴雨的不合理情况,移用XX站特大值以后,不同时段的统计参数出现倒置现象(6h设计暴雨大于24h;6h暴雨均值低于XX站和等值线,Cv值又大于XX站和等值线;24h暴雨均值低于XX站和等值线,Cv值和设计值小于XX站大于等值线)。而XX站实测雨量系列较长,系列中包含不同量级的暴雨,系列有较好的代表性,其与XX水库距离较近。因此,采用XX站实测暴雨资料用于XX水库设计是合理的。鉴于XX站缺乏年最大10分钟雨量资料,1/6h暴雨采用等值线查图值,1h、6h和24h暴雨采用XX站实测资料计算值。新胜水库的设计暴雨见表1-3。
XX水库设计暴雨成果表
表1-3
时段
(h)
均值
(mm)
Cv
Cs/Cv
各频率设计值(mm)
%
%
5%
1/6






1


3
125


6


4
307
189
168
24
102


376
242
218
⑵设计洪峰流量
根据《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中的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断面的洪峰流量。
XX水库洪峰流量计算成果表
表1-4
P(%)


设计洪峰流量(m3/s)


水库洪水调节计算
调节计算中不考虑洪水预报,洪水来临时,水库水位为正常蓄水位,,自由泄流。
水库调洪计算复核成果表
表1-5
频率
堰顶净宽
堰顶高程
起调水位
洪峰流量
最大下泄流量
最高库水位
相应库容
(%)
(m)
(m)
(m)
(m3/s)
(m3/s)
(m)
(万m3)

8





180

8





169
坝顶高程的确定
坝顶超高按《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1274-2001规定的公式计算。
坝顶或防浪墙顶在水库静水位以上的超高y为:
y=R+e+A
e=
Rm=
式中主要参数如下:
R—最大风浪在坝坡上的爬高(m);
4级建筑物取累积频率为5%的爬高值;
e—风壅水面高度(m);
A—安全超高(m);
Hm—水域平均水深(m);
—计算风向与坝轴线法线的夹角;
W—计算风速(m/s),正常运用取V=,非常运用取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
D—水库有效吹程(km);
KΔ—块石护坡糙率,;
KW—经验系数;
hm—平均波高,m;
Lm—平均波长,m;
Rm—平均波浪爬高,m;
m—单坡坡度系数;
h2%—累积频率为1%的波高,m。
本水库位于丘陵、平原地区,故采用鹤地水库公式计算波浪爬高(h1%)和平均波长。
XX坝顶高程复核计算成果表
表1-6
名称
设计洪水+
正常运用
正常蓄水+
正常运用
校核洪水+
非常运行
备注
洪水位Z(m)



按现有溢洪道复核
有效吹程D(Km)



计算风速ω(m/s)
27
24
18
安全加高A(m)



风壅高e(m)



最大风浪爬高R(m)



坝顶超高y(m)



y=e+R+A
复核要求坝顶高程(m)



现坝顶高程(m)



尚余(m)
-
+
-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条件
⑴地形地貌
XX水库属嘉陵江水系XX河支流,工程区属中高丘陵地带,海拔高程在500m下,一般为250~350m,相对高差50~100m,属中高丘陵地貌。
工程区位于川中红层剥蚀丘陵区,剥蚀地貌形态主要受岩性控制,工区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等软质岩类在风化剥蚀的作用下形成斜坡,砂岩多形成陡坎陡崖。地貌形态多为浑圆的山头和指状山脉冲沟较发育,山坡多为斜坡梯地抬地,山丘底部多为浸蚀洼地,冲沟较发育,冲洪积堆积物主要沿侵蚀洼地分布。
⑵地层岩性
工区地层简单,与工程有关的地层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互层。第四系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堆积层(Q4el+dl)、冲洪积堆积层(Q4al+pl),崩坡积堆积层(Q4col+dl),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J2s)石简河中段,为河湖相紫红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砂岩。岩性不稳定,相变较大。
砂岩:中细粒结构,成份以岩屑为主,次为石英、云母,泥钙质胶结,新鲜岩体较坚硬,风化后多呈浅黄色,强度较低。
泥质粉砂岩:暗紫色,粉细砂状结构,成份以石英为主,次为岩屑、云母,单层厚度1~2m,常夹于粉砂质泥岩中。
粉砂质泥岩:泥质结构和粉细砂状结构,成份以粘土矿物为主,泥质、泥钙质胶结,易风化,失水常崩解。
b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堆积层(Q4al+pl):为粘土、粉质粘土组成(局部含砂、泥岩块块石),~,,主要分布于侵蚀洼地。
c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堆积层(Q4col+dl):主要由块碎石夹土组成。块碎石岩性与垮塌部位基岩一致,粒径大小不一,估计块碎石含量占70%,局部含有大的孤石,堆积层厚度变化大,厚者可达15m。分布于工程区外围斜坡下部及坡脚。
d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堆积层(Q4el+dl):分布于平缓山坡、山顶及山脚。泥质岩类出露处的缓坡地带,以紫色、浅红色粘土或粉质粘土为主,呈可塑~硬塑状;局部砂岩出露处表面常为砂土覆盖。大部分为耕作层,分布范围较广,~。
⑶地质构造及地震
工程区位于川中台拗龙女寺北西翼,岩层平缓,产状为:N50°~63°E/NW∠2°~3°;发育两组构造裂隙,产状为:
(1)N45°~70°E/SW∠75°~85°,~,延伸长度3~5m;
(2)S5°~10°W/SW∠74°~83°,~,~。
工区构造简单,无区域性断裂通过库、坝区,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属区域构造稳定区。
⑷物理地质现象
工区物理地质现象以风化、卸荷为主,局部可见崩塌堆积体,滑坡和泥石流不发育。
岩石风化受地形地貌及岩性控制,沟床段强、弱风化带厚度分别为2~4m、6~8m,岸坡段强、弱风化带垂直厚度分别为3~4m、7~10m。工区在陡坎、陡崖段多见有卸荷裂隙,卸荷带水平宽度约20~25m。在库内较陡的砂岩岸坡地段,由于构造裂隙的切割,岸坡岩体在重力作用下零星塌落于坡脚,形成崩塌堆积体,一般规模不大,厚度0~5m。
⑸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区地下水主要受岩性和构造控制,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和成因类型,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
孔隙潜水主要埋藏于坡残积、冲洪积层等覆盖层中。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补给,向坡下、溪沟排泄,并部分补给下伏基岩。由于坡残积层以粘性土为主,厚度不大,故其透水性较差,富水性弱,具埋藏浅,分布不广,水量小,无统一的潜水面,年动态受季节控制明显的特点。孔隙水主要分布于侵蚀洼地冲洪积层中,沿沟谷向下游渗流。
基岩裂隙潜水受岩性、风化、卸荷等因素制约,主要分布于强、弱风化带及砂岩、泥质粉砂岩裂隙中,受大气降水补给,排泄于河流及沟谷,水量受季节性变化较大。
试验成果表明,库水为重碳酸钙型水,对水泥及其拌制品均无腐蚀性。
坝基工程地质条件
,宽度约40m,平坦较狭窄。坝基岩石为J2S2-①层,紫褐色砂质粘土岩与褐灰色砂岩不等厚互层,未见底界,钻控揭露厚度12~22m。砂质粘土岩岩性不均匀,软弱,抗风化、冲刷能力差。夹层砂岩岩石致密,坚硬,裂隙发育,岩体稳定。从钻探资料得知:坝基项部砂岩强风化破碎层已清除,弱风化岩层厚度2~3m。
坝基夹层砂岩裂隙发育,其中走向NW-SE组裂隙顺河流方向延伸,发育密集,是库水沿坝基渗漏的主要通道。从试钻灌的压水试验资料分析:~、米、米;属中等和强透水层。坝外坡脚1号渗漏点据观测渗漏量达8~15升/秒。
坝肩工程地质条件
两坝肩斜坡不对称;左坝肩呈约30o的斜坡,右坝肩呈约40o~50o陡坡。两坝肩岩层为J2S2-②、J2S2-③层。J2S2-②形成两坝肩下半部岩性层,为紫红色砂质粘土岩夹透镜状泥质粉砂岩,岩性不均匀,变化较大;J2S2-③形成两坝上半部岩性层,为厚层的褐灰色长石石英砂岩,在两肩厚度变化大,左肩厚7~8m,右肩厚11~13m。坝肩岩石弱风化带宽3~5m,岩石较完整、岩体稳定。
两坝肩岩体受风化及卸荷作用影响,裂隙发育,形成垂直于坝轴线的风化及卸荷裂隙,再加之构造裂隙中的走向NW-SE组裂隙,构成坝肩近岸风化带基岩渗漏的主要通道,渗漏严重。从钻灌压水试验可知:在坝肩上部砂岩ω值>1~、米、米;~、米、米,相对透水性较弱。据观测左、右坝肩外坡脚2号灌漏点灌漏量4~7升/秒,3号点为5~8升/秒。
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
溢洪道在坝体右侧。溢洪道进口及斜坡段底板及内侧边坡基岩出露,岩性为J2S2-③层砂岩,岩石坚硬,岩体稳定性好。

XX水库大坝于1959年1月动工修建,经过三上三下1980年12月完成大坝主体工程。工程自投入运行以来,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灌区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使用。运行中虽经维修整治,但由于财力有限,未彻底整治。经大坝安全鉴定结果存在:水库防洪未达到《防洪标准》GB50201-94;外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溢洪道下游无消能设施,河床冲刷严重。大坝排水棱体失效,下游坝坡有散浸。大坝有白蚁蔓延危害。放水闸门年久失修,设施锈蚀严重,无法启闭,放水隧洞拱顶及边墙多处渗,经观测最大渗水量Q=。大坝无观测设施。工程运行管理设施不完善,无通讯设备。
XX水库枢纽工程病害,不但影响农业保灌,而且关系到下游数十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枢纽工程整治设计
工程等级及洪水标准
按GB50201-94标准,应为Ⅳ等水利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为四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
防洪标准按30年一遇洪水设计,300年一遇洪校核,溢洪道消能防冲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
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大坝整治设计
坝顶高程
XX坝顶高程复核计算成果表
表1-7
名称
设计洪水+
正常运用
正常蓄水+
正常运用
校核洪水+
非常运行
备注
洪水位Z(m)



按现有溢洪道复核
有效吹程D(Km)



计算风速ω(m/s)
27
24
18
安全加高A(m)



风壅高e(m)



最大风浪爬高R(m)



坝顶超高y(m)



y=e+R+A
复核要求坝顶高程(m)



现坝顶高程(m)



尚余(m)
-
+
-
大坝加固
大坝加固采用两个方案进行比较,即方案Ⅰ:XX坝体上游保持不变,,,坝顶宽由原9m调为5m,下游采用石碴料培厚加固,增设排水棱体。
~,坡比为1:;~,坡比为1:;坝顶宽5m.
~::~,坡比1∶2;,内坡比1∶1,外坡比1∶,干砌条石护坡。
方案Ⅱ:,,下游石碴料培厚加固,增设排水棱体。
通过对以上两个方案进行综合比较,本阶段选用方案I作为大坝加固方案。
经稳定分析计算,加固后的大坝稳定安全系数如下:
表1-8 大坝稳定计算成果表
坝坡
工况
Kmin
[K]
备注


工况a
正常水位稳定渗流期


正常运用
工况b
设计洪水位稳定渗流期


正常运用
工况c
校核水位稳定渗流期


非常运用Ⅰ
工况d
校核洪水位骤降


非常运用Ⅰ


工况a
正常水位稳定渗流期


正常运用
工况b
设计洪水位稳定渗流期


正常运用
工况c
校核水位稳定渗流期


非常运用Ⅰ
以上数据表明:整治加固后的大坝上、下游坝坡是稳定、安全的。
帷幕灌浆设计
帷幕灌浆设计是以坝址工程地质钻探和灌浆试验为依据,同时又详细考察了坝体(坝肩)渗漏情况下进行的。

如前所述严重渗漏情况,设计了1排帷幕灌浆孔,右延到溢洪道右边墙外10米,左延伸至左坝端外10米,形成帷幕体长160米。
帷幕深度根据地质钻孔及压水试验资料ω值而定,规范要求ω为5~10Lu,一般深入坝体下基岩15米能满足要求。

设计孔距2m全部钻孔都按直孔施工。
(1)灌浆压力
帷幕顶部与底部深入相对不透水岩层一定深度,
灌浆压力岩石帷幕灌浆压力,表层不小于1~,底部宜为2~3倍水头。砂砾石层帷幕灌浆压力尽可能大些,以不引起地面抬动或虽有抬动但不超过允许值为限。一般情况,灌浆孔下部比上部的压力大,后序孔比前序孔压力大,中排孔比边排孔压力大,以保证幕体灌注密实。灌浆开始后,一般采用一次升压法,即将压力尽快升到设计压力值。当地基透水性较大,灌入浆量很多时,为限制浆液扩散范围,采用由低到高的分级升压法。
在幕体中钻设检查孔进行压水试验是检查帷幕灌浆质量的主要手段,质量不合格的孔段要进行补灌,直至达到设计的防渗标准。
帷幕灌浆主要施工方法
:采用***地质回转钻机,金钢石钻头钻孔,开孔前用“两点法”地锚固定,用角度尺和地质罗盘校正钻机立轴。第1段灌浆结束后进行孔口管埋设,埋入基岩深度2m,孔口管采用73mm的无缝钢管。钻孔测斜选用KXP-Ⅰ型测斜仪,一般每10m测1次。
:采用高压水脉动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30min,回清水10min。灌浆前均进行简易压水试验,。
:采用集中制浆,分部位供浆,浆液经湿磨机串联磨制后送入搅拌桶,外加剂为UNF-5型高效减水剂,掺量7%。浆液浓度采用标准漏斗粘度计检测,要求漏斗粘度小于30s;细度主要采用沉降法,用激光粒度仪校核,要求每10t水泥检测1次。
:灌浆记录全部采用自动记录仪。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抬动破坏,建立了注入率与最大灌浆压力的关系。
溢洪道整治设计
新增挑流消能设施及边墙开槽勾缝处理。
放水设施整治
根据放水设施病害现状,作如下设计方案:更换闸门,并将启闭机更换成手电两用启闭机;对涵洞进行回填灌浆。
大坝观测设施
新设大坝水平、垂直位移观测桩12个,基点桩16个;设置雨量筒及水位尺。
水土保持设计
建设项目及周边情况
XX水库位于四川盆地腹部丘陵区的中部地带。地面高程在280~330m左右。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最低气温-℃,℃。
项目区内无大的工厂和矿产资料,属纯农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