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园小梅(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简析“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
参考答案:
这两句诗极为传神地描绘了黄昏月光下山园小池边的梅花的神态意象:山园清澈的池水映照出梅枝的疏秀清瘦,黄昏的朦胧月色烘托出梅香的清幽淡远,“疏影”、“暗香”这两个新颖的意象,鲜明又微妙地表现出梅花的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闲静的气质风韵,营造了一个迷人的意境。
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后面的题。
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清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请分析本曲中数词运用的特点和作用及本曲写景的层次顺序。
参考答案:
本曲中运用了“一”“两”“再三”“十”等数词,集中表现了江南风物明丽隽美的特点。由于选择的数词不同,富于变化,增强了生动活泼的情韵。前五句写景由远而近,从大到小,写家人、荷塘、水禽,第六句写远方的画船,第七句又近写村落酒店酒旗,极富条理性和层次感,表达了欢快的格调。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点绛唇·醉漾轻舟桃源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试分析“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描绘的意境。
注:
绍圣元年(1094),“新党”章惇上台掌权,大肆打击元祐党人,秦观先贬杭州通判,途中接旨再贬为处州酒税。绍圣三年,又贬郴州。这一连串打击使他陷入受压抑而不能自拔的深沉的悲哀之中。他的名词《踏莎行》(雾失楼台)就是在郴州旅舍所写。这首《点绛唇》(桃源)大约也是贬居郴州时所写。
参考答案:
“烟水”四句的景物描写,勾勒出一幅令人销魂的黄昏图画。通过各种凄凉景色,来影射词人感伤的心怀。前两句,暗写前途渺茫处境日下。后两句,象征阻力重重,风起花落,美好事物横遭摧残。抒发了作者厌倦现实黑暗世界,向往世外桃源的思想感情。
【考点精练】
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去。
问:本诗歌中有哪些意象,有没有主次之分?
三个意象松、山、云,构成一幅含义深邃的意境:老松耸立,大山云遮,我寻访隐者,知道他在山中,却无法找到。这些意象暗示我们隐者的超凡脱俗,行踪难觅,也寄寓作者的向往和惆怅;甚至引发人们思考,生活中很多的东西我们都可望不可及。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⑴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