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七下07《最后一课》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85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下07《最后一课》教案.doc

上传人:q2299971 2017/8/29 文件大小:8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下07《最后一课》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7《最后一课》教案
教材分析:
《最后一课》这篇小说以小弗朗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通过小弗朗士的所见、所闻、所感,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了小弗朗士从幼稚到悔悟再到懂事的思想变化过程。同时,小说通过不同角度的对比,表现了“最后一课”与往常上课的不同,展现了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全过程。
学情分析:
经历一学期的初中学****学生基本能通过预****掌握文章的大意,发现不懂的问题。对记叙文这种文体比较熟悉,能找出记叙文六要素,能结合文本对主要人物进行一定的分析,知道刻画人物的几种方法,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但对小说这种体裁只是略知一二,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的塑造,环境的作用所知并不多。本课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接触到的第一篇规范的小说。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作品的时代背景,了解小说的文学常识。
2、整体把握小说情节结构,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爱国主题
二、能力目标:
1、掌握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2、体会本文细节描写,对比、反复等手法来表现人物,反映主题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通过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
1、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外貌、动作、心理的描写来理解人物形象,理解主题。
2、学****本文通过设疑铺垫、前后对比突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准备:ppt 课件
四、教学方法:反复朗读、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
五、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理清故事情节及叙事线索。
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同学们!当你们上完上学期最后一节课时,一定非常高兴,如同出樊笼返归自然的小鸟一样,飞向自由的蓝天。现在你们设想一下:在60多年前,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三省,又在南京施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半个中国沦陷了,学校里日语课取代了国语课,那时如果你们上完了最后一节国语课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被普鲁士占领下的法国人民面对最后一节法语课的心情,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
二、走进作者: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小说家。
三、走进普法战争:
《最后一课》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遇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拿破仑第三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巴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
这个短篇,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四、介绍小说常识:
:小说是和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
①故事情节: